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老車:橫空出世的川崎GPZ900R

經典老車:橫空出世的川崎GPZ900R

液冷,雙頂制凸輪軸、並列四缸發動機,這一動力裝置已經成為日本高性能摩托車的標準配置。但是,你知道這一高轉速大功率的動力裝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嗎?這就要從大名鼎鼎的川崎GPZ900R說起了。

在GPZ900R之前,還有兩款經典的並列四缸摩托車。一個是本田CB750。很多人都認為,CB750不但重新樹立了日本摩托車的形象,而且還是摩托車歷史上的重大革命,因為扭轉了體型龐大、重量超標、操控遲鈍的傳統重型摩托車形象,開啟了功率強大、賓士輕盈、操控靈活的現代摩托車時代。另一個則是川崎Z1,不但武裝了排量更大的並列四缸,而且用上了DOHC氣門機構,當時這一裝置主要用於賽車,在量產型摩托車中則屬鳳毛麟角。

這兩款經典摩托車都已經接近日本高性能摩托車的標準配置了,但只是接近,還差一點兒。1984年橫空出世的川崎GPZ900R,完美給出了日本動力模式的標準方案,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超級旋風:首次武裝了液冷、DOHC 16氣門的並列四缸發動機,動力氣焰囂張,峰值功率達到86kW,是當時最猛的公路車;加速異常迅猛,0~400m 加速耗時只有10.552s;極速可達243km/h,成為首輛極速超過240km/h的量產型摩托車!

儘管GPZ900R是在1984年亮相,但研發早在6年前就開始。因為川崎已經深刻認識到,儘管他們的Z1已經採用了DOHC 16氣門的並列四缸發動機,但是高轉速的偏激個性,會產生很多的熱量,僅僅依靠風冷散熱不太能滿足要求。要進一步榨取並列四缸的動力潛能,前提是要解決高效散熱問題,避免出現因過熱而導致動力輸出下降,甚至是氣門蓋翹曲及其它零部件損壞等問題。

GPZ900R的動力裝置引入了高效的液冷散熱,允許川崎工程師放心地榨取DOHC 16氣門並列四缸的動力。這台動力裝置採用了72.5mm × 55mm的缸徑和衝程,儘管908mL的排量與前輩Z1基本相同,但是強化處理後動力性能就兇猛得多了:最大功率86kW(9500r/min),比Z1高出了20kW以上;最大扭矩85N·m(8500r/min),同樣明顯高出一截!儘管動力明顯增強,但GPZ900R的重量卻反而下降,乾重比十年前的Z1還輕了2kg。這一升一降,賦予GPZ900R出類拔萃的加速性能,據測試最高速度超過240km/h,0~400m加速耗時僅為10.552s,成為當之無愧的新一代「速度之王」!

對應於猛烈的動力和飛奔疾跑的速度,川崎工程師設計了鑽石型車架,主車架採用高拉力鋼管、座位導軌採用鋁合金方管,並列四缸則作為強化單元,以增強底盤的整體剛性。懸掛系統同樣是全新設計,前端安裝的是38mm正立式前叉,具有防俯衝功能;後部的Uni-trak單筒減震器,採用空氣減震,有效吸收來自路面的顛簸衝擊。新的導流罩通過了嚴格的風洞測試,讓騎手在高速疾馳時免受強風襲擊,同時有效降低了風阻,風阻係數僅為0.33。

更令人高興的是,GPZ900R不僅性能強大,而且人機界面親善:並列四缸發動機運轉綿密順滑,再加上曲軸裝配了反向平衡軸,消除了絕大多數的次級震動;舒適的人機三角,即使夜以繼日地長途賓士,也不會感到過分疲累……這些優秀品質,創造了舒適的駕駛體驗,幫助進一步拓展了適用範圍,讓很多騎手樂於駕駛GPZ900R遠足旅行。

騎手們很快就認識到GPZ900R異乎尋常的稟性,並投入到比賽競技。比如,就在GPZ900R上市的當年,英國北約克郡騎手傑夫·約翰遜就駕駛這台武裝了液冷、DOHC 16氣門、並列四缸發動機的機器衝上曼島TT賽道,奪得了量產型摩托車組的桂冠。不僅如此,該組的第二名、第三名也是GPZ900R的騎手奪得,同時還創下了新的圈速紀錄。事實上,潛能強大的GPZ900R,被很多飈車分子作了進一步改裝,用於街頭競速等各種民間比賽,成為暴走族的至愛!

如此優秀的駿馬,理所當然受到了騎手和市場的熱烈擁戴,當年GPZ900R就獲得了無數世界權威機車雜誌授予的「年度最佳摩托車」之榮耀。1986年,川崎推出了下一代接班人GPZ1000RX,但是GPZ900R並沒有因而消失;1988年ZX-10又取代了GPZ1000RX,但是GPZ900R依然頑強存在;1990年川崎推出了新旗艦ZZR1100,但是GPZ900R仍然熱銷,只是在前叉、車輪、制動、空濾室等細節方面作了些改進……GPZ900R的生命力是如此強大,直到1993年才在歐洲市場停銷,1996年在美國市場停銷,而在日本市場則持續到了2003年。

1984款GPZ900R

發動機型式:液冷,DOHC 16氣門,並列四缸發動機

排量:908mL

最大功率:86kW(9500r/min)

最大扭矩:85N·m(8500r/min)

傳動系統:6速,常嚙合

驅動方式:鏈條

懸掛系統:(前)38mm正立式前叉,空氣減震

(後)Uni-trak單筒減震器,空氣減震

制動系統:(前)280mm雙盤,浮動式雙活塞卡鉗

(後)270mm單盤,浮動式雙活塞卡鉗

輪胎規格:(前)120/80-16

(後)130/80-18

凈質量:228kg

燃油箱容積:22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托車雜誌 的精彩文章:

KTM車隊第四賽段失利,上屆冠軍桑德蘭因傷退賽

TAG:摩托車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