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果殼隨想

2018果殼隨想

不知什麼時候起,寫文章開始變得婆婆媽媽。想寫一篇有深度又有溫度的總結,不造作,也不誇張,卻是改了又改,換了又換。就這樣2017果殼年度總結就寫成了2018果殼隨想。

2017年,看到了身邊的生離死別,見識了世界的日新月異,接受了自己內心沒有被馴服的野性,理解了瑣碎中的偉大。捲起袖管,操持果殼,起初,有那麼一點的害怕。不能說恐懼,恐懼就不會有行動,是害怕。害怕手忙腳亂,慌不擇路。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理解,如果什麼都不去做,我已經開始手忙腳亂。

我知道自己不是聰明人,更知道教書,不是百米衝刺。每一個走進果殼的家長,我都會一遍遍地強調,讓孩子慢慢來。有什麼著急呢?十二歲時,課堂上,老師講到的勾股定理,到了三十幾歲的我,才剛剛感受到,原來如此的神奇!當熟視無睹的勾三股四弦五一遍遍被重複,這樣的感受就越來越強烈!原來數學這樣美,美得令人驚訝!安安靜靜,洗盡鉛華。就像是又一場令人痴迷的愛戀!我想把我看見的,感受到的,讓孩子們也看到!數學既是科學王后,又是童年玩伴!他不是行駛在題海中的堅甲戰艦,而是有血有肉的隨行智者!他不是高不可攀的魅影神靈,而是朝霞中的露水傍晚清新的風!這是果殼產生的原因,也是果殼堅持的動力。所以,2017年的後半段,我開始收起暑假裡的「壞」脾氣,盡量做到課堂上的理直氣平。當老師久了,需要不停地提醒自己:不可以自己為是,要尊重所有遇見的人,敬畏自己所有的慾望,可以得到的,或者不能得到的。

叔本華說:倘若一個人著眼於整體而非一己的命運,他的行為就會更像一個智者而非一個受難者了。2017年的下半年到新年之前,我的狀態還是好的。就像《伊斯特蘭之旅》中唐望的教誨:要提醒自己,死亡就在你的右邊。雖然,這本書沒有看得特別明白,但是,仍然會被其中的句子打動。理性的深刻,都是隨和的。如果讓今天的我來總結這一年的收穫,關鍵詞是:清醒。清醒所有的外在評價都是自己的錯覺,清醒所有的緣於生活的咬嚙並不都是疼痛,清醒沒有所謂的山高水長,清醒現在永遠重於過往和未來。如果讓今天的我形容過去十年的生活,大概可以這樣概括:閉關六年,闖蕩兩年,喚醒一年,明確方向一年。修鍊六年,沒有任何交際,所有的生活簡化成了兩件事:做題教書和養孩子。好像,無數次地不堪重負,無數次的咬牙堅持。抽離出來看,那樣的六年,動蕩不安,與世隔絕,卻是與自己心靈最契合的六年。江湖上的兩年,時常會一遍遍的向別人贅述自己的生活,現在想來,有點蠢,既自戀又膽怯。還好,只有兩年,不太漂亮和得體的兩年,自己不滿意的兩年,收穫了自己的荒唐,卻也叫醒了自己。喚醒自己的這一年,用了很多被動接受的方法,讀書,思考,讀書,思考,「思而不學則殆。」孔夫子教訓的很對!知行合一,人,才能夠真正的成長。看著簡單而瑣碎的事情,都有自己複雜的原理和規律,所以,我跺腳咬牙,擼起袖子,果殼就這樣來了。

如果問我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我覺得是認同。無論,家長們會多麼認同我的情懷,最後都是一個「但是」,把所有的「巧言令色」一筆勾銷。這個社會好像在要求我們把孩子的思維機械化,卻把手機程序做的越來越人性化,真的要冷靜清醒的想一想,是教育的錯,社會的錯,還是我們自己的要求?一個機構的小測試,就能反映孩子的水平?鬼知道,那些題目從哪裡來的,有多少王牌必殺題真正的對孩子有幫助?是誰在順應商業的推動呢?幕後的推手真的與我們沒有關係?我沒有足夠的智慧解答這樣的問題,但是我願意,試試,輕輕淺淺的告訴孩子,沒有什麼可怕的,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就是知識,沒有金錢耀眼,沒有權利貴重,但是他可以讓你在布滿迷霧的生活中找到出口,在所有的人都灰頭土臉疲於奔命時,讓你在人群中微微發亮。數學是一門重思考與理解,重嚴格的訓練,充滿創造性的科學,只有掌握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實質,才能由不多的幾個公式演繹出千變萬化的生動結論,顯示出無窮無盡的威力。想想看,思考,理解,訓練,我們是不是只留下了嚴格又嚴格的訓練,理解和思考是難點,訓練相較於這兩者容易操作,短期見效,但是沒有深入地理解,獨立的思考,機械地訓練又有什麼意義呢?訓練的到底是什麼呢?所以,等等孩子啊,慢慢地思考,快快地行動!

克服自己的軟弱,我把文章放到公眾號上,希望對自己也是提醒,切莫忘卻起航的意義,航行的方向,切莫為微小的風浪左右,我要做的事情瑣碎而漫長,重不重要,我還無法評判,所以也請允許自己慢慢前行!還好,這樣老下去,歲月就真的可以沒有辜負了吧?

2018,你好!2018,果殼續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數學 的精彩文章:

TAG:果殼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