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偽心理學說不》

《對偽心理學說不》

這裡是瀲思苑的第2篇文章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

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

1

2017年11月底,翻到了《巨嬰國》,書在各大網站都被下架了,進一步引發了我的好奇心。在圖書館的庫本閱覽室里,和網站上各色的電子版里,匆匆讀完了該書。書讀完,一邊覺得很多道理都可圈可點,一邊又覺得整本書顯得太過玄幻,於是想再了解一下,書到底怎麼樣,到底該如何評價。

在知乎和豆瓣上翻撿了很久,了解到「要想心理學入門,先讀《對偽心理學說不》,再讀《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之後可以讀讀《心理學與生活》,如果還想專業了解,再讀《普通心理學》了解基礎,最後讀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作為深入」。好吧,想了解。於是只能硬著頭皮,干。

2

《對偽心理學說不》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第八版的中譯本,這本書在之前被譯成過《與「眾」不同的心理學》,之後也被譯成過《這才是心理學》,只有這本,名字最像暢銷書,搞得你都不好意思向別人推薦。

這本書讀完,最直觀的感受是,這應該是一個有志於科研的人的入門書,關於「什麼是科學」,關於「怎麼做科學研究」。最大的感慨是,一個學科,無論發展到何種程度,有著豐富知識經驗的大牛們,撲下身來,為大眾、為入門的學者,寫一本這樣的科普書,都是極其功德無量的事情,也是讓人十分羨慕的事情。

3

作者序(摘)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在許多書店裡看到的大部分所謂的心理學書籍,都是由一些在心理學界根本站不住腳的人寫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多數在電視上號稱心理學家的人,根本得不到美國心理學會(APA)和美國心理協會(APS)的承認;他們更不知道,大多數頻頻亮相的心理學「專家」,其實對心理學領域的知識積累沒有做出絲毫的貢獻。

本書面向的不只是即將成為心理學研究者的人,而是一個更大的讀者群——心理信息的消費者。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心理學初學者,以及那些在大眾媒體上接觸過一些心理學話題,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斷這些信息是否合理的廣大讀者們。

本書存在的原因仍和本人當初撰寫本書第一版時完全一樣。媒體對心理學的介紹一如既往地在誤導大眾,而學生在開始上心理學入門課程時,還是帶著與以往同樣多的對於心理學的誤解。

批判性思維技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心理學的主題,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本書的目的即是對此技能作一個簡略的介紹。

許多心理學家都對能否阻止心理學被歪曲持悲觀態度。雖然這種悲觀並非沒有道理,但是這本類似「消費者指南」式的書源自於一個信念,那就是心理學家不能讓這一問題成為一種自我實現式的預言。(ps.悲觀,絕不意味著無可作為,絕不意味著自我放棄)

4

目錄

第一章 心理學充滿生機——在科學陣營里左右逢源

第二章 可證偽性——如何捕捉頭腦中的小精靈

第三章 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但是,博士,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四章 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安慰劑效應和了不起的蘭迪

第五章 相關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六章 讓一切置於控制之下——聰明漢斯的故事

第七章 「但是這不是真實的生活!」——「人為性」批評和心理學

第八章 避免愛因斯坦綜合症——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第九章 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多重原因的問題

第十章 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5

結束語

這本勾勒出「這才是心理學」的書至此已到了尾聲。這一勾勒很粗略,但它對你理解心理學這門學科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如何評估新的心理學主張應當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的勾勒揭示了以下幾點:

1.心理學的進步是通過研究可解的實證問題而取得的。這種進步是不均衡的,因為心理學由許多不同的子領域構成,某些領域的問題要比其他領域具有更高的難度。

2.心理學家提出可證偽的理論來解釋他們的研究發現。

3.理論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義,這些定義將隨著證據的積累而逐漸演變。

4.這些理論是通過系統實證的方法來檢驗的,用這種方法收集來的數據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它允許其他科學家重複這些實驗並提出批評。

5.心理學家的數據和理論,只有在那些經過同行評審程序的科學刊物上發表之後,才算是進入了科學領域。

6.實證主義之所以具有系統性,是因為它遵循控制和操縱的邏輯,這二者也是真實驗的特性。

7.心理學家採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獲得他們的結論,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各有不同。

