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評價馮小剛飯局後讓芳華女主隨陳道明鋼琴跳舞助興的事件?

如何評價馮小剛飯局後讓芳華女主隨陳道明鋼琴跳舞助興的事件?

這段時間日理萬機,今天無意中看到這個事情,還是上來說一下,畢竟利益相關。

這種場合,各色人等的表現倒是符合了各自一脈相承的言行特點,這個流出視頻暗中觀察的視角確實讓大家一窺目前中國最具權力年齡段(50後~60後)精英的真實做派,雖然只是文藝圈的精英,和商圈&政圈還有一定距離,但也很值得玩味一番。

而很多人以非精英的平民聖母&精利視角去揣測,在我看來不過是只見浮雲,不見泰山罷了。

先看陳道明,政治正確、儒雅不油膩,德藝雙馨的人設典範。不用說,妥妥的西化精英,早年博朗剃鬚刀打入中國市場,就看中了陳的精英屬性,讓其代言,那時候還是7系,陳道明疏了一個油頭,彷彿穿越回了《圍城》時期的方鴻漸,很洋派,很有買辦階層的號召力。不過去年博朗為了讓用戶群年齡下沉,讓《芳華》的劉峰代言,去年末黃軒的博朗9系硬廣不斷在知乎霸屏。

陳道明的西化從他的愛好可以看出來,打高爾夫,愛開路虎攬勝,收藏洋酒,都是很厲害的水平。讓我失望的是他戒煙貌似又失敗了,夾著一根中號雪茄,但是也有可能是戒煙Cheat Day,不過這不重要了,因為他這次鋼琴太加分了。此前不知道他會彈鋼琴,這次秀了一把,前面的《春節序曲》段落,後面的《絨花》,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曲風,基本上都算信手拈來,比我這個水貨鋼琴八級考級黨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陳道明的這種西化里也還是保留著一種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脊樑。陳的父輩都是民國到建國初期的高知,當年是希望他能當醫生或者教授的,可是終究不可預料,陳走上了演藝道路,儘管如此他也還是帶著一種對藝術尊重,而不是單純的討口飯吃。

去年某電視節目上,陳道明的發飆讓很多人覺得他是一股清流,真的混到這個份上,還能夠對傳統藝術保留著一種保護的義務,用一種悲切的語氣吶喊:你們真的懂什麼是真正的傳統鼓藝術嗎?我當年在天津人藝....

苗苗的經歷陳道明也是清楚的,不是那些辣雞流量明星能比的,是根正苗紅的傳統藝術接班人。

最典型的就是擼含,吳憶煩,三小孩之流,啥下九流的商業包裝,浮躁至極,何小萍當年可是經歷長時間精英藝術教育培養的。

北京舞蹈學院2005年左右搞了一個敦煌舞班,做的工作類似於甲骨文解密之類的兼具科研和文物搶救,17歲的苗苗當年是敦煌舞班第一期的領舞:

這個紀錄片想必各位還有點印象,當年也就是驚鴻一瞥,眉眼之間比現在更加純凈。

當然作為後來中政歌舞團的台柱子,古典舞、民族舞、芭蕾,這個自然都是樣樣精通咯。

藝術圈子裡面,有一條鄙視鏈:

底層的自然就是喊麥啊,城鄉結合部的啥鄉村重金屬啊,網路口水歌之類的。

次底層的就是針對廣大城市屌絲的流量明星了,除了前面的擼含,無憶煩,三小孩,迪什麼熱扒,還有些我叫不上名字韓國明星(抱歉本精英只聽說過《大長今》,別的一概不知道),

中層就是二次元日劇和美劇英劇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一類,擁有173身高卻情願虛報的新痕潔衣,紙牌屋之類的,這一類本精英尚可以接受,畢竟還是傳播了一點有意思的價值觀,雖然《絕望的主婦》之類的逼格不過也就是美國中產階級語境,但多少還是保本的,紙牌屋么,算是YY的上流社會了,還算可以。類似《芳華》《頤和園》《讓子彈飛》之類的高逼格國產片也可以列入此類。

中上層以鋼琴、話劇、舞蹈、京劇、黃梅戲為代表的主流傳統藝術形式:有些剛上位的女盲流子,擺脫身份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搞一套高定的露溝小禮服,在北上的音樂會&話劇&鋼琴獨奏上正襟危做,嘴角抹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才是墜好的。

注意中上層的鋼琴,裡面學問很大,很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理查德克萊德曼,精英式的審美是嗤之以鼻的,在高規格的場合,應當盡量避免讓旁人知道你在聽這類為了迎合大眾品味而出的商業鋼琴曲。

