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猶太為什麼盛產富豪?不是因為聰明,而是教育所致!

猶太為什麼盛產富豪?不是因為聰明,而是教育所致!

《塔木德》是全球精英成就家庭與事業的教育秘方,通靈的智慧境界,接地氣的學習典範,與塔木德為伍,與財智同行:高手+高雅+高尚…

(接昨天文章:如何讓孩子從小當家做主!丨特質教育3)

七、特質文化孕育富豪

——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

究竟什麼是「財商」?

英文名稱Financial Quotient中「Financial 」 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

財商,一個人與財富打交道的能力。

我理解的財商包括三方面的能力:一、互利的價值觀;二是尋找財富機遇的能力;三是攪動市場並讓財富增值的能力。

任何有精彩人生的人,都離不開:智商、情商和財商三大不可缺的素質。

在人的一生中,財商、智商、情商形成的最佳時間段是青少年階段。

猶太人是這樣培養孩子財商的——

第一、培養孩子的真實的金錢價值觀。

我隨便列舉幾點《塔木德》主張的金錢觀——

1.上帝給予光明,金錢散發溫暖。

2.金錢給人間光明,金錢給眾生溫暖。

3、如果一個人算不清賬,他的賬就會找他算賬。

4、金錢平等,因此,人格平等;金錢對於任何人來說沒有高低貴賤的分別。

5、遵守契約,尊重契約,你的收穫將不只是尊重。

6、我們只是替上帝在掌管財富!

對中國人的啟示——

在中國的文化中,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傳統,很多人恥於談錢,更談不上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我建議中國的家長不要陷入這樣的矛盾中:一方面希望孩子將來賺大錢,成為大富豪;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也像社會上那些人見錢眼開,沉迷於金錢,唯利是圖。

在中國民間文化中,財富也只是衣食住行的層面。

在《塔木德》經典里,追求金錢的合理慾望一直是被尊重和提倡的。一個貧困的社區是不會有能力去把時間放在更深遠的思考的,一個天天為生活忙碌的人不太可能思考哲學問題的,而缺乏哲學思考則是猶太教所鄙視的。

最好理直氣壯的講透金錢的原理+原則!

這一點可以借鑒猶太人的辦法,從幼兒園開始就有財富知識教育,財富觀念對猶太民族而言是根深蒂固的。美國從猶太人的《塔木德》中受到了啟發,1994年美國《聯邦中小學教育法案修正案》通過,將財富教育列為十二年制學校教育的必修課程。

財商是通過精神世界與商業悟性的養育、熏陶和歷練出來的。中國家長可以通過對孩子財商的培養,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第二、猶太人培養財商是從娃娃抓起的。

財商教育最重要的三個方面:掌錢能力、賺錢能力、財富知識。

以下是猶太人家庭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經濟意識方案(僅供中國家長參考)——

3歲開始辨認錢幣,認識幣值。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

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

7歲帶孩子購物看懂商品價格標籤,對照自己有無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

9歲可制定自己的用錢計劃,能和商店討價還價,學會買賣交易。

10歲懂得節約零錢,必要時買點貴重商品。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12歲懂得珍惜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12歲以後,則完全可以參與成人社會的商業活動和理財、交易等活動。

美國教育網站上的一份清單——「孩子應知的20個趣味經濟學常識」 (翻譯:生活在溫哥華的華人媽媽mamacanada)(美國教育精英多為猶太人,其育人方式深受猶太文化影響,僅供中國家長參考)——

3-5歲——

第1個常識:你需要用錢來買東西。活動:識別硬幣及其價值。和孩子討論怎樣看待及珍惜免費的東西,一起確定要花錢的項目,如冰淇淋或衣服等。

第2個常識:你需要從工作中賺錢。活動:向你的孩子描述你的工作。與孩子路過你的街區或城鎮時,講解遇見的司機、警員、售貨員等。解釋那些開商店或餐館為老闆。鼓勵孩子設想TA將來想不想做老闆。