8.在許多情況下,只有經過許多實驗數據的緩慢積累才能得出結論。

9.最終被揭示的行為規律,通常情況下都是一種概率關係。

1961年,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說過一段話,這段話放在今日仍然與當時一樣適用。對我們來說,它可以作為如何正確看待心理學的一個精闢總結:

我們在此帶著一份質疑暫告一段落,我們不確定將來的心理學家會持有什麼信念。事情本該如此。沒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實的本質,而且,在新的實驗沒有進行之前,我們不會知道結果如何。那些從佈道壇、新聞報道以及學校的頒獎典禮聽來的關於人性的言之鑿鑿的教條並不適合我們。相反,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備的關於行為的知識,但同時還要堅信客觀方法的力量,終有一天,這些方法會給予我們想了解的知識。

6

整體而言,算是一本科普書,基本都在論證「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心理學」兩個問題,更適合研究者的初學入門。閑來無事翻翻,主要是可以看看該如何思考,書里有些話說的比較通透,閑來摘了幾筆,涉及到更偏科研的句子,就算了。

今夕

2018年1月-2月

7

全書混摘(第1-2章)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獲得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純粹思考或訴諸權威。事實上,真實的方法應該是「基於觀察的實踐」。

區分心理學和世俗智慧,走出「常識」的誤區。常識總是基於一些假設,而心理學對這些假設的經驗基礎進行檢驗。心理學扮演著一種世俗智慧檢驗者的角色,常常難免和諸多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發生衝突。(ps.有些常識,是讓你感覺良好、讓世俗看起來合理但卻沒有根據的「謬誤」)

「哦,這只不過是一種理論。」這句話代表了外行人使用「理論」這個詞時通常所指的意思:一項未經證實的假設,一個純粹的猜想或直覺。「理論」這個詞在科學上絕對不是這麼用的。當科學家說到「理論」的時候,他們指的不是未經驗證的猜想。

那些毫無用處的解釋是誘人的,因為它們似乎能對事情進行解釋。事實上,它們都是在事後對所有事情做出解釋的。然而,它們提供的解釋不過是製造了理解的幻覺。由於總試圖在事後解釋一切,它們也就堵死了前進的大門。只有當一種理論並不預測所有事情,而是提出具體的預測——提前告訴我們哪個特定的情形會出現時,該理論才會出現進步。當然,從這樣的理論推導出的預測可能是錯誤的,但這是優勢,而非缺點。(ps.事後的解釋,於人於事也都一樣……)

可證偽性原則對於我們如何看待一個理論的證實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許多人認為,被證實的次數是對理論進行評價的關鍵。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證實都是等價的。證實能否令人信服,取決於預測在何種程度上將自己暴露在可能被證偽的情境下。我們不能僅關注理論被證實的數量,更要關注驗證本身的質量。

波普爾經常指出,「這些(不可證偽的)理論擁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於它們能夠解釋一切事情。預先知道無論什麼事情發生,你都能理解它,不僅給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讓你擁有應對這個世界所需的安全感」。但是,這種安全感的獲得並不是科學的目標,因為對這種安全感的追求是以知識發展的停滯為代價的。

現代思潮中有一種危險的趨向——認為應避免讓一般大眾知道世界的真正本質,一種無知的面紗是必要的,以防公眾面對真相時手足無措。(ps.許多議題的核心也在於此,是不是把別人當傻子,該不該把別人當傻子)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證偽性原則的話,我們生活的質量將會大大改善。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一切,當我們的信仰與觀察到的事實相衝突時,我們最好是調整信仰而不是否認事實和堅持錯誤的想法,這樣我們將會少遇到一些個人和社會問題。每個人在訓練自己的推理能力時都要學會這一點,當他回顧過去時會說「這個問題我當時沒想明白」。生活中的人們也需要這種能力,即臉不紅心不跳地說:「我當時搞錯了。」……當你與某人激烈地爭論的時候——也許就是當你給出一個有力的反擊來捍衛你的觀點的時候——有多少次你會突然意識到你搞錯了某個關鍵事實或論據?這時你會怎麼做?你會收回前面的話並向別人承認錯誤,同時承認別人的解釋現在看起來比你的更合理嗎?或許不會。如果你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一樣,那麼你一定會「沒完沒了地尋找一些合理說法來為自己先前的錯誤辯解」。你試圖在拒不承認失敗的情況下使自己從爭論中全身而退。你最不可能做的就是承認自己錯了。

