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讀的第一本書《月亮與六便士》

2018年讀的第一本書《月亮與六便士》

聽說一個人迷茫的時候,要讀這本書

朝聞道,夕可死也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

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

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

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菜根譚》

毛姆

「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人」

做過助產士,做過間諜,做過演員,做過救護車司機

做過丈夫、做過情人,拒絕過女人的求婚,被另一個女人拒絕求婚

「四分之三喜歡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歡男人」

書摘

我說的偉大,和時來運轉的政治家或平步青雲的軍人無關

這種人的「偉大」源於他們的地位,而非自身的品質

形勢一旦改變,這些人就微不足道了

常常,一位離職的首相不過是夸夸其談的演說家

一個退休的將軍不過是膽小軟弱的市井之徒

他的缺點,被當作他的優點的必要補充而被接受

藝術中最有趣的是藝術家的個性

如果這是獨一無二的

那麼即使他有一千個錯

我也可以原諒

藝術家,無論畫家、詩人、音樂家

用他的崇高美好裝點世界、喚醒意識

但這類似人類的性本能,總免不了野蠻

他帶給你最大的禮物,同時也佔有

畫家們的意見我不敢苟同

他們傲慢地聲稱,外行對繪畫一竅不通

這種人對藝術作品最好的讚賞

就是沉默或支票簿

這是一種荒唐的誤解

以為藝術只是工匠才懂得手藝

藝術是情感的體現,情之所至,人人都能理解

製造神話,是人類的天性

像那些出類拔萃的名人

人們總是對他們生活中的意外或神秘

緊抓不放、深信不疑、締造喘氣、無限狂熱

這是對平凡生活的浪漫抗議

傳奇事件成為英雄通往不朽的最可靠護照

沃爾特·羅利爵士之所以讓人類銘記

不是因為他用英文名去命名那些從前未被發現的國土

而是他將斗篷鋪在地上,讓童貞女王款款走過

為了使靈魂安寧,一個人每天至少應該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

一本書要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

即使獲得認可,成功也轉瞬即逝

天知道,一本書要花費多少心思,經歷多少磨難,忍受多少辛酸

只是為了讓偶然讀到它的人消磨時間,在旅途中解悶兒

如果我能正當地加以評判,

那很多書真的是作者精益求精、嘔心瀝血,甚至終其一生的成果

而我從中得到的教訓是:

作者應該從寫作本身

從思想的宣洩中獲得快樂

至於其他,都不必介意

一本書或成功或失敗

或讚譽或詆毀

他都應該淡然一笑

他們想起,自己當年也是這樣把老一輩踩在腳下

也是這樣狂喊亂叫、無法無天

他們預見,這些高舉火把的勇士

有朝一日也會將自己的寶座拱手相讓

世界在變,永無定論

當尼尼微將它的偉大城邦發展到鼎盛時

新福音書早已老舊,彷彿塵土

那些豪言壯語,當他們說時,總以為前無古人

實際上卻是陳詞濫調,百年不變

鐘擺來回擺盪,旅程永遠循環

有時候,一個人活過了他享有聲望的年代,進入到使他感覺陌生的世紀

這時,人們便會看到《人間喜劇》中的奇特景象

我也讀過一點兒我們時代年輕人的詩作

他們當中,可能有更熱情的濟慈,或更純粹的雪萊

而且已經發表了讓世人難忘的詩章

我讚美他們的優美辭藻

——儘管如此年輕,卻已才華橫溢

因此,如果僅僅說他們大有希望,未免荒唐

——我驚嘆於他們巧妙的文體,語言如此豐富

但他們並未帶來新東西:要我說,他們學識有餘,涵養不足

他們的激情蒼白無力,他們的夢想枯燥乏味

我已經是老古董了

我會像克雷布一樣繼續寫對仗押韻的道德故事

但是,如果我的寫作不是自娛自樂,而是抱有其他想法

那我就是個十足的傻瓜

我們為自己荒誕不經的行為,蒙上一層體面的緘默

並不覺得虛偽

她們戴著手套吃黃油麵包時的毛病真是好笑

以為沒有人看見,就偷偷在椅背上抹抹,擦手指頭

這讓我十分欽佩

這麼干,對主人家的傢具肯定不好

不過我想,輪到主人到她們家去,肯定也會如此報復

藝術家,和別的行當不同

他們不僅可以譏諷同行的外表和性格

還能嘲笑他們的作品

他們有理有據,滔滔不絕

我真是望塵莫及

那時候,談話依然被看作有教養的藝術

巧妙的對答比熱鍋下噼里啪啦的荊棘更受人賞識

那時,格言警句還沒有完全被笨拙的人拿來附庸風雅

交談中突然冒出幾句,立刻顯得妙趣橫生

她心裡清楚,逾越禮規的言辭表明靈魂的智慧

所以時不時用近乎耳語的聲調

說些足以使雪白的桌布泛起紅暈的痴語

這些人為了捕獲獵物,往往挖地三尺,

從漢普斯蒂德高高的象牙塔

一直到夏納步道最寒酸的地下室

她始終熱衷閱讀

在幻想中,她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小天地

並生活其中,感到日常世界所不可能享有的自由

當她和作家們結識,她有一種感覺

彷彿過去只能隔著腳燈遠遠望著的舞台

現在親身站在上面

她看著他們粉墨登場,好像自己的生活也因此擴大

因為她不僅款待他們,而且闖進了他們重門深鎖的幽暗世界

對於他們遊戲人生的信條

她認為無可厚非

但她一點兒也不想按他們的方式生活

這些人道德倫理上的怪癖

正如他們的奇裝異服、荒唐思想一樣

讓她覺得非常有趣

但是,對她自己安身處世的原則,卻毫無影響

「為什麼漂亮的女人總是嫁給無趣的男人?」

「因為有腦子的男人不娶漂亮的女人。」

斯特里克蘭夫人很有同情心

這是一種迷人的資質,但常常被擁有它的人濫用了:

