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滋補上品,千年生工

滋補上品,千年生工

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

————

(簡單地說上品為補益葯,無毒,中品為無毒或微毒,下品為有毒且性烈)上品就是,比如說;家裡的花椒、大料、銀耳、木耳、阿膠等等。它們這些經過高科技的生化技術提煉出來的多糖。多糖是人體免疫調節劑。長期大量的服用沒有任何的毒負作用。中品是,比如說;我們喝的湯藥,它對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但它對其它器官有一定的負做用,是葯三分毒是指中藥說的。下品是,比如說;中藥的,毒蟲子、毒蠍子、墜胎的、麻醉的、這是中藥的下品。負作用非常大。上品中品下品指的是藥物的毒性 在古代藥物著作裏作為給藥物分類的憑據上品主要是補益類,沒有毒性中品主要是平常的藥物,無毒或者少毒下品主要是有毒的藥物 但是在以前的分類當中把一些礦物類藥物也歸為上品,比如硃砂,現在證明是錯誤的。

上品:指的是上等

中藥材,葯食同源的一些藥材,無任何毒素的長期食用對身體無害的;《濟南千年生物有限公司的中草藥滋補品就是上品中藥阿膠製成的!無毒副作用;長期食用可以讓身體更好的,特別是南方人,每天都喜歡煲湯的:枸杞、銀耳、茯苓、紅棗、等等,這些就是上品中藥材,有葯食兩用之功效。千年生工阿膠,不是葯,勝似葯!有藥理作用,但對身體零負擔,零危害。

中品:指的就是我們去看中醫,中醫生給我們開的很多味葯,讓我們回去熬,3碗水熬成一碗,這些是屬於中品;含有少量毒素的,長期服用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下品:指的就是毒性比較強的,比如說:蜈蚣、蠍子、砒霜、等等這些!要用到以毒攻毒的做藥引子用的;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在古代,有一農村婦人得了重病,她有一個很有孝心的兒子,她的兒子為了母親到處尋醫,最後終於找到了一位有辦法治療他母親疾病的老中醫,後來這個老中醫給這位孝子開了一副中藥,附帶一個盒子;當時這位孝子走在半路的時候很好奇盒子里是什麼東西,於是便打開盒子看個究竟!這是他沒想到的是盒子里有6隻蠍子;他心想,這個醫生是不是要害死他的母親;但又想母親康復,於是在回去煎藥的時候,怕蠍子太毒了會不好;於是只放了兩隻蠍子去煎熬!最後他的母親死了......於是這個人把中醫告到衙門,最後對質的時候,孝子按照中醫的話拿出了藥單,寫了6隻蠍子,才能以毒攻毒,量少反而會危害生命,最終判中醫無罪;孝子出於好心而殺了自己母親!

這個故事充分的說明了,下品(劇毒)藥材只要用到量,也可以治療一下毒症,進行以毒攻毒,但一般人不敢用!

下下品:的意思就是指:西醫的抗生素、青黴素、先鋒黴素等這些抗菌藥物;由於中國西醫的濫用抗生素相對嚴重,於是有很多病菌對這些抗生素基本都產生了耐葯,到目前為止:人們稱為葯霸的「泰能抗生素」也有超過70種病菌對它產生了耐葯!人類在未來10年內,研發新葯的可能性很低,於是杜絕濫用抗生素是我嗎明確的選擇!因為抗生素在一個人身體里產生耐葯,在別人身體里的這類病菌也一樣會對抗生素產生耐葯,這不是個人問題,是社會群體的問題!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千手觀音」的表演者80%的人都是因為使用抗生素類藥物而導致殘疾的。

【如果你還在承受著病痛的折磨,不妨試試千年生工阿膠產品,一個簡單的相信,可能換來一個奇蹟】

中藥上品(全)

大多數人認為,中藥的見效性比較慢,殊不知,一些中藥在保存和療效上是一些西藥所無法比擬的。下面就為您特別推薦幾款居家應備的中藥。

枸杞子:老人夜間口乾症

屬性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

防病保健:若家中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取寧夏枸杞子適量,用清水洗凈、烘乾、打碎、分裝,每天取20克,分2次於空腹時服,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若家中老人有夜間口乾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凈,於睡前嚼服,一般10天後即可見效;對於男性不育症患者來說,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凈,於每晚嚼細咽下,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適當戒房事。

陳皮:理氣化痰

屬性功效: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調中、祛濕、化痰等功效。

防病保健:對於咳嗽不止且痰液稀白的患者,可用陳皮泡水喝。

丹參:月經不調

屬性功效:丹參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淤、涼血消癰、養血安神的作用。

防病保健:取丹參適量,將其研成粉,於睡前以小杯溫酒或淡鹽水送服,對各種月經不調有效,但孕婦及月經期女性忌用。

金銀花:咽喉腫痛

屬性功效: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防病保健:對於咽喉腫痛、熱毒瀉痢等症,用金銀花水煎代茶喝,1天後即可見效;寶寶身上出現熱痱,可用金銀花煎成濃濃的湯汁,用棉球蘸取汁液在患處輕輕地反覆擦洗,1天後就會顯效。

西洋參:口乾目眩

屬性功效:西洋參味苦、微甘,性寒,具有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

防病保健:熬夜後,很多人常會感覺口乾目眩、咽痛咳嗽,此時喝1杯西洋參茶,可讓您口舌生津。

溫馨提示:因西洋參性寒,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過多食用。

薏米:祛濕氣

屬性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清熱排膿等功效。

防病保健:在濕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

溫馨提示: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玉米須:慢性腎炎患者

屬性功效:玉米須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清熱、平肝利膽的作用。

防病保健:慢性腎炎患者,可取乾燥玉米須50克,加溫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待藥液煮至300~400毫升時,去渣取汁,於每日1次或分次服;齒齦出血患者,可取玉米須50克,置於保溫瓶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左右,1日內分數次服,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糖尿病患者,可取玉米須3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一般2~4個月即可顯效。

石榴皮:腹