在科學中犯錯是正常的,對於科學進步來說,真正的危險是人類有一種固有的傾向,即避免讓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情境之中。

有些人深深地熱愛他們的假設,因而不願意接受否定的實驗結果。有時,他們不讓自己的理論假設接受嚴格的檢驗,而是繞過這類檢驗,僅僅讓假設中無足輕重的部分接受檢驗,或不斷尋求一些邊緣化的證據來支持假設,而不願冒可能被徹底推翻的風險。對於任何時代的任何科學家,沒有比這再好的忠告了:一個假設在何種程度上被確信為正確實際上與其是否為真無關。科學那種揭示世界真知的獨特力量,並不產生於科學家們獨特的德行(即他們是完全客觀的、他們在解釋研究結果時從來不帶偏見等)。實際上,這種力量的產生是因為會犯錯的科學家們身處一個證實與平衡的程序中。在這個程序中,總會有其他科學家提出批評並發現他們同行的錯誤。「科學家對自己的想法抱有的批判性態度並沒有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科學的成功……更真實的情況是,每個科學家都積極地想要證明某些科學家所持有的觀點是錯誤的」。科學知識的力量並不是來自於科學家的德行,而是源於他們不斷交叉檢驗彼此的知識和結論的這一社會過程。

我發現一個常見的、同時是壓倒性的錯誤觀點。人們會告訴我他們提出了一項革命性的理論,它會拓展科學的邊界。這些理論通常以單倍行距列印在幾張紙上,內容通常是對最深層的終極問題的猜測——什麼是生命的本質?宇宙的起源?時間的起點?但是,這些想法不值錢。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在早飯前想出幾個這樣的念頭。科學家們自己也很容易就能想出來。但我們不這樣做(或者說,我們只讓它們留在自己腦子裡),因為我們不能找到方法來驗證它們,以決定它們的對錯。一個既不能被證實也不能被證偽的可愛想法,對科學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包羅萬象、複雜、「模糊」、能夠用來解釋一切的宏大理論——這種理論的建構更多是為了提供情感支持,因為它們沒打算被改變或拋棄。這種理論對於科學目標是無用的,無論它們多麼有撫慰功能。科學是創造性的過程,但是這種創造性需要讓概念結構符合實驗數據。這並不容易做到。那些如實解釋真實世界的想法一點兒也不廉價。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好的科學理論很難提出、而不可證偽的偽科學信仰體系泛濫的原因,因為後者容易建構得多。

科學家側重於已知事實的前沿,而忽視那些已經被充分證實的問題(所謂的公理)。科學進步正是通過這個過程——試圖在已知的前沿減少不確定性——來實現的。

8

全書混摘(第3章)

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內在本質或者本質屬性的角度對現象做出最終解釋,才算得上是好的科學理論。支持這種觀點的人通常也相信,無法對現象做出最終解釋的任何理論都是無用的,這樣的理論不能反映真實的內在情況,不能反映世界存在方式的本質。本章,我們將討論為什麼科學不去回答本質主義者的問題,而是通過對概念進行操作性定義得以進步。

那些科學不能回答並且在科學發展的可預見的範圍之內也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問題。比如那些孩子們會提出的問題——「終極問題」……我能想到的這樣的問題有:世界是如何開始的?我們來到這世間是為了什麼?生活的意義是什麼?(然而,)即使科學不能回答終極問題,但也不意味著必須接受其他的答案;也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既然這類終極問題能被提出,就一定能夠被回答。就我們目前的理解力而言,這類問題是無從回答的。

科學家之所以質疑那些自稱為終極問題給出絕對答案的人、理論或者觀念體系,一個原因就是科學家認為終極問題是無法回答的。科學家並不會宣稱他們可以提供完美的知識;科學的獨特優勢並不在於它是一個不會犯錯的過程,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消除錯誤的方式,它能不斷消除我們認識中的錯誤。