上層的暫時不介紹了。

切記,任何嚴格分類都是非精英的行為,譬如底層的或許比次底層更容易翻身,擼含,無憶煩在西方或者東洋的審美來看不過就是個東施效顰的產物,類似於一個黑人唱京劇,唱包公再想終究還是個黑人,但好歹中國人沒有種族歧視,你想想如果我們有種族歧視會怎麼看待?但是鄉村重金屬則往往會成為逆襲的經典,譬如《愛情買賣》、《滑板鞋》之類的。

扯遠了,所以說苗苗在藝術的逼格上是降維攻擊娛樂圈的這些小婊砸,可惜啊,市場的溢價從來不看逼格高低,而是看你洗腦的屌絲和非精英的數量,因此中上層的鋼琴家、舞蹈演員的待遇永遠無法和中下層的流量明星相提並論。

苗苗的人生規劃本來是想在總政歌舞團跳一輩子舞的,但是因為傷病不得不告別舞台。這裡提一個內幕,當年的那一批,也就是08~09年總政歌舞團的黃金一代,苗苗的傷病算是來得最輕也是最晚的,中國的舉國體制,除了體制本身,所有的人,包括上層都是可以犧牲的,就更不用說這些工兵了。姚明如果出生在美國,現在估計還沒有退役,但是作為體制的殘酷之處在於:資本主義是榨取你的剩餘價值,這個過程你是不情願的,而體制則是讓你心甘情願的奉獻甚至犧牲。當然,我本人對此並不反對,而是敬畏。

也正是這個體制,催生了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多的藝術作品。雖然對《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沒有什麼共鳴,每當《紅旗頌》間奏響起的時候,我腎上腺素加劇,彷彿看到一輪紅日在井岡山冉冉升起,一支破敗卻鬥志昂揚的隊伍向西進發....而當那熟悉的高潮來臨的時候,我感到一種巨大的成就感。《江山》的軍樂版更是洗腦循環無數遍。當然,還有《沂蒙頌》(推薦芳華版的)、《哀樂》、《英雄讚歌》。

《鐵道游擊隊》是苗苗在總政歌舞團時期最為輝煌的作品,我曾經無數次回看她的表演的內部錄影帶,感覺真的是用生命在跳舞,和她配舞的那個覃江巍曾經因為高強度高危險和高密度的演出重傷好幾次,曾經一度半身不遂。

陳道明呢?顯然是有品位的,作為一個常年續費海南某高端高爾夫球俱樂部,鋼琴信手拈來的精英,看著流落到民間的本來應該養在藝術宮殿里的還珠格格,道明叔本能的,只是想維護一下傳統藝術的最後一點尊嚴畢竟作為一個總政歌舞團曾經的台柱子,苗苗的舞蹈應該是在一個相對正式的,適宜的場合,而不是在這樣一群喝醉了酒的人面前,以非正式的方式,在場地狹小的環境,以及舞蹈鞋沒帶的情況下來表演。

尤其是某人的一句話徹底激怒了陳道明:嗨,不方便跳,比劃比劃也行啊。

這句話在陳道明看來其實很嚴重。

本身讓一個舞蹈演員在不適宜的場面跳舞已經不太妥帖,而這句話的眼下之意則更為冒犯:反正我也不懂舞蹈,跳的好跳的差就那樣吧,隨意就行。這已經不是沒有藝術品味了,前者是穿著大褲衩,拖鞋,磕著開心果坐在朗朗鋼琴演奏會的第一排,一邊噼里啪啦地吃,一邊抖腿,一邊沉浸在鋼琴的旋律中,雖然形式不尊重,但是做到了內在尊重;而這句話表現的態度,則更像是坐在朗朗鋼琴演奏會的第一排旁若無人地用iPad看著吳憶煩的直播了。

所以陳道明直接站起來了,爆了粗口:你TM沒看過跳舞是嗎?!

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書讀了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你就應該明白,社交場合一個人的言行會根據情況弱化或者掩飾自己的情緒,所以陳道明忽然站起來,第一反應的表情是憤怒(大家可以仔細看),但是不愧是演員,反應神速,他爆出粗口之後的第二反應已經是半開玩笑的樣子了,所以二者雖然對立衝突但是並不矛盾。

以上是陳道明對於藝術尊嚴的維護。

除此之外當然也有西化的對尊重的層面,這個也是其中的一個要素。陳道明的妻子,大家都懂的,我個人挺欣賞這樣的家庭,夫妻倆都屬於比較有現代人文廣懷的那一類,甚至可以為自己內心的堅守而去做一些不那麼圓滑的事情,所謂夫妻的志同道合,大抵如此。影視圈的很多夫妻,什麼孫儷鄧超啊,什麼何潔和那誰誰,包括內增虛報明和安吉拉被逼夫婦,真的沒啥逼格可言。只是明星的身份作祟,內核真的就是普通人。比如孫儷鄧超就是白領的升級版;何潔的那個流出的夫妻撕逼音頻,讓我感覺她就是一個家庭婦女被一個雞賊男給騙了的畫風;黃曉明和安吉拉被逼就是個紙醉金迷的那種經常混夜店,喜歡搞些不土不洋奢侈品,又特別喜歡秀恩愛的那種。

