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國女人因金髮碧眼,被40萬德軍實施人種計劃,生下1萬多個孩子

此國女人因金髮碧眼,被40萬德軍實施人種計劃,生下1萬多個孩子

戰爭是需要人的,尤其是需要荷槍的男人的。一戰使德國失去了180萬人。1933年,希特勒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後,在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的同時,為了使德國人口增長,鼓勵婦女生育並留在家。為此,納粹提出「每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進程就是選擇配偶」,「假如你有生育能力,你則不應該過獨身生活」,「結婚的意義在於生殖和養育後代」。納粹的「婦女理論家」奧古斯·特邁爾指出,婦女返回家庭的目的是受孕生子。

瑪格達·戈培爾(1901年11月11日-1945年5月1日)納粹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的妻子。她是納粹黨的重要成員,希特勒的親密盟友和政治上的支持者。她也是一個受過上流社會教育、堪稱高雅、文靜的貴婦人,長得體態窈窕,姿情嬌媚,金髮、高大,雖說在嫁給約瑟夫·戈培爾前有過一次婚姻,但依然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女人。由此,她成為官方推廣的德國婦女氣質的理想。她的丈夫對此發表了見解:「婦女的使命是變得美麗,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這絕對不是聽上去那樣粗俗和不時髦的話。雌鳥為雄鳥打扮自己,為雄鳥孵蛋,作為交換,雄鳥為她尋找食物、提供保護、驅趕來犯之敵。」

在這種輿論造勢的鼓動下,納粹出台了實質性的政策獎勵政策:首先是國家以證書形式向每對夫婦發放1000馬克婚姻貸款用來購買傢具和居住物資。同時,對低收入的多子女家庭給予經濟上的資助,包括發放多子女生活補貼、提供多子女教育津貼、減免多子女家庭稅收、為孕婦和嬰兒提供社會救濟和幫助等。在這二者的基礎上,納粹還為多生多育的母親頒發《德意志多子女母親榮譽證書》和勳章,證書封面上醒目地標出「世界上最美好的名字是母親」,「保護德意志母親是每一位德意志同胞的祟高義務」,對生育4一5個孩子的婦女授銅質十字架勳章、生育6一7個孩子的婦女授銀質十字架勳章、生育8個或更多孩子的婦女授金質十字架勳章。

然而,這並非針對所有人,希特勒是個瘋狂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結婚和生育「必須保持其純潔」,還要淘汰所謂的「無生存價值的生命」,其中包括「全部低劣者和與被理想化的雅利安人相反的深膚色人,遺傳病患者、懦弱、不合群、無能、卑賤、非本族的人」。為此,從1935年起,納粹德國開始推行罪惡的生命之源人種繁殖計劃,企圖通過此計劃實現人種凈化,最終達到雅利安人對世界的統治。

生命之源計划出自於海因里希·希姆萊之手,他深得希特勒的信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希姆萊授意下,那些所謂的黨衛軍精英便選擇與金髮碧眼的婦女發生性關係,為「元首」創造優秀人種,目的是防止未來世界被納粹所稱的「劣等民族」主宰。同時,希姆萊的心中還有一個夢想,即德國不久即將擁有更廣袤的疆土,德國需要更多的人口去佔領這些地方,而這些人必須是符合人種標準的戰士———健康、白種、非猶太人,最好是日耳曼人。

二戰爆發後,德國人數銳減,出生率也降低很多,眼看德國人口越來越少了,希萊姆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生命之源計劃。當時的德國女性未婚先孕還不被主流社會接受,認為這是一種恥辱。為了方便計劃的實施,希萊姆在全國建立了很多秘密地點,單身孕婦在那裡會受到優質的產前服務,那裡因此被稱之為是「生命之源花園」。

因為待遇優越、獎勵豐厚,被照顧得體貼入微,無數血脈純凈的女人都在「生命之源花園」等待懷孕。她們在這裡會被當成「公主」,不需要交任何費用,只需提供自己的父輩、祖輩是健康的日耳曼人的血脈信息。希萊姆要求她們解放的思想、為「元首和民族」而生育的同時,希望她們在「生命之源花園」不斷妊娠,以此來保證國家人口的出生率,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日耳曼族精英。

《德國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一書詳細講述了生命之源計劃。作者克斯特說,「他們(納粹)利用社會的道德漏洞,利用為這些未婚先孕的婦女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服務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社會目的」。同時,這一計劃切合了納粹創造所謂的優等民族的理想。由於在「生命之源家園」的孕婦絕大多數是未婚先孕的婦女,當局破例同意她們匿名,而她們的孩子也不會在官方文件上登記,這讓許多孩子在以後變得沒有「出處」。

今天,人們雖然不知道這些沒有「出處」孩子的數目,因為在二戰末期,德國納粹投降前,將所有關於「生命之源」計劃的資料都被銷毀了,但人們知道的是在此政策的鼓舞下,德國人口從1933年的0.66030億人增加為1939年的0.69460億人。

當然,生命之源計劃還不止於此。

1940年4月9日凌晨,納粹德國對挪威不宣而戰,以50餘艘艦艇約1萬名官兵向挪威南起首都奧斯陸,北至納爾維克的主要港口,同時發起突然襲擊,很快佔領挪威,哈康國王及其政府流亡英國。當時,挪威有300萬人口,但卻有40萬德軍駐紮在那裡。這一方面是因為挪威戰略地位的重要,另一方面在於挪威人非常接近納粹雅利安人種的標準,都是金髮碧眼。因此,希姆萊大力鼓勵德國人和挪威人進行混合「生產」孩子。挪威也成為納粹實施這一計劃的核心地區之一。

希姆萊在挪威建立起了10個產婦家園,進一步實施所謂的生命之源計劃。戰後,一些在「家園」分娩的挪威媽媽和這些孩子的噩夢便開始了。克斯特說,在挪威許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儘管他們的童年並未因為父親的離去而變得悲慘無比,但是隨著他們逐漸長大,開始愈加感受到別人對他們的厭惡和憎恨。他在《德國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傑爾德·費雷舍是這一聯盟的財務部出納。她的母親1941年和一名德國士兵墜入「愛河」,一年後便在一個生命之源家園生下了費雷舍。戰爭結束後,費雷舍的父親隨部隊撤出了挪威。7歲時,費雷舍進入學校,從那時起她開始明白挪威社會是如此痛恨德國人以及任何與德國人有關的事情,包括他們的孩子。

「在學校里,我第一次被人罵作『德國妓女』,我當時甚至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費雷舍憤憤不平地說道,「我的母親曾經和我談論過我的父親,但其他母親甚至從不願意承認這件事情。我們是她們的恥辱。」

這就是希姆萊罪惡的生命之源計劃,雖未能為納粹培養出金髮碧眼的戰士,最終在荒謬的「社會改造試驗」走向了必然的失敗,但卻為人類社會留下了深深的傷害。根據挪威當局的資料,納粹佔領挪威期間,因為生命之源計劃留下了大約1.2萬名孩子,他們的父親絕大多數是當時駐紮在挪威的德國士兵,其中有約8000人來自於設立在挪威的「生命之源家園」。(文/路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生 的精彩文章:

今伊犁草原,仍有哈薩克族稱江蘇人為「舅舅家的人」只因此女子
孫殿英盜清東陵語出驚人,對乾隆說:「死都死了,幹嗎還把自己裝得這麼有文化!」

TAG: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