本質主義者的態度通常有一種表現:在探求知識之前,過於關注術語或概念的定義。「但是我們必須首先界定我們的術語」是本質主義者常用的一個口號。「某理論性概念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這種理念似乎意味著,當一個詞被當做理論中的概念使用之前,我們必須對這個詞的使用所涉及的所有潛在語言問題有一個全面而且清晰的理解。事實上,這正好與科學家的工作方式相反。在科學領域裡,確定某概念的意義,是在與該術語有關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之後,而非研究之前。一個精確的概念性術語來自科學過程中固有的那種數據和理論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關於語言用法的辯論。本質主義者讓我們陷入無休止的文字爭論,而許多科學家堅信這樣的文字遊戲使我們脫離了事物的實質。科學家的目的是解釋現象,而非對措詞進行分析。在所有的科學學科里,進步的關鍵在於放棄本質主義,接受操作主義。

「操作主義」只是這樣一種思想:科學理論里的概念必須立足於可觀測事件,或與可觀測事件相關聯,而這些可觀測事件是可以被測量的。將概念與可觀測事件相聯繫的是概念的操作性定義,這使概念公開化了。操作性定義使得概念從個人化的感覺和直覺中分離出來,並且允許任何實施可測量操作的人對概念進行檢驗。

理論術語的用法在科學實踐中不斷演進,而不是在針對文字意義的爭論中獲得發展。這是科學的操作態度和本質主義者在追求絕對定義之間最顯著的區別。

對概念的定義不是源於文字界定,而是源於與之相關的觀察和其他概念。(通過所在的理論原則體系而被間接地定義)

人們對心理學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預設偏見」。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於人格和人類行為的直覺理論,我們用它們來「解釋」我們自己以及其他人的行為。我們所有的個人心理學理論里都包含著理論性概念(例如聰明、攻擊和焦慮)。因此很自然人們會發問:為何我們必須接受一些其他的定義。儘管這種態度從表面上看來是合理的,但對於任何致力於理解人類行為的科學來說,它都是一個巨大障礙,也是公眾對心理學產生困惑的一個原因。

「你能用一般人聽得懂的話重新說一遍嗎?」——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呢?科學語言強調明確和精確,這與日常交談中為了實現相互理解而使用的模糊語言間有很大差別。

在科學中,知識的正確與否並不取決於個體提出主張時自己的肯定程度。所有建立在「直覺」基礎上的信念體系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即當出現矛盾觀點時,它們缺乏一種機制來判別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因為人人都憑直覺認為自己是對的,但當大家的直覺觀點發生衝突時,我們該如何決定誰正確呢?令人悲哀的是,歷史表明,這種衝突的結果通常是權力鬥爭。一些人錯誤地宣稱,心理學的操作取向使人們喪失了人性,而且我們應該把我們關於人類的觀點建立在直覺基礎之上。但真正人性化的觀點是將關於人類的理論觀點建立在可觀測的行為基礎上,而不是以理論者的直覺為基礎。科學中人性化的力量就是讓知識公開化,讓任何有衝突的觀點都能以一種雙方都接受的方式得以檢驗。堅持公眾可以知悉的定義,這種定義用操作來界定概念,並確保了任何一個接受過適當訓練並擁有適當設備的人都可以實施這些操作。(ps.表面看來不那麼溫情脈脈,但是制度的冷酷才能保證每個人都感受到溫暖)

人們期望心理學可以就一些複雜的終極問題給出答案。這是公眾對心理學的苛求,沒有任何科學可以回答本質問題。那些為人類本性問題尋求本質主義答案的人求諸於心理學,註定將會失望。因為心理學不是宗教,它只是一個試圖對所有行為做出科學解釋的廣闊領域。因此,心理學現在的解釋是對行為的暫時性的理論建構,就目前來說,這些建構在解釋行為方面優於其他解釋。這些建構在將來註定會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實的理論概念體系所取代。「我們必須平靜地接受現代科學的局限性,它並沒有聲稱可以發現『事物究竟是什麼』」。