相對逼格高點的前王菲夫婦吧,這兩個人長的就很上流社會氣質,慈善也確實很漲逼格。但是也比不上陳道明夫婦的。

再說馮小剛。

小鋼炮這兩年上網不少,微博上的做派和其他人不一樣,其他名人都TM一副高冷裝逼風,在評論區選擇性回復圈內人,而馮小剛則一向深入群眾、體察民情,在微博上和網友互動頻繁。

作為一個比較接地氣的導演,他和婁燁,賈樟柯、王小帥之類的還不太一樣,他媽的自己好歹也是文藝青年出身,半路出家乾的商業電影,為啥就不能賺口碑呢?

但是《唐山大地震》和《1942》之後,網友們卻對他的轉型努力不買賬,奚落嘲笑之,這讓他極度惱火,公開表示:「有一幫人、尤其什麼豆瓣上的,都些大尾巴狼,假裝懂電影,狗屁!還在那還說什麼他的鏡頭蒙太奇,你們知道什麼是蒙太奇呀?」

話雖這麼說,豆瓣網友您也別太特么認真,我去年12月點映之後跟一個豆瓣大V聊起《芳華》,推薦她去看,她一臉嫌棄:馮小剛拍的?不看!

不過,這次的《芳華》,豆瓣網友還是給力的,即便有些舊仇作梗,但是評分還是能轟到7.9分的高分,進入了去年國產電影的Top5之列,要知道國產電影在豆瓣7.0就算保本了。這部《芳華》某種程度上,算是一個翻身仗,算是了卻了馮小剛的一個人生大目標吧,考慮到之前被撤檔的一波三折,這部電影應該是他目前自己內心中分量最重的。

而這部電影的成功,很多人都功不可沒,比如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攝影師羅攀,斯康維一直在身上,大量的跟拍鏡頭無論是文工團開頭的驚艷舞蹈還是很遺憾的被剪掉的何小萍高原舞蹈都頗見其高超的水準。音樂作者趙麟,這個也是牛逼,國產電影的一大短板就是音樂,你看好的外國電影,原聲大碟不亞於音樂專輯,觀賞性很高,比如《諜影重重》系列的配樂和剪輯都是最頂級的。這次《芳華》的音樂也發King阿梅zing~

但是這些人都功成名就了,唯一比較尷尬的就是何小萍了,蕭穗子93年的,比她小5歲,已經簽約華誼,苗苗今年30歲了,還是個影壇新人,拍完《芳華》之後就進入了彷徨的階段,沒接到什麼高逼格的電影,而是幾部上面說的受眾比較低級的青春劇,苗苗其實最早是在拍電視劇的時候認識的徐帆,繼而認識的馮小剛。很多人說,苗苗和徐帆年輕時長得很像,這個不是她入選的最重要因素,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但也確實讓她們有一家人的感覺。

按年齡的輩分算是適齡的一家三口

馮小剛這個人其實挺不錯的,《老炮兒》裡面算是本色出演,特仁義,這麼好的演員,埋沒了太可惜了,況且還幫了自己打了這麼個翻身仗,所以趁著春節帶著她多走動走動,基本上是當半個女兒來看了。

北京這老一輩人有個特點,就是真把你當自家人,和你說話就沒必要端著,比如讓苗苗跳舞露一手,那感覺其實就和春節你爸媽讓英專的你來一段同聲傳譯CCTV9的英語新聞一樣,難道還要說:何小萍啊,大過年的,要不要給大家表演一個舞蹈啊。

這個不是一個50後權勢老北京的說話姿態,所以非常簡單粗暴地說:把鞋脫了,來一段兒。

商量的語氣只會在非權貴的低層男生畫風裡出現,當你的階層到了一定的程度,命令式的祈使句在語言比例中會逐步佔到比較高的位置。

談不上尊重不尊重,如果你把尊重女性放在嘴邊,就說明你自身認同了男權的淫威,苗苗如果是個男的,你還會覺得這個是物化女性的助興行為嗎?

