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最全的胃鏡檢查注意事項,醫生說這八類人一定要做!

最全的胃鏡檢查注意事項,醫生說這八類人一定要做!

第一,胃鏡真的不幹凈嗎?

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質疑,網路上,更是有關於胃鏡衛生的種種謠言,大眾的普遍觀點是,檢查完畢後,胃鏡只是放在水裡洗一洗,然後擦乾了就會給下一個患者做。

事實是,檢查完畢後,胃鏡必須要進行嚴格消毒。

醫學上消毒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抑制病原體繁殖的方式,我們都知道胃鏡檢查,從口腔開始,依次通過食管,胃,最終到達十二指腸降段,整個檢查過程會持續10-30分鐘,檢查完畢後,唾液、消化液等都有可能黏附在胃鏡上,由於被檢者的某些疾病所致,這些體液中可能含有各種病原菌,所以檢查結束後的消毒自然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胃鏡消毒有著嚴格的國家標準,按照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範》要求,施行分鏡種消毒,每個鏡種都要有單獨的清洗消毒設備;針對肝炎等特殊感染者,使用專用內鏡和專門的清洗消毒設備,使用後嚴格按規範要求進行消毒,以確保患者的檢查安全。

胃鏡消毒的嚴格步驟為,胃鏡拔出床側清洗漏水測試初清洗酶洗沖洗浸泡消毒無菌水清洗及乾燥妥善保管。工作中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每日工作前,要求必須對當日使用的胃鏡再次進行消毒,要求浸泡消毒時間20分鐘以上,方能用於病人檢查。

經過嚴格的消毒後,胃鏡上的病原菌都會被殺滅,所以不會存在感染他人的情況。

另外,很多人也會擔心,胃鏡檢查會不會傳播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呢,其實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醫院在為患者進行檢查前,往往會完善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的檢查,碰到肝炎和艾滋病的患者,如果確實需要做胃鏡,也會使用專用胃鏡。而且到目前為止,國際上尚沒有因為接受胃鏡檢查而感染病毒性肝炎或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報道。

第二,做胃鏡風險真的很大嗎?

很多人不敢做胃鏡,原因就是他們對胃鏡感到恐懼,覺得做胃鏡風險很大。

胃鏡屬於侵入性檢查,因為它要深入到人體的消化道,所以風險是存在的,但我的觀點是,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完美的醫學,抗生素能夠治療細菌感染,可也會導致耐葯菌的產生,化療能夠殺死惡性腫瘤細胞,可也會殺死正常細胞,所以醫學是一把雙刃劍。

胃鏡檢查同樣如此,它的最大優勢就是發現上消化道的器質性病變,甚至是非常微小的病變,但是它也有可能導致消化道的黏膜損傷、出血甚至穿孔。

不過,這些風險發生的幾率是很低的,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胃鏡普及度非常高的國家,日本內鏡學會併發症對策委員會曾做過全國統計,發現胃鏡檢查併發症的發生率僅為0.012%,所以我們不能因為幾率很低的併發症風險就完全放棄這個檢查,就像患者曉雯,如果不做胃鏡檢查,醫生就無法更好地鑒別疾病,明確診斷。

說到這,很多人會問,醫生,難道一定要做胃鏡嗎,應該還有其他的檢查方式吧?

比如胃部增強CT或上消化道鋇餐?

雖然這些檢查對於鑒別疾病的確有所幫助,但它們卻存在很多局限性,特別是碰到實體腫塊,因為無法直視下活檢,所以也不能最終明確腫塊的病理類型,對於直徑小於1cm或是更微小的病變,它們更無法有效檢測到。但胃鏡卻可以做到這一切,實際上,現在的胃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它不單能夠用於診斷,還能用於治療,像消化道出血,胃息肉,早期食管癌或早期胃癌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胃鏡下的微創方式解決,避免了外科手術的創傷和痛苦。

第三,為什麼一定要做胃鏡?

