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月初五吃餃子,你知道這緣由么?

正月初五吃餃子,你知道這緣由么?

過年的時候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尤其在吃的方面更多了,在民間,大年初五叫做「破五」。那麼你知道在「破五」這天,我們要吃什麼呢?

民間諺語說了: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這裡的「捏上小人嘴」就是吃餃子。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以圖吉利。

那麼,吃「破五」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呢?

初五稱「破五」是「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人們的生活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態了。 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春節禁忌,比如不得用生米做飯、不能做衛生、不能動針線、不能打碎東西,不能殺生等,一些比較細心的,還會將針呀、剪呀、錐呀什麼的全部收拾起來。但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稱此日為「破五」。

「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避邪破災的同時,把「晦氣」「窮氣」「霉氣」從家中驅趕走。鞭炮放完,吃餃子!

吃餃子也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過去的老人講究「破五」包餃子的餡兒,一定要自己剁的,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了,這樣就預示來年的一切都很順利。「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噹山響,讓四鄰都能夠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餃子褶要捏得嚴嚴實實,所謂捏「小人」嘴。煮餃子時不能漏,如果漏了也不吉利,說明沒把小人的嘴堵嚴實。人們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去了「小人」,才有大吉大利,順順噹噹。

傳統風俗的這個節日,無非是讓人們從心理上得到一種寄託,以不破不立的觀念承載著人們更多的希望和憧憬。有一個能規避邪災和不順的日子,這多好!她對未來一年的生活、學習、工作、事業來說可算是一個希冀吧,至少能給人們在新的一年帶來信心和希望,帶來力量和勇氣!

如今,人們身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闖蕩,生存與發展的壓力,並不是一個「破五節」的風俗與美好願望能解決的事情。

起碼,先吃頓可口的餃子,倒是一種口福上的享受,至於在新的一年帶著「破五」的希冀來打拚自己的生計,不是一件壞事,它或許給人以更為努力打拚的動力,依靠自己的創造,把生活打扮得更好。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轉發和點贊是最大的支持,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美指可否逆勢?不要太傻太天真
素食=體寒!不健康?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