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在該「空巢」的年紀談抱團

不要在該「空巢」的年紀談抱團

90後的空巢老阿姨們,又火了一把,這次是在過年期間,以相同的姿勢,翹著二郎腿、喝著茶水、看點新聞,不是從報紙看,就是從手機看。

這個二郎腿姿勢,很是標準啊~

一狗一報一棉拖~

我彷彿看到了佛系在召喚~

問題是都回老家了,無非就是回家一個人待著,怎麼就成空巢青年了呢?哦因為此刻,他們很孤獨。

「空巢」,總被形容為孤獨

孤獨,常被用來形容空巢青年,真正的空巢青年是這樣的。他們離開家鄉獨自在大城市打拚、一個人租房、一個人做飯,甚至一個人搬家......

因為一個人,所以更容易感到孤獨,網友們這麼形容自己的空巢生活:

「千萬不要午睡,因為等你傍晚醒來時,看著窗外緩緩下沉的夕陽,會有一種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

「從來不會自己做飯,因為一個人做、一個人吃太孤單;平日里最怕生病,因為要一個人去醫院,特別是動手術,需要家人簽字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

「晚上失眠睡不著,卻不敢喝安眠藥,怕一睡不醒都沒個人知道......孤獨得像條狗,但其實連狗都養不起。」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原來空巢還可以這麼文藝)

去年,某權威機構的數據顯示,這樣的空巢青年在國內,大約有5000萬人,比韓國目前的總人口5125萬,沒差多少。

人數雖然多,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用這樣喪喪的詞語,來形容奮鬥中的人,是不是略顯悲憫呢?

就好像前些年的蟻族和北漂這樣的詞語,聽起來就讓人感覺,在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一定都過得凄苦伶仃。

誰又能知道,有多少當年被形容為蟻族和北漂的人,早已經在城市站穩腳跟了呢?

所謂的空巢青年,一般都是30歲以內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很多都受過高等教育。有的大學畢業,就孤身來到大城市奮鬥。

所以,這些年輕人,一定程度上,會更重視事業發展和自我實現。

暫時的「空巢」,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青青認識一位在某TOP3的視頻網站工作的運營主管璇子,璇子從河北某所一本院校畢業後,進入電視台做微博運營,後來進入BAT中的一家做社區運營,再後來去了BAT中的另一家做產品經理。小有成就的她,最終被現在的視頻網站挖走做運營主管。

這姑娘就是長期自己住,也不太想談戀愛的事,因為足夠有錢,想去哪兒旅遊,從來都是說走就走,愛豆在日本開演唱會,她一個周末就可以飛過去,親自支持愛豆。28歲就靠自己,在北京買了房。

是的,這一切都有代價,如果按照對空巢青年的定義,那她是一個十足的空巢青年。跨年只能和閨蜜去酒吧喝酒,家裡裝修,只能在單位遠程收快遞。

周圍朋友一開始,都很著急她怎麼就不找對象呢?後來發現,她是根本就不怎麼想這事兒。勸著勸著,大家也就不勸她了。

最近一次見她是2017年末,見面說了很多話,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說的那句「我今年是公司的優秀員工」。

當天我們本來是排練節目,大家都排練完各回各家,就她還得跨越半個北京,趕去人民大學,上工商管理的研究生課程。

不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一樣,有的人就是熱衷工作,並願意為此暫時推一推談戀愛的事情。

青青的發小叫小雲,十幾歲初中畢業後,就去深圳打拚,最初是工廠女工,在上個了平面設計培訓班後,留在了這家培訓班做平面設計的培訓師(沒錯,就是這麼勵志)。

後來到深圳,繼續做平面設計,遇見老公後,結婚成家生子。懷孕離職前,她還順利地進了一家外企。

去年,26歲的小雲,在最好的年紀當了媽。她從剛成家時,就催我趕緊找對象結婚,還老是調侃說「我還沒去過北京呢?你也趕快結婚,我好去趟帝都啊」。

隔著屏幕的我,笑而不答。且不說每個人遇到合適的人的時間都不一樣,青青也不止一次遇到,剛成家的親友,總是勸著身邊的單身青年們,也趕緊像他們一樣成家,好像這樣就是一個陣營的人似的。

去年上了一個學習班,班裡同學的年齡跨度,從60後到90後,各行各業的都有。印象最深的是班裡的幾位單身女生。

其中有位叫璐璐,名牌大學哲學碩士畢業,畢業後到某著名出版社,33歲,管著一個團隊。喜歡看書,曾在2017的一個大雪天,關上手機,看完星巴克創始人的自傳。

平時的她,總是留著齊耳波波頭,幹練的樣子呼之欲出。同齡人都比較恨嫁了,她卻過得悠哉樂哉,看喜歡的書,想喜歡的哲學問題,和閨蜜在周末看喜歡的電影......

這樣的空巢生活,有工作、有成就感、有旅遊、有愛好,哪裡孤獨了?

空不空巢,都會感到孤獨

孤獨,只是一種感覺,就好像人類總會有各種情緒一樣,它是不可能被人類完全擺脫的,即便是有配偶有孩子,心不在一起,也會生出孤獨感。

《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有一段台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空巢青年的暫時性孤獨是難免的,而抗拒又是無用的。中國處在城市化的經濟轉型期,農村人口逐年在減少,那就意味著,更多農村和小城市的年輕人,都會扎推到大城市發展。

而在事業沒有穩定前,暫時的一個人的打拚狀態,也是向更好生活的過渡期,正如知乎網友@DK瑋,在看到「如何看待空巢青年時」這個問題時的吃驚式回答,「啊?還有這種稱呼,我一直將自己看作『在大城市的戰鬥者』。」

願你的大城市一人打拚生活,可以是這樣的,「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勤奮拼搏在辦公室、看書澆花養寵物,享受到不行。而你的努力,也會吸引到和你一樣努力的人」。

再說了,年輕時不奮鬥,何時奮鬥?奮鬥時不孤獨,何時孤獨?真正奮鬥的年輕人,總是一個人泡圖書館,也時常一個人加班趕進度,不然怎麼能專心呢?至於抱團奮鬥,就留給幾十年後的廣場舞吧。

*部分圖:南山的攝影(ID:nathan-photo)

喜歡本文,請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青FM 的精彩文章:

寒假在家的生活,最怕……
因為養了只青蛙,突然理解了爸媽

TAG:青青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