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高祖李淵曾向突厥稱臣!幸虧這位猛將洗刷恥辱,不然丟死人了!

唐高祖李淵曾向突厥稱臣!幸虧這位猛將洗刷恥辱,不然丟死人了!

強漢和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朝代,也是漢人武功最鼎盛的兩個時期,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然而在朝代剛剛成立之時,軍事力量往往並不是特彆強悍,十分容易引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漢高祖曾被匈奴圍在白登,花重金才得以脫險;唐高祖李淵更是在起兵反隋時被迫屈辱地向突厥可汗稱臣!萬幸的是,這位大將為大唐洗刷恥辱,打敗敵人!不然實在是太丟人了!

李靖

此人早年曾「告發」李淵未遂、平定江南後梁蕭銑政權、北滅突厥、西擊吐谷渾,為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憑藉戰功位列唐肅宗評選的「歷史十大名將」!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衛國公李靖!

早年告發唐高祖李淵「未遂」,反而得其賞識

李靖身出名門,其父在隋朝做到了趙郡太守,其舅父是隋朝名將韓擒虎。受家庭熏陶,李靖從小膽識過人,韓擒虎每每與他談論軍事,無不拍手稱快,撫摸著他說:「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私人也。」

隋朝末年,群雄逐鹿,北有強鄰

隋朝大業末年,隋煬帝倒行逆施,種種暴政激化了社會矛盾。各地反抗暴政的起義風起雲湧,河北竇建德、河南翟讓李密、江淮地區的杜伏威等各股勢力,不斷蕩滌著隋王朝的統治。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也暗中招兵買馬,擴張自己的勢力。然而,李淵的這些「不法活動」都被機敏的李靖看在眼裡。當時的李靖是隋馬邑郡(進山西朔州)郡丞,他決定前往江都告發李淵。

高祖李淵

李靖在行至長安時,關中大亂,飢餓的流民阻塞了前進的道路,只能滯留在此地。不久,李淵太原起兵,攻佔長安,俘獲了李靖。憤怒的李淵命令手下將李靖斬首,以泄私憤,就在即將行刑時,李靖大聲喊道:「您帶兵起義,本來是為天下掃除暴亂,今日還沒有建功立業,卻要先殺壯士,這是什麼道理啊!」

李淵聽了李靖的話,愛惜他的膽識和才華,便將他收入賬下,讓他追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

平定江南、為唐王朝打下半壁江山

李靖追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不久,部隊受到了盤踞在江陵地區後梁蕭銑政權的威脅。後梁部隊企圖攻佔唐朝的陝州、巴蜀等地,嚴重威脅了唐軍的安全。

為了削平後梁的威脅,李淵調李靖任三軍統帥,殺向江陵,發起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活動。

唐平蕭銑之戰

時值秋季,陰雨連綿不斷,江水暴漲,道路泥濘。諸軍將士都認為此時不宜進攻。李靖以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力排眾議,向大家解釋說:「出兵攻城貴在神速,若能藉此機會,把握住敵人認為我們必定不會出兵的心理,發動奇兵,倏忽間兵臨後梁城下,必能成功。」事情也果然如李靖所預料,唐軍三戰三捷,攻下荊門、宜都二城。

在勝利面前,李靖保持冷靜。他命令將戰鬥中繳獲的敵軍戰船放入江中,任憑其順流而下。下游敵軍看到戰船,認為上游軍隊大敗,驚恐不已,不戰自潰。

北滅突厥、為大唐王朝洗刷恥辱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東突厥實力強悍,為了換取北方的和平和安定,李淵不得不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但安全是相對的,突厥勢力依然在不斷向唐朝擴張。他一方面支持薛舉、劉武周等割據勢力,與唐朝分庭抗禮,另一方面,自持兵強馬壯,時常南下侵擾。此舉也成了唐朝的恥辱,李淵無法忘記。

突厥頡利可汗

江南戰事剛平,李淵就調功勛卓著的李靖到北方,反擊突厥。

大規模的軍事反擊還未開始,突厥卻再一次兵犯唐朝。當時唐太宗繼位沒有幾天,突厥利用唐朝皇位交替之際,率領十幾萬精銳騎兵,長驅直入,兵至渭水便橋之北。面對強敵,唐朝徵調的諸州將士一時難以到達,長安城中能拿起兵器的平民也只有兩三萬人。無奈之下,太宗只能冒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可汗結盟才化解危機。

突厥騎兵

唐朝終於忍無可忍,不久之後,利用突厥內部分裂的機會,出動奇兵。李靖冒著凌冽寒風,率領三千精兵長驅直入。頡利可汗和他的軍隊大驚失色,他們判定唐朝若不是傾國出動,必不會作出如此冒險的舉動,趕忙逃走,被趕上的唐軍打敗。

戰勝敵人後,唐軍面臨補給不足等困難,許多將士想就此退兵,卻被李靖阻止,李靖說:「事已至此,若不能一舉殲滅敵人,待水草茂盛之時,他們必定會報復,那時候就難辦了!」於是和徐世績合兵又進軍陰山,突然襲擊敵人,大敗敵軍,俘虜了十幾萬人,擒獲頡利可汗,東突厥就此滅亡。

功成漠北

唐高祖和唐太宗多年心頭之恨終於解開,唐太宗頗為感慨地對李靖說:「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來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與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暫動偏師,無往不捷,恥其雪乎!」慶祝的宴會一直持續到深夜。

這之後,李靖更是多次參與重大戰役,以花甲之年西擊吐谷渾,編纂《李靖六軍鏡》等多部軍書,取得了顯赫的軍功。然而功勛卓著的他卻不自持功高,而是十分謙虛,多次退還唐太宗賜予他的爵位和獎賞,終得以善終,陪葬昭陵,圖像凌煙閣,位列武廟十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兄終弟及的皇帝不止一位,為何卻只有宋太宗飽受詬病?
皇帝問:誰能繼位?宰相的回答令他大喜,網友:這話放清朝是死罪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