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舌尖上的中國3回來了,第一集的主角卻不是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3回來了,第一集的主角卻不是美食

昨天大年初四,拜完灶王爺,《舌尖上的中國》緊跟著來了。

魯菜的煎轉黃花魚,外酥里嫩,入口含化;九轉大腸,色澤飽滿,甜而不膩……

等等,你以為這一集講的是魯菜?那你就錯了。

這得從山東章丘,這個兩千年前的冶鐵重鎮說起。

83歲的王立芳,打了一輩子鐵鍋。兒子王玉海,兒媳高恆盤,得其真傳,全家打鐵為生。

打鐵不僅是力氣活,更是技術活。打一口鍋,需要12道工序,7道熱鍛,5道冷鍛。

更厲害的是細節之處。比如炒菜時,經常需要手持鐵鍋翻動,把手的手感就非常重要。王玉海打出的把手和鍋為一體,只有2毫米厚,不僅傳熱均勻,還結實耐用,能給廚師很好的手感。

炒,絕對是中國美食獨步世界廚林的絕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炒得好不好,事關鍛造的兩道工序——「打底子」和「打冷子」。

打底子就是打出鍋底的形狀。太深、太淺、弧度不對都不行,會影響魯菜翻勺的效果。

打冷子是捶打鍋底,要打到光滑如鏡面,能看到人臉才算合格。三萬六千次捶打,少了一次也不行。

王立芳說,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

12道工序,18遍火候,10幾種工具,1000度高溫淬鍊,36000次鍛打,才練就出一口好鐵鍋。

一道清水炒雞蛋,讓王玉海的鐵鍋發揮得淋漓盡致。沒有一滴油,卻絲毫不粘鍋。

鍋底夠深,弧度適當,煎轉黃花魚才能在鍋中翻轉180°,卻汁水不灑,外表酥脆,肉質細嫩。

鑄打紮實,厚薄恰當,熬糖上色才能不粘鍋,九轉大腸才能晶瑩剔透。

正是他的鐵鍋,賦予了魯菜必不可少的魂。

但在2000年左右,機器批量化生產的炒鍋斷了他們後路,章丘場冷爐清。短短兩年,幾乎所有鐵匠鋪都倒閉了。

捶打的聲音止息,鐵匠們的生命也逐漸微弱。

王玉海和父親去買鐵,因為沒有車,只能拖著板車走20多里路,卻連吃早飯的錢都捨不得花。王玉海欲哭無淚。

近些年,傳統鐵鍋又重回人們視野。王玉海和老人們又重新拿起鐵鎚,這個漢代的冶鐵技術中心,再次燃起了爐火。

今年51歲的王玉海,希望自己能幹到60歲。媳婦也是辛勞卻滿懷期待地笑著。

「有生命的器物,創造了有生命的美食。」

這或許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里,食器率先登場的原因。在雲南陡峭的峽谷邊,在江南精緻的廚房裡,在四川陰冷的地窖中,各種因地制宜的器具,在默默創造和守護著讓人們咽口水的美食……

雲南怒江邊,怒族漢子黃有勝翻山越嶺,找尋一種特殊的黑色石材。在石板上燒制的石板粑粑,蘸上本地蜂蜜,一口下去,焦香清甜,這是怒江夏天的味道。

河南三門峽的薛輝明,拿手絕活是砌穿山灶,這個能同時放7口鍋的超長灶台,燒一次火,熱七口鍋。一次搞定幾十桌酒席,不在話下。

51歲的杜西峰,從小用鐵鍋翻沙子,練到顆粒不灑,才算是繼承了陝菜之魂「花打四門」。

泡菜是四川人的命。職業廚師蘭明路,一心搜尋別人不要的老罈子,只為數百小時的封藏後,那一口地道的酸爽。

15歲就在北京衚衕里賣瓷器的張宏,在河北蔚縣找到了他的最愛:坩子泥燒制的陶器。他設計出一款專盛紅燒肉的粗陶碗,吃完肉的顧客甚至想留下來洗盤子,就為了換走那個碗。

食物是中國人感知和把握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正如片中所說,美食加美器,才構成了一次完整的飲食體驗。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我們中國人更注重美食。長久以來,若不是掌勺之人,很少關注器具。但器具就像家一樣,始終默默守護在我們身邊,沾染了煙火,沉澱了歲月。

食器有形而無邊,卻讓食物有了溫暖的歸宿。

以上圖片來自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你家有哪些「絕世」食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沒有老乾媽的年代,我們靠鹹菜續命
一進大學就被性侵,她寫信直懟教育部,卻不敢對父母開口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