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盞馥郁 一瓣心香

一盞馥郁 一瓣心香

編者按

一次與友人的談話,在茶香中追溯千年

一盞馥郁,一瓣心香

編者強推,請靜欣賞

友茗

作者:金傲寒

有一次在VK這個外國社交軟體上遇見過一位外國陌生人,他說很羨慕中國文化。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你們中國處處都是文化,功夫和孔夫子是最高深的文化。我說這很吸引人,可是也不是我們常人觸手可及的文化啊,於是他道出了實情,他最喜歡中國的功夫和飲食文化。我也喜歡儒家文化和飲食文化,一個好似穹宇的飛仙,當我們用人生閱歷做膠水把典籍拼接成翅膀,用力鼓動出文化的氣流,才能與之,相會在青雲端。另一個,就是我們腳下堅實的土地,她寬容我們隨時紮根,汲取點滴的幸福,做養料。

中國生產力發展很早,很快,最早告別了刀耕火種,進入了鐵器牛耕,還留下來翻車筒車這樣凝結了智慧的優秀髮明。當然,不看歷史教科書的人也許永遠不能觸及我們祖上當年為我們做出的偉大鋪墊,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對於平民百姓而言,不就是吃飽喝足穿暖么。

水滸傳里的吃喝是最早吸引我的,李逵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後來,流觴曲水,這個出自《蘭亭集序》的高雅辭彙又給我了新的體驗。現在的我吃能上呼倫貝爾草原上優質牛肉,甚至嘗試過在故鄉的小溪還原流觴曲水。但是沒有那種感覺。

我在思考為什麼。難道我吃的牛肉太大了,超過了宋朝客棧製作的規格?還是酒的濃度太高?或是清泉流速過快?那時候我喜歡逃避思考,覺得「沒有用的」思考,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犯罪。但是我還是常常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犯罪。

南方的山民喜歡隨身攜帶茶葉,最好的普遍放在心前最貼身的口袋,遇見關係密切的路人,會隨即取出些許,待兩人閑歇時刻,盤坐於地,取水同飲。我遊歷南方一座小鎮時,也曾有幸體驗山路旁的即興飲茶。對方是一位長者,額頭上如同千里之外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景象,回答了我對於他年齡的疑問。而他卻因為不懂普通話不能回答我的許多問題。目光共同匯聚在遠方蜿蜒的路,我們看著甲蟲般緩緩爬行的農用車。此時無言勝有言。

不一會有真的甲殼蟲,那種在南方很常見,有漂亮甲殼,還會飛快振動自己翅膀的那種,從眼前飛過。我怕他失足跌入我們的茶杯溺斃,於是拿起搪瓷缸,準備用手虛掩缸口,也示意了長者。長者無動於衷,說了一些大概意思是蟲子沒那麼傻的簡短方言,繼續沉迷那機械甲蟲。

我倒是擔心我的缸子里已經多了一具屍體,目光迅速轉移了陣地。杯中,是跳躍的復活精靈,時浮時沉,時動時靜,時濃時淡……有隨水飄落的輕盈,有輕舞翩翩的靈 動,有青春再現的燦爛,有暮年沉靜的安詳。那個瞬間,我釋然了。總說,緣,妙不可言,人與人如此,人與物,亦然。我無法理解酒肉之酣暢,不是我不仰慕那那份豪邁,或是脫俗。是無緣。我的緣,是與茶,那幾經沉浮的仙子。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古風瀟洒,人生八雅。此刻,手捧一色清茗,遙望 曙天星斗,願敬與一個完美的靈魂。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薇香拂面,久久不絕。柔,雅,是靈魂的代名詞。高尚的人格正如香茗清芬,雖不及佳釀濃烈,卻汲盡香蘭清泉之華,是令頹唐於墨夜離殤的我唯一的清醒之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或許親如茶也未嘗不可。有人說,摯友是烈酒,甘香濃郁,醬香韻長,銷盡萬古愁。我說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後難醒吐真言,醉醒四顧更茫然。摯友若是酒,豈不是別離的禍首。

我說摯友是茶,若能始終順風依水,便是芬芳馥郁的花茶,而人生難能順利。也許摯友,都是苦茗。春水香煮入口溫熱,卻終究透出絲縷苦澀。但最終下咽,微醺的快意舒坦沁人心脾。你我,也許就是對方的苦茗。奔波,暴露在世俗日光的無邊白晝,昨夜無眠,暗若幽蘭。卻又無比乾渴神疲。一味清流伴隨溫暖,解渴而提神。拂清風一縷,淡香茗幾杯。落筆處驚花滿天,回首已然成流年。我願一直與你汲泉烹茶,撫琴聽知音。

現正式通知接收投稿,相關事宜待後續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連平鷹嘴蜜桃最佳嫁接時間和嫁接方法
他教我的事兒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