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教授呼籲刪除《出師表》,指責諸葛亮有稱帝野心,事實真是這樣嗎

教授呼籲刪除《出師表》,指責諸葛亮有稱帝野心,事實真是這樣嗎

自古以來,諸葛亮被視作忠君愛國的模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後世每提及忠君愛國的英雄,也往往拿諸葛亮與之相比較。

如南朝宋的檀道濟,如唐之張巡,如宋之岳飛、文天祥,史家在為這些人作評價時,免不了以諸葛亮作為標杆,對他們進行評分。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諸葛亮被司馬懿拖垮累倒於五丈原,夜裡強支病體,巡察營帳。

時值晚秋,凜凜秋風,不絕如縷,迎面吹拂。

諸葛亮機伶伶地打了個寒戰,頓覺秋風透衣如水,遍體生寒,自知大限已到,不由得淚濕衣襟,仰天長嘆:悠悠蒼天,待我何薄!亮此生不復能臨陣討賊矣!

出師未捷死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大凡天下仁義忠貞之士,讀史至此,莫不動容落淚。

然而,近世有教授發奇文、出怪語,認為諸葛亮是個將個人野心藏匿得很深的權臣,和王莽、曹操、司馬昭是同一類人。

此教授甚至上書教育部,建議中學語文課本撤銷《出師表》。

說起來,此教授還是很有來頭的,其人姓胡,名覺照,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後在陝西省西安市委黨校從事教學工作,出版了許多小說,還發表有許多歷史、哲學、經濟學等方面論文。

胡教授稱自己研究三國歷史已十五六年。他說,諸葛亮的《出師表》是窮兵黷武的表現,沒有考慮到百姓的利益,應該改用華歆的《止戰疏》代之。

為此,胡教授還寫了一篇題為《〈出師表〉做的是皇帝夢》的長文,指責諸葛亮明知「出師」不可為而為之,打著愚忠的旗幟,是想自己篡位做皇帝。

胡教授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諸葛亮要篡位做皇帝。

一、諸葛亮呈《出師表》北伐,是因為自己有做皇帝的念頭,宮庭內部爭鬥的變數很多,權臣往往會成為砧上魚肉,他已沒有耐心等待下去,而通過北伐建立功勛是登上皇位的捷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置蜀國九十餘萬民眾的根本利益於不顧,置敵強己弱的基本態勢於不顧,一味窮兵黷武。

二、在陳壽收編的《諸葛亮集》中,有李嚴勸諸葛亮接受「九錫」(錫」即「賜」的意思,加「九錫」,就是要皇帝賜給九件特別貴重的東西,這是古代大臣少有的最高榮譽,通常也是舊王朝的喪鐘,王莽、曹操均受過「九錫」。)進爵稱王的書信,諸葛亮作書回答說:假如能滅掉魏國,殺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陽,我和你們共同升遷,十錫也敢接受,何況九錫!(原文為:「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諸葛亮對心腹說殺掉曹睿之後可以接受「十錫」,超出「九錫」之禮,表明諸葛亮想做皇帝。

三、《三國志?譙周傳》記載,譙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諸葛亮召見應對時,惹得周圍的侍者訕笑不已,事後,有人建議究辦訕笑者。諸葛亮卻說:「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

胡教授稱,查遍《三國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稱孤的僅有三人,一是已經公開稱帝的袁術,二是曹操,然後便是諸葛亮。諸葛亮以「孤」自稱,是不把劉禪放在眼裡,早有取而代之之意。

一石擊起千層浪。

胡教授的文章和行動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

許多新銳文史學家予以有力的支持,紛紛稱,是時候該把諸葛亮從神壇上拉下來了。

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員黨治國說,諸葛亮軍事才能有限;西安文理學院教授車寶仁說,諸葛亮雖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但後期有很大失誤;西安科技大學副教授同溫玉認為諸葛亮長於政治、短於軍事;西安行政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劉軍平認為……

為此,胡教授笑意盎然地補充說,《隆中對》的主題是「分裂華夏」,下一步我還要向教育部建議把它從中學語文課本里刪除。

實際上,上面那些指責諸葛亮「長於政治、短於軍事」、「軍事才能有限」、「後期有很大失誤」等等,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的觀點。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里明明白白地這樣寫著:「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諸葛亮連年出兵北伐,都沒有成功,大概臨陣應變打仗不是他的特長吧?」

所以,真正駭人聽聞的論點,還是胡教授提出的那三點。

不過,胡教授說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要當皇帝,按照這樣的邏輯,那麼歷史上北伐呼聲最高的祖逖、宗澤、岳飛、陸遊、辛棄疾這些人,他們都是想要當皇帝?