醫生在安排胃鏡檢查前,都要做嚴格的風險評估,目前消化界的共識是,當患者出現某些不適癥狀,醫生檢查後懷疑上消化道有某種病變,或已確認上消化道病變的存在,為了治療或複查,這些都是胃鏡檢查的適應症。

事實上,現在胃鏡的普及越來越高,很多人並無特殊不適,他們以定期體檢為目的而選擇胃鏡檢查,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胃鏡是發現上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檢查設備。

我之前反覆說過,早癌往往沒有不適癥狀,CT等看似高端的檢查其實根本無法發現它,但是胃鏡卻可以辦到,這就是為什麼高危人群一定要做胃鏡的原因。

令人嘆息的是,我們國家的居民對於胃鏡檢查還存有一定誤解,相對於龐大的人口密度,願意接受胃鏡,甚至把胃鏡作為體檢項目的人其實是非常少的,眾所周知,我國又是胃癌的高發國家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說到這,再來看看日本,在日本,胃癌的發病率同樣很高,占癌症發病率的第一位,但是近些年,日本胃癌的死亡率卻一直持續降低,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胃鏡檢查的廣泛普及。

正因日本的不懈努力,使得他們早期胃癌的檢出率高達80%,而我們國家呢,早期胃癌的檢出率卻只有5%-10%,所以差距還是很大的。

第四,準備接受胃鏡檢查,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胃鏡檢查前需要進行傳染病的篩查,比如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艾滋病抗體、梅毒反應的血清檢查等,事實上,現在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很多醫院可能會針對性地選擇其中一種或兩種進行篩查,其中篩查最多的是乙肝表面抗原。

另外,為了更安全地檢查,也為了掌握全身情況,有時還需要驗血、驗尿、查心電圖等。

胃鏡常見的風險評估包括目前的身體狀況,有無藥物過敏史(特別是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藥物過敏史),有無胃鏡檢查的危險性疾病如高血壓、重症心臟病、腦血管病等,有無頸部及脊柱的高度變形而阻礙內鏡插入,有無妊娠等。

如果通過風險評估,醫生認為患者可以接受胃鏡檢查,那麼患者在檢查前日的晚飯要在晚上九點之前完成,此後禁止攝取一切食物,因為適當的水分(牛奶、果汁等能妨礙檢查的液體除外)攝入能防止脫水,所以限制食物的同時,最好不要限制水。

很多患者往往有高血壓、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他們每天可能都會堅持服藥,如果需要胃鏡檢查,常規服用的藥物不一定非得停止,但是預定活檢時,抗凝血葯、抗血小板葯等就需要提前停用,因為活檢會導致出血,而這些抗凝藥物有可能導致出血不止。一般華法林需暫時停用3-4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則需停用2日。

第五,胃鏡檢查真的痛苦嗎?

很多人認為胃鏡檢查非常痛苦,對檢查形成本能的恐懼和抗拒反應,那麼胃鏡檢查,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其實,很多消化科醫生都知道這種感覺,為了能體會到患者的痛苦和不適,他們往往以身試鏡,並且在無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接受胃鏡檢查。

只有以身試鏡,醫生才能更好地學會換位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病人、關心病人。

當然,我也曾接受過普通胃鏡檢查,我的感受是,胃鏡的確會有一定的不適,但這種不適並非劇烈的疼痛,主要還是噁心嘔吐帶來的不適。

如果內鏡醫生的技術嫻熟,動作輕柔,特別是溝通到位,那麼一旦患者沒那麼緊張,不適感也隨之減輕很多,相反,如果內鏡醫生技術一般,動作野蠻,態度惡劣,那麼不但會讓患者更加緊張,而且很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嚴重的併發症。

總的而言,胃鏡檢查會帶來一定不適,但是完全可以耐受。

第六,究竟哪些患者應該接受胃鏡檢查?

有消化道癥狀,如反酸、燒心、噯氣、呃逆、吞咽困難、上腹痛、腹脹、厭食、消化不良、消瘦等診斷不明確的患者,應該及時接受胃鏡檢查。

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持續糞便隱血陽性的患者,應該及時接受胃鏡檢查。

原因不明的缺鐵性貧血,應該及時接受胃鏡檢查。

有食管癌或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應該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抽煙酗酒、有不良飲食習慣,年齡超過40歲,應該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已經明確有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食管癌根治術後等食管疾病的患者,已經明確有胃息肉、胃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胃炎、胃癌根治術後等胃疾病的患者,應該定期接受胃鏡檢查,以便及時觀察癌前疾病,防止腫瘤複發。

長期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或糖皮質激素,也應該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吞食了細長尖銳的異物,異物導致消化道損傷的可能性極大或異物難以排出時,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一般需及時進行胃鏡檢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原創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30歲小伙吃火鍋喝兩斤白酒,入院就下了病危,妻子卻拒絕搶救!
誤吞魚刺卡喉了怎麼辦,常用的3種方法有可能會致命!

TAG:醫學原創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