女權都是偽命題,在腦力勞動佔據社會制高點的今天,關心女權只有一個可能性:你混得不夠好。

我在其他平台上當某類大V的時候,經常會有些非精英的女生像我抱怨,什麼性別歧視,男女不平等之類的,無外乎來自職場或者家庭。

其實中國現在男女不平等到了一定階層是不存在的,不需要你混得太好,權貴級別的精英還是免了,至少在清華姚班,點名強調女生優先;500強的公司,很多崗位女性也有性別優勢。

到了一定階層,存在的只有階層不平等,男女的性別化差異是模糊的。

記得某次宴席上,有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愛好敬酒,我暗中觀察了一番,有幾個25左右剛進機關沒幾年的女生裝雞巴矜持,說自己不會喝酒。該權貴根本不買賬,吼啊,你不是不會喝酒嗎,那我就端著酒杯,啥也不說,看著你,最後那幾個女生全部肛不過,全都站起來了,一個個乖乖地給市委書記敬酒,50多度飛天茅台,滿滿一杯,剛喝下去,臉就紅了,眼淚都出來了,市委書記滿意地笑了,自己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跟她們亮了一下。

當時我能感受到的,並非是女權受侵犯云云,而是權力的服從和性別的模糊。在《芳華》中,何小萍是不能把自己當成女人的,她需要和男人一樣去戰鬥,女人是見不得血腥和殘酷的。

所以但凡和權力有些沾邊的,就多少和專制服從相近,和尊重平等疏離。個人覺得,這樣的場景苗苗並不會太介意,前面說了,在服從最為盛行的環境她都呆了那麼久,讓你脫個鞋跳個舞你還BB?你把文工團女演員的承受力想的太差了。

光著腳丫在在豪華別墅的地暖的地磚上跳舞算啥?聖母這就心疼了?這才哪兒到哪兒啊?你太低估了一個曾經女軍人的服從性和克服困難的勇氣,畢竟苗苗有在急性闌尾炎還不開刀堅持演出的義舉。

馮小剛也是部隊出身,所以有這樣的做法並不奇怪,和自己相同出身的苗苗,兩人應該說在這方面是有一個默契的——這種默契我姑且杜撰一個概念叫做「底線的知悉程度」。

舉個例子,某個女生非常抖M,然後她的男友或者女友投其所好,在日常交往過程中,會採取一些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她,無意中被外人窺見,難免要批判一番,其實忽略了他們倆存在著這樣的默契。

再比如,某領導有過上山下鄉的經歷,村幹部於是就採取一些他年輕時熟悉的套路來款待他,比如邀請他上炕去坐,再讓大娘蒸幾個西北特色高粱饃供他憶苦思甜這是墜好的。

但如果遇到一個生在京城,長在人大附,從沒有見識過鄉野的領導,你這麼做就不合時宜了,除非他自己主動體察民情,體驗農家樂,否則不要亂幾把搞。

這種是人際交往的準則,同樣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大學的女生寢室,有眼力見的妹子能夠一眼看出室友們來自哪個階層,有怎樣的成長背景,然後看人說人話,看鬼說鬼話。有些人話,你對鬼說,那麼後果就會很嚴重。

馮小剛讓苗苗把鞋脫了之所以會受到很多人的非議,是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此二人有著共同的部隊背景,以及由此衍生的相處方式,你覺得不妥的,是因為你沒有經歷過而已。

至於助興這個說法,固然有這個意思,但同樣和女權無關。部隊里這種「來一個來一個」的活動,算是斯通見慣的,為什麼大家要用不太乾淨的東西強加在上面?真的不是很懂。

何況,馮小剛讓苗苗跳舞其實有幾層意思:

1.我選她當女主角真不是潛規則,她確實是實至名歸,這舞蹈功力在這擺著呢。

2.我很感謝苗苗,也很感謝大家的資瓷,話不多說,跳個舞表達下謝意吧

5.苗苗這個演員很棒,就是入行有點晚,30歲了,還是一張白紙,這次帶來給大家獻醜也是混個臉熟,諸位都是大佬,看在我馮小剛的面子上,以後要是什麼機會,可以給幫忙留意著,必要的時候引薦一下,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我們作為老一輩人,有責任挖掘優秀的新人,更有責任推新人一把,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如今娛樂圈都講IP,不是這個P,就是那個P,烏煙瘴氣的,這種純凈的演員,應該多給她一些好的機會。

馮小剛也算是實在人,苗苗的處境確實有點像電影里何小萍的處境,如果不能在剛紅的階段持續提供機會,則有可能很快被孤立,漸漸消沉下去。

網上的人,要麼是非精英的過度解讀,要麼是別有用心地潑髒水,動不動就TM油膩中年男,酒後醜態,合著你很高貴,春節這幾天飯局見的都是高端人士?見到的所有中年人,包括你爸,你大爺,你二舅姥姥都是像陳道明這樣身材精瘦,衣品時尚,毫無啤酒肚的品質中年男???

真要如此精英,相信你也會像我一樣看透表象,而不是和烏合之眾一樣隨波逐流了~

綜上,無論是陳道明還是馮小剛,他們體現的其實是中國精英階層的不同側面,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作為兩種不同的呈現方式。

而作為非精英的大多數,任何基於自身價值和匱乏生活經驗的指責和批判都止增笑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O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TAG:IPO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