正是預設偏見和非操作性的本質主義態度,讓人們認定他們「就是知道」思維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態度使大多數人的直覺心理理論無法證偽,因此完全無用。也正是這種態度說明了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學心理學!(ps.就是知道,就是這樣,都是多麼可怕的話語…)

有些「理論」是在沒有一個事例能夠證明其「不成立」的思維框架下被構想出來的。由於它是一個不能證偽的理論,搬出再多能證明它的證據也沒有意義,因為這個理論不能排除任何可能的情況。當被迫出示證據時,龐蒂菲科特博士搬出了他的「臨床經驗」或「個案研究」。這在媒體心理學領域是一個慣用的套路。脫口秀節目和通俗心理學圖書中充斥著基於作者臨床經驗的心理學理論。(ps.有些人也是在無法接受其不夠好的心態下成長起來的)(ps.個案介紹和臨床經驗讓人覺得親切而有代入感,但是卻可能增加了過多的描述和演繹)

9

全書混摘(第4章)

無論治療是否有效,人們都會報告某種療法曾經對他們有所幫助,這種傾向被稱為安慰劑效應。有些時候,僅僅暗示正在接受某種治療,就足以使許多人感覺病情好轉了。

安慰劑效應的存在,宣告了見證敘述作為證據是無效的,但是還存在著另外一個障礙,它阻礙了人們理解這一問題,即所謂「鮮活性效應」——當面臨問題解決或決策情境的時候,人們會從記憶中提取與當前情境有關的信息。因此,人們傾向於利用更容易獲得的、能夠用來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的信息。對可獲得性造成強烈影響的一個因素,就是信息的鮮活性。比如飛機空難事故和普通車禍相比,哪個危害更重?飛機失事是現場報道和圖像衝擊,而交通事故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儘管後者更嚴重,但人們往往更擔心前者的安全問題。又如對孩子遭到綁架的擔心(在美國)與遭遇車禍的擔心,「將擔心聚焦在『當下流行』的事件上,勢必會誤導父母的注意力,導致他們『忽視了本來能夠施加更多影響的方面,例如學業成績、看電視的壞習慣、吸毒和駕車安全等』」。

人們有這樣一種傾向:即使能夠獲得更為精確的信息,人們的判斷也常常受到某個突出例子的影響。人們往往無法抵禦他人見證的誘惑,儘管他們不認為自己會受其影響,但他們事實上卻被影響了。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我們應該克服這種不相信數字、必須親眼目睹才去相信的傾向。絕大多數影響我們社會的複雜因素都只有靠數字才能捕捉。只有當公眾學會像重視圖像材料一樣重視以數字形式表達的抽象材料時,公眾自己的立場才不會像屏幕上閃過的最新圖像那樣變化無常。

不僅公眾受到鮮活性問題的困擾,在心理學和醫學領域,有經驗的臨床從業者一直都在努力擺脫個別案例的壓倒性影響給他們的決策帶來的陰影。對醫生來說,有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忽略「看著你的那個真實的人」,並且遵循最佳證據的指示。最佳證據來自於有控制的臨床試驗,而不是那個病人的情感反應。(ps.我們常常想要做更多,更加個性化,事實上可能效果適得其反)

讓我們看看由關節炎基金會出版、曾被美國眾議院老齡化問題委員會所引述的一套識別不道德藥品推銷員的指南:

1.他或許會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關節炎的「特別的」或「秘密的」處方或設備。

2.他會做廣告,用的都是「個案史」和「滿意患者」的見證。

3.他或許會承諾(或者暗示)能夠快速或輕鬆見效。

4.他也許會聲稱知道關節炎的成因,並且說能夠「清除」你體內的「毒素」,同時促進你的健康。他或許會說外科手術、X光和醫師所開的處方是沒有必要的。

5.他或許會指責「醫學體制」故意阻礙了進步,或者迫害了他……但是他不允許他的方法以已有的或已獲證明的方法來驗證。

看看那些生動的例子,想想清楚,它們到底是為了闡述觀點,還是為了證明觀點?這裡的關鍵是要區分兩點:主張的提出和主張的交流。對於每個主張,我們都能問這樣一個問題:它是不是基於鮮活的見證?這會產生四種可能的情況:

1.一項主張基於鮮活的見證,同時依靠鮮活的見證來交流

2.一項主張基於鮮活的見證,同時不依靠鮮活的見證來交流

3.一項主張基於證據而非鮮活的見證,同時依靠鮮活的見證來交流

4.一項主張基於證據而非鮮活的見證,同時不依靠鮮活的見證來交流

理想的情況是3,一項主張基於證據而得出,但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依靠鮮活的見證來交流。(ps.有些有內容的書讀著費勁,可能正是因為4,沒有體諒多數人對於數字的不敏感,缺少鮮活性的證據。當然,1和2可能是更多的情況,所謂的偽科學)

10

全書混摘(第5-10章)

歷史一再證明,(通過讓科學家解決特殊的實踐性問題而)試圖控制科學發展方向只能阻礙發展進程而非促進。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急於讓科學家們解決實際問題,而不讓其考慮「其他事情」(基礎研究)的做法,被證明是最不切實際和目光短淺的。

一個特別典型的誤解就是,公眾以為,某一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所有問題都能通過某個關鍵實驗得到解決,或者是某一個重要的靈感成就了理論的進步,並徹底顛覆了先前眾多研究者累積的全部知識。

人的行為是由多重原因共同決定的,但人們總是試圖去尋找那顆所謂的「神奇子彈」——即他們感興趣的、造成行為的惟一原因。(ps.並妄圖據此而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一個結果是由多重變數決定的這一事實,並沒有降低任何一個與結果存在因果相關的變數的重要性——即使這一變數僅能讓結果產生很小的變化。(ps.提出多重原因並非為了證明某些原因不重要,而只是提醒人們不要因為思維惰性想要「一次成功」,重點在於更加全面綜合地看問題)

原因多樣化的觀點引出了另一個重要概念,那就是交互作用:當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和另一個因素共同起作用時,它們會對該行為產生與各自單獨起作用時截然不同的影響。雖然人們有時承認原因多樣性,但是,人們在行動上卻更多與單一原因的信念相一致。(我們利用單一解釋來鞏固已有的偏見)爭論者往往只關注單一的原因,以一個原因為基礎,千方百計地攻擊所有支持其他原因的觀點。

隨著科學不斷地開拓出新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科學定律都將採用概率形式加以描述,但我們仍然總想讓科學說出決定性的「是」或「否」——我們生活在「有時」和「或許」的世界裡,但希望與「始終」和「確定」為伴。

「某某人」統計學:由於某些人知道一個「某某人」與某個成熟的統計學趨勢相左,這個趨勢就會被人懷疑。當我們面對和過去持有的觀念相矛盾、同時又是強有力的證據時,無所不在的「某某人」總是會立刻跳出來否定這些統計規律。因此,我們可以說,實際上人們知道的不少,他們只不過順手把「某某人」當成一種工具,把與他們觀念相悖的事實給否決掉而已。然而,研究人類決策和推理的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們之所以使用「某某人」,不只是由於它是一個有用的辯論手段。也在於人們不知道如何處理概率信息。

一旦心理學研究結果和心理治療效果不能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就常常會引起人們對心理學產生極大的失望和輕蔑。說白了,人們為心理學設定了更高的標準(ps.醫學也不容樂觀)。

人們在統計推理時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

(1)對概率信息不能充分利用:由於鮮活性,具體事件的信息往往可以完全擊敗較為抽象的概率信息。人們過分倚重個案證據的「看得見、摸得著」而忽視「不確定」的概率證據。

(2)樣本大小信息的誤用:較大的樣本一般來說更能估計總體的真正數值,需要認識到樣本規模對信息可信度的影響。我們很少覺察到,我們最堅定的信念是建立在多麼脆弱的事實基礎之上。把對幾個鄰居和同事的觀察,以及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一些趣聞軼事放在一起,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要對「人性」或者「美國人」發表見解。

