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真實的蛟龍突擊隊:寧舍此生,不負使命

真實的蛟龍突擊隊:寧舍此生,不負使命

記者探營海軍陸戰隊某旅,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蛟龍突擊隊——

寧舍此生,不負使命

■解放軍報記者 陳國全 通訊員 曾憲洲 翟思宇 曹可軒

真實的蛟龍突擊隊:寧舍此生,不負使命

2017年6月,海軍蛟龍突擊隊在進行障礙訓練。在蛟龍突擊隊,每一名隊員都經過千挑萬選、千錘百鍊。 馬晨曉攝

兩個「00後」的相遇

李飛飛有時候不敢相信,自己已經成為中國海軍特戰部隊中的一員。

「蛟龍突擊隊」的神秘氣質和響亮名頭,雙重加持著這位「00後」新兵,時而讓他熱血沸騰,時而讓他榮耀自豪。

但很快,李飛飛嘗到了另一種味道——苦和累的味道。

每天,他要限時做300個俯卧撐、200個蛙跳、100次引體向上,還要跑幾次400米障礙。一個月還不到,連隊就統一組織了他們這撥新兵10餘次武裝越野,這還不算幾次負重行軍訓練。

在接下來的1至2年,李飛飛還要熟練掌握海、陸、空多達上百件武器裝備的使用,學習跳傘、爆破、潛水、攀登、滑雪等本領……

「一鑽林、二上天、三下海」——每天晚上,一身疲憊的李飛飛躺在床上,一邊念叨著這句目標,一邊暗自感慨:蛟龍突擊隊員的鍛鑄之路果然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

這位出生在新世紀,伴隨著共和國最新成就、汲取著最好營養的年輕人,來到蛟龍突擊隊之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記住,你們是用『特殊材料』鑄成的!」

李飛飛曾問班長 「特殊材料」的含義。班長回他一句話:「擔負特殊使命,必須把自己錘鍊成『特殊材料』!」

18歲的李飛飛或許不知道,他所加入的「特殊材料」打造的蛟龍突擊隊,堪稱他的「同齡人」,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00後」——李飛飛出生2年後,蛟龍突擊隊才應運而生。

某種意義上,兩個「00後」的相遇,正是新時代強軍故事的一個典型縮影。

「我是蛟龍突擊隊這所學校畢業的」

一上訓練場,李飛飛就感到「身體已經不屬於自己了」。

先扛起圓木衝刺100米,再扛起輪胎和彈藥箱各衝刺400米,李飛飛和戰友顧不上喘息,在班長尹龍的喝令下,又在跑道上推起了猛士車。最後,他們在沙石地上爬了一圈戰術……

看著眼前這群新兵疲憊的神情,尹龍不為所動。在他看來,這只是蛟龍突擊隊極限體能訓練的尋常一幕。當年,一次手榴彈投遠訓練,至今仍是他的刻骨「記憶」。

當時,尹龍是全連為數不多的能投過30米的人。

第一次,37米,班長謝培亮說讓他再使點勁,爭取超過40米;第二次,38米。排長為了激勵他,站在40米的地界上沖他吼道:「砸不中我你就不是男人!」這下尹龍急了。他把右手的手榴彈換到左手,往右手手心吐了一口吐沫,單手搓了搓,拿回手榴彈使勁一扔,41米!

全連沸騰了!頃刻間,一股自豪感在尹龍心中油然而生。誰知就在這時,連長支亞峰衝上前,一腳把他踹倒在地。

「你不要命了!你知不知道手榴彈實投過程中,下面的拉環是套在小拇指上。你還換到左手,那豈不是拉響了手榴彈!去,到400米沙石路上低姿匍匐100米!」

尹龍在沙石路上爬了100米來回,心想「確實是自己做得不對,連長說得對」。回來之後,支亞峰又讓他高姿爬了50米來回。這一次,他憋在心裡的情緒快要爆發,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本以為「噩夢」就此結束,誰料剛起來,支亞峰又讓他叼著手榴彈衝刺400米。他一邊跑,眼淚嘩嘩流個不停……

跑到300米的時候,全連已經帶走開飯。班長謝培亮吼住了他。空曠的操場上只有他們兩人。

「連長說,你是個好苗子,可以好好培養一下。」尹龍沒吭聲,但心中的情緒就像霧霾一樣,被這句話全部吹散。那一刻,他在心中發誓:「我一定要成為這裡最強的兵!」

從那以後,尹龍真正把蛟龍突擊隊當成鍛鑄自己的學校。

如今,尹龍早已用信念把自己和蛟龍突擊隊牢牢粘在了一起。環太軍演、中巴聯演、中沙聯演……每次與外軍同行打交道時,他都會這樣介紹自己:「我是蛟龍突擊隊這所學校畢業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新春走基層】鯉魚燈舞起嶺南古村的新希望(組圖)
《24小時》曝光親情劇照 許晴雙目含淚演繹母子親情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