第3個常識: 你有時需要等待才可以買到你想要的東西。活動:準備三個罐子和一個標籤。一個罐子名叫儲蓄,一個叫消費,一個叫共享。建議孩子把TA存的錢放在節約罐子里,這樣TA就可以攢夠錢買一個作為存錢獎賞的玩具。

第4個常識:你想要的事物和你所需要的東西之間是有差別的。活動:當你外出購物時,列出必需品,如食品和衣物。列出「可有可無的東西」要求孩子畫圓圈分類,告之只有一定額度的金錢可供花費。

6-10歲——

第5個常識:你的錢該怎麼花,要自行做出選擇。

第6個常識: 購買東西之前,貨比三家是個好習慣。

第7個常識:將你的個人信息放到網上與人分享,很可能是代價高昂和危險的。

第8個常識:把你的錢存進儲蓄賬戶里,既安全可靠,又能收到利息。

11-13歲——

第9個常識:你得到的每一塊錢,應該至少存下一毛錢。

第10個常識: 在網上輸入個人信息,比如銀行賬戶和信用卡號,一定要防範風險,因為有可能會被其他人竊取。

第11個常識:你越早存錢,錢增值得越快,這是由於複利的緣故。

第12個常識: 使用信用卡就像是貸款。每個月如果你不全額支付賬單,你就需要付利息,因而最終要付的錢比你原來花的錢要多

14-18歲——

第13個常識:當準備選擇大學時,先比較每個學校的學費和開銷,看看哪一所學校適合你。

第14個常識:你應該避免用信用卡來買你用現金買不起的東西。

第15個常識:你的第一份工資單可能比你想像中的少,因為它要交稅。

第16個常識:把你的錢存儲和投資在個人退休賬戶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此省略18歲以上適用的第17-20個常識)

第三、培養孩子延後享受的理念。

猶太人是如何對小孩進行延後享受教育呢?

所謂延後享受,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追求自己未來更大的回報,這幾乎是猶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猶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

延後享受的最基本的例子是——

「如果你喜歡玩,就需要去賺取你的自由時間,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學業成績。然後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賺到很多錢,等賺到錢以後,你可以玩更長的時間,玩更昂貴的玩具。如果你搞錯了順序,整個系統就不會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時間,最後的結果是你擁有一些最終會壞掉的便宜玩具,然後你一輩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沒有玩具,沒有快樂。」

對中國人的啟示——

當今中國「小皇帝」成千上萬,是中國家庭的重心,但凡走親訪友,給對方小孩一點零花錢是司空見慣的,特別是春節期間的紅包滿天飛,小孩收到的紅包積攢起來少說也有幾千上萬。

建議中國家長動員孩子將壓歲錢如下分配——

1/3存銀行。帶孩子了解體驗銀行流程、ATM、支付寶、微信支付。

1/3買股票。順帶講講華爾街等金融方面的知識。

1/3買書籍等學慣用品。

開悟的人,像猶太人那樣大大方方的談金錢,跟孩子聊股票的話題,儲蓄話題,認識金錢、了解金錢、多接觸金錢,孩子進行有意識、有系統的教育和引導,其財商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超越金錢。

在猶太人的家庭,父母一般都會給孩子一套管理系統,把零用錢分裝在五個透明罐子里,分別貼上五個標籤:上帝、奉獻、儲蓄、投資、消費。

一開始,由父母幫孩子決定每個儲蓄罐該分配多少錢,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給他們更多自主權去分配這些錢。這套系統讓零用錢變得可控制可管理,還能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與自我控制能力。

人生的無賴不外乎兩件事:一是掙不到錢,二是沒有活出境界。這都與財富相關。為了人生無悔,我誠懇建議大家讀一讀《塔木德》。

「《塔木德》給我們開闢了一扇通往財富與自由的大門。」就連超級投資家索羅斯也如此評價。

GIF

聲明:本文不代表塔木德大講堂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塔木德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TAG:塔木德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