(3)賭徒謬誤:即傾向於將過去事件和未來事件之間聯繫起來,而實際上兩者是獨立的。賭徒謬誤來源於對概率的諸多錯誤認識。其中一個錯誤認識就是,如果一個過程真正是隨機的,就不可能出現重複同一結果或某種模式的序列。正因為如此,人們在模擬一組真正的隨機序列時,常常適得其反地產生出一個很少出現重複和某種模式的排列。這是因為,人們往往會錯誤地讓可能的結果盡量輪流出現,以為這樣才稱得上是隨機抽樣,這無疑破壞了真正的隨機排列中可能出現的結構。人們總是認為,如果一個序列是隨機的,那它就不應呈現有重複和某種模式。但事實上,真正的隨機序列,往往看起來不像是隨機的,因為我們傾向於給所有事物都套上一種模式。生命可能確實是隨機的,但是,我們人類將永遠有自己的套路和模式,只為讓無序變得可控。

11

全書混摘(第11-12章)

我們大腦的進化始終以這樣一種方式,就是讓我們能夠不懈地尋求世界中的各種模式。我們尋求身邊事物的關係、解釋及其背後的意義。這是人類智力的典型特徵,而且能夠解釋人類在信息加工和知識獲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令人驚嘆的諸多能力。然而,人類認知過程的這種極具生存適應性有時也會反戈一擊。例如,環境中沒有什麼可以進行概念化的東西,可我們還是還一味地去尋求概念性的理解,這就是一種不良適應。

自然界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統性以及可解釋的因素與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世界上的許多事件不能以系統性的因素來完全解釋清楚,至少現在還不能。然而,當一個特定的現象沒有現成的系統解釋的時候,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尋求「設備」往往仍在隆隆運轉,試圖將無意義的理論強加於原本隨機的數據。

人們有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這一現象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稱為錯覺相關。人們傾向於看到他們所期望的聯繫。當人們頭腦中已經預設了兩個變數相互關聯的想法時,他們甚至能夠在兩個變數根本毫無關係的數據中發現聯繫。(有些本是能夠輕而易舉識別的隨機性噪音,我們卻不懈地要從中尋找意義)

試圖去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可能源於我們深切地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這些事件的。控制錯覺指的是人們有一種傾向,願意相信個人能力可以影響偶然事件的結果。(彩票,是隨機買還是個人可以挑選號碼的差別)

公平世界假設,它是指人們傾向於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一個公平的世界裡,在這裡每個人都得到他們應得的東西。公平世界中存在一種「罪有應得」的信念:人們會鄙視那些偶然不幸的受害者。為偶然事件尋求解釋的傾嚮導致了這一現象。人們很難相信一個完美無瑕的或是道德修養高的人會因為偶然事件而慘遭不幸。固然我們想要相信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但是,偶然性是不偏不倚的,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運行:好事壞事都以相同的概率發生在不同人身上。(ps.對殘缺者的輕視、對受害者的二次加害、對質疑者的「完美」要求,莫不如是……)「盲人有非常敏銳的聽覺」就是一個錯誤的信念,這個錯誤信念可能會一直流傳下去,因為這種聯繫能體現「老天很公平」,而這正是人們希望看到的。

研究者試圖解釋一切,希望其理論不僅能解釋行為中系統的、非隨機的成分,還要能解釋任何細微的變異。一個著名人物生命中的每一個細小的變化及轉折,都經由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在心理歷史中得以詮釋。大多數心理歷史事件存在的問題是,不是它們解釋得太少,而是它們解釋得太多。人們很少承認,一個人的一生是由許多偶然因素決定的。真正的科學家不懼怕承認自己的無知。

在試圖解釋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同時又拒絕承認偶然因素的作用,實際上會降低我們對現實世界的預測能力。在某個領域中,承認偶然因素的作用意味著研究者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的預測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預測中總是會犯一些錯誤。但有趣的是,承認我們的預測達不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度,實際上反而有助於我們提高整體預測的精確性。這聽起來好像有點兒矛盾,但是事實確是如此:為了減少錯誤就必須接受錯誤。

我們試圖評估和預測的事情在本質上是概率性的。這意味著我們不能期望大自然會如此聽話,能讓我們以百分百的把握去預測單一事件。相反,我們最高的期望也只能是鑒別一系列可能的結果,然後去估計每個結果出現的相對可能性。從這種概率的角度看,人們期望達到的那種理想化目標——對獨特的未來事件做出精確的預測——其實太天真了,反映了我們的無知或自大,或二者兼有。