他們一看到朋友有什麼不幸

就施展自己全部的靈巧

猛撲到他們身上來。

同情心應該像一口油井;

慣愛表現同情的人卻讓它噴涌而出

反而讓不幸的人受不了

有人胸前已沾滿淚水

我不忍再灑上我的

在這一點上,斯特里克蘭夫人顯得非常明智

她讓你覺得,接受她的同情,於她而言,也是恩惠

她這麼說,並非貶義

相反,卻滿懷深情

好像說出他最大的缺點

就可以保護他,免得朋友揶揄似的

文明人踐行一種奇怪的才智:

他們把短暫的生命

浪費在煩瑣的事務上

就說今天這種宴會

真是讓人感到詫異

為什麼女主人要請這些人來

為什麼這些人也不嫌煩、接受邀請

一個人,你可以欣賞他的品性,卻不必和他在一起

他幾乎等於零

他可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社會成員

一位好丈夫、好父親

一個誠實的經紀人

但是,在他身上,你根本沒必要浪費時間

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先生算不上聰明

但是,他的智力足以應付自己的環境

這是一張通行證

不但能獲得幸福,而且可以成功

這一定是世間無數對夫妻的寫照

這種生活模式給出的是天倫之美

它讓人聯想到一條平靜的小溪

蜿蜒流過青青的牧場,被濃蔭遮蔽

最後匯入蒼茫的大海

但是,大海如此平靜,始終沉默,不動聲色

你會突然心生煩惱,感到莫名的不安

也許,這只是我自己的怪誕想法

這些天來一直在心頭作祟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不大對勁兒

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

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

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種強烈的衝動

渴望桀驁不馴的旅程

這樣的安逸總讓我驚懼

我的心渴望更加驚險的生活

只要我能有所改變——

改變和不可預知的冒險

我將踏上嶙峋怪石,哪怕激流險灘

(第七章,書籤)

《月亮與六便士》久負盛名。

恰好,我正處於一個「迷茫」的人生階段,為「選擇」和「前程」焦慮不安。了解標題中的「月亮」和「六便士」的象徵意義後,我決心把它作為「一萬本書閱讀計劃」的第一本書。

前幾章,我嘗試讀了好幾遍,都讀不下去。這是藝術科普類文章嗎?這真的是小說嗎?感覺與「理想」和「現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還懷疑譯者的水平,有些地方讀起來好彆扭。

然而,當我硬挺著讀下去,便漸入佳境,斯特里克蘭夫人等人的形象逐漸躍然紙上,具體事件的描繪增加了可讀性。

這本小說會越來越好看吧,明天繼續讀!

廢話

一點想法

我曾以為,詩是一種矯情的表達方式

小時候學過、背過很多詩

但它們都左耳進、右耳出

從未刻入我的心裡

我曾對「死亡」二字避如蛇蠍

一想到最愛的人終有一天要離開自己

一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毫無聲息地躺在冷冰冰的木棺里

或者在火焰中變成飛灰

便忍不住流淚

偶然,讀到了一首詩

來自余光中

他的《鄉愁》如雷貫耳

很可惜,我從未讀進心裡

但這首《今生今世》

卻讓我感動得哭,悲愴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結束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蕩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張小嫻的《愛情的餐桌》也是表達類似的情感。

愛情從餐桌開始,也在餐桌上消逝。

第一次約會,總是離不開餐桌,也許是兩個人一起吃的一頓晚飯,也許是一杯咖啡,也許是喧鬧酒吧里的一杯雞尾酒。

這樣的第一次,我們總是努力展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從此以後,我們在餐桌上共度無數時光。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都快樂,有時我們會吵嘴,然後鼓著氣,一句話也不說。

我記得我在餐桌邊流過不少眼淚。但是,明天的明天,

我們還是會一起吃飯,忘了流過的眼淚,忘了上一次為什麼吵架。

直到一天,我們不再相愛了,一起吃的最後一頓飯變成了最後晚餐。

要是我們無可避免要吃最後的晚餐,喝最後一瓶酒,我們會吃什麼?又會在什麼地方吃?

每個人總是一點一點地死去。

有人說,只要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活,便會快樂許多。可是,當你愛著一個人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把和他一起吃的每一頓飯都當成是最後晚餐。

我們總是希望永遠沒有最後晚餐。

要是可以,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遠,看著我們彼此在餐桌上漸漸凋零,眼睛老了,看不到賬單上的小字,胃口小了,只能吃那麼一點點,牙齒終於也掉光光了。

我愛的人終究會跟我一樣,在餐桌邊一點一點地老去。

到了那一天,我但願我是首先倒下去的那一個。就像認識你以後我們一起吃的每頓飯那樣,我喝不完的酒,這一天,你也替我幹了吧。

董卿在《朗讀者》中說:「這世間所有的文字,千年百年都做著同一篇文章——生離死別。」

也偶然看到有人問,「生離」、「死別」和「都死去」,哪一個算悲劇。

大家都表示「都死去」不算悲劇,「生離」、「死別」,都太叫人傷心了。

很久之前的一則新聞,一對耄耋之年的夫婦,在床上緊緊握著對方的手,同時在睡夢中死去。

這便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用GDB調試PHP及反序列化小記
你們儘管集福,能分到五塊算我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