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要開始了?
不得不說,部分公開媒體是有受迫害妄想症的。說白了,還是不自信。
比如,美國對太陽能電池板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有媒體說是針對中國。但公開可查的是:對美國出口太陽能電池板最多的是馬來西亞,佔美國進口量的36%;源自中國的進口量佔比為8%。
再比如,過年期間,美國對鋼鐵和鋁發起232調查,馬上有公開媒體說「剛說過年好,貿易大棒就打向中國」。但公開可查的是:2017年中國出口鋼鐵7543萬噸,2017年美國鋼鐵總進口量3812萬噸,源自韓國的最多,為375萬噸,中國2017年對美國出口鋼鐵100多萬噸,不到美國鋼鐵進口量的3%。
無疑,美國對中國的新冷戰已經開始,雙方的博弈將是未來相當長時間最重要的雙邊互動,美國對於政治、經濟、金融、外交、軍事等手段一體化運用也非常得心應手。貿易保護措施是重要的博弈手段。
商務部表示將採取必要措施也是應有之義。畢竟,不管生意大小、受影響大小,不做反應只會激勵對手採取更加大膽的行動。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貿易保護措施都與政治有關,確實也有單純的經濟行動,不然就無法解釋巴鐵也對中國採取過一些貿易保護措施;有時,貿易保護也是平衡國內政治,以及雙邊/多邊經濟活動中的必要行動。但並不是某一國採取涉及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就一定是重點針對中國,更不意味著兩國關係要完蛋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不過,在一定階段,貿易保護措施對於投資理財還是有作用的:
——比如,國內對某國某產品採取措施,生產這類產品的國內上市公司一般會短線走好;
——比如,國外對中國產某產品採取措施時,相應板塊的優質、未實質受影響的股票也會下跌,那時其實是好的買入機會;
——比如,萬一哪天有消息說中國將對X蘋X果採取措施,那麼不管是否屬實、不管是否有實質影響,國內相應零部件供應商的股票會有資金出逃避險;
——比如,前期美國揚言對華貿易戰、有「假消息」說中國威脅拋售美債,引發某貴金屬上漲。下次再有類似消息傳出時,閉門造車也可以出門合轍;
——比如,根據中美國雙方博弈的「習慣」,預測一下雙方後面幾步的措施,也許會有驚喜。
沒有資質,僅限娛樂,不供參考。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感謝您閱讀本文!
期待您關注「段說八道」微信公眾號或者「道法自然不可說」微博並向朋友推薦。
段說八道,原創隨筆、獨立評論。


※沙特攔截胡塞武裝彈道導彈成功率高的背後
※所謂「導彈快艇狼群戰術」說明「台軍」開始糊弄蔡英文
TAG:段說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