常見的兩個想法:統計數據不適用於每個個案(ps.當統計是壞事時,我會是那個「幸運兒」…),有效的辦法應該在每一把都有效(ps.當需要得到幫助時,我仍然是那個「幸運兒」…)

對部分人來說,來世的說法能滿足其超越現有生命極限的需求。

賺錢、減肥和擁有更好的性生活永遠是暢銷書的「三大」主題

對於公眾來說,心理學「幾乎成了治療心理疾病的同義詞,心理學應該從疾病治療的錯誤軌道回歸其歷史使命,那就是讓正常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和完滿」。

書店裡的心理學專著,一是一些早期的著作,二是一些偽心理學的超自然現象,三是那些暢銷的自助類讀物,幫助人們提高自我價值感和信心,或者講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

心理科學並不認為幾個個案研究、見證敘述和個人經驗就能構成支持某種療法有效性的充分的實證證據——而這些卻恰恰是大多數自助類「療法」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助讀物因此誤導了社會大眾,使他們認為大多數的心理學理論就是基於此類證據得出的。我們已闡明,證實一個理論需要許多不同類型的證據來支持,個案研究所提供的數據的說服力在其中是最弱的。將此類證據視為證實某一理論或療法的確鑿證據,無疑犯的是根本性的錯誤。

自助讀物給公眾對心理學的感知帶來兩種不良的副作用。第一,這些讀物中涉及的問題並不能代表當代心理學關注的焦點,相反,它們通常反映的只是消費者想看的內容。人們往往無法充分地意識到,圖書出版是一種商業行為,市場的力量決定了什麼樣的讀物可以擺在書店的書架上。然而,科學的關注點並不是由此決定的。在所有的學科尤其是心理學中,科學家們認為,有生命力的想法和那些被包裝後能夠熱銷的想法,兩者之間可謂是判若雲泥。最後,自助類讀物讓心理學看起來像是一種純粹的菜譜式知識。儘管這並不全錯,但它不能反映心理學領域所進行的大量基礎研究。

心理治療已經步入混亂狀態,因為……它很少讓流派消亡,它無法在內部實現有效的淘汰,心理治療正在魚龍混雜中走向滅亡——不遵循證偽原則的做法已經妨礙了這一領域的科學進步。

「確實,通常心理學得不到應有的尊敬,但有時,它又受到了不應得的尊敬,或者因為錯誤的原因而受到尊敬」。

科學的進步會不斷地剝奪那些原有對自然界做出解讀的權威團體的地位。行星的運行、物質的本質、疾病的原因過去曾經是神學家、哲學家和通才作家把持的領域,而如今,天文學、物理學、醫學、遺傳學和其他學科逐漸奪取了這些主題,並將它們放置在不同的科學專門領域內。對有關自然界的主張的裁定權,無疑已經掌握在科學家手中。科學摧毀了讓任何理性思考者輕信某些觀點的客觀條件。但心理學領域的這類變革有時難以讓人接受,因為人們始終認為,自己有權利對人類行為發表看法。但許多人想要的不僅僅是發表見解的權利,他們真正想要的是,無論他們說什麼,人們都應該相信其所說的話。

偽科學的主張有以下一些特徵:

(1)喜歡採用特殊的假定,使得主張免於被證偽。

(2)強調主張是確證的,是不可辯駁的。

(3)喜歡將提供證據的任務強加給懷疑者,而非擁護者。

(4)依賴軼聞趣事和各類見證敘述來證實其主張。

(5)逃避同行評審。

(6)並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學知識之上(缺乏學科關聯性)。

世俗智慧通常包含許多一廂情願的想法:人們更願意相信世界是他們所期望的樣子,而非其真實的樣子。為此,科學家們承擔著費力不討好的任務,那就是去告訴公眾,這個世界的本質並不是他們所想像的那樣(「不,快餐對你的健康沒有好處」)。媒體本來可以發揮有益的作用(告訴人們真相,而不是迎合他們的期望),然而,它們卻把重心放在「娛樂」而不是提供信息上,從而使情況變得更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在沒有遇到Ta之前,請把最好的年華留給自己
快樂閱讀很重要,怎樣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