根本不是這樣,這些人都和諸葛亮一樣,有責任、有擔當,不願眼看神州陸沉,一心收復故土。

收復故土、南北合一的思想,和今天的統一路線可是完全一致的。

胡教授說諸葛亮有說過北伐成功後可以接受「十錫」,即諸葛亮流露出了想做皇帝的心態。

但受「九錫」禮只是王莽率先玩出的花樣,在諸葛亮時代尚未成為禪代的固定格式,諸葛亮說出此語,只能表達出他對北伐艱苦前景的預見和內心的坦蕩,談不上什麼野心。

胡教授說在《三國志?譙周傳》的記載里,諸葛亮有過稱「孤」行為。

胡教授又說自己研究三國歷史已有十五六年。

其實,記載諸葛亮稱「孤」的,並非出自《三國志譙周傳》,而是出自附於該傳的裴松之注。原文為:蜀記曰:周初見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請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

這條記載說的是,劉禪登基的建興年間,任丞相諸葛亮為益州牧,任譙周為勸學從事。譙周第一次拜會諸葛亮,因為笨嘴拙舌,讓在場的人訕笑不已。等他離開以後,有司看不下去了,請求諸葛亮懲治那些訕笑譙周的人。一貫嚴肅的諸葛亮卻回答:「連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笑了,何況他們呢,算了罷。」

首先,早期的「孤」,並非帝王君主的專用謙稱,也適用於公侯相伯。

東漢高誘注《淮南子》說:「貴者公王侯伯,稱孤寡不穀。」

東漢趙岐注《孟子》同樣標註:「王侯自稱孤寡。」

杜預注《左傳》也說:「孤寡不穀,諸侯謙稱。」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秦始皇首創皇帝稱號,專用謙稱為「朕」。對於孤,仍然適用於封侯者自稱。

趙高就曾對李斯說:「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

漢承秦制,孔明為執政丞相,武鄉侯,稱孤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曹操得封武平侯,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就赫然寫:「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孫權封吳侯、任車騎將軍,寫信給曹操,上有「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之句。

甚至依附於劉表、僅有一縣之地的劉備,因為有宜城亭侯爵位,在隆中對時也有「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的說法。

所以,貴為武鄉侯,領益州牧、開府署事的諸葛亮開口稱孤,並非什麼大驚小怪的事。

胡教授說自己研究三國歷史已有十五六年,卻又說「查遍《三國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稱孤的僅有三人,一是已經公開稱帝的袁術,二是曹操,然後便是諸葛亮」,想是功課做得還不夠。

胡教授之所以認為諸葛亮稱孤就是想稱帝的前兆,多半是直接或間接受清代史學家趙翼《陔餘叢考》中《說孤》條文的影響。

該條文說:「《史記》、《漢書》文內亦不見有稱孤者,至漢末及三國群雄之割據僭竊者始稱之。《三國志》曹操下教:『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又孫權雖已僭帝位,惟詔命稱朕,而對臣下言尚稱孤。」

在趙翼看來,有僭越之心的人才會稱孤。

但趙翼所生活的清代距離東漢末年也有一千多年,趙翼的見解,未必就是真理。

話說回來,諸葛亮儘管可以稱「孤」,但其為人恭謙謹行,其稱孤事僅見於裴松之後添這條記載,而裴松之也是以《蜀記》為依據,《蜀記》今已失傳,屬於孤證,不足為信。

現在,遍觀諸葛亮文集以及《三國志》正文,都沒有諸葛亮自稱孤的文字記錄!

諸葛亮在書信里用謙稱「吾」、「臣」、「臣亮」,在給盟國君臣的書信還自稱「仆」;諸葛亮文集裡面丞相的各種官稱、自稱、敬稱都非常得體,可謂謙而不卑、威而不怒,謹守規矩,有法可依。

《出師表》真會被移除出中學課本嗎?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南宋與文天祥、陸秀夫並稱為「三忠烈」之一的謝枋得在《文章軌範》撫然稱:「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不知胡教授讀了謝枋得此語,又作何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撥開歷史疑雲,還原真相:石達開出走後,有否另建「太平安國」?
隋楊本姓「普六茹」?李唐本姓「大野」?當心,不要被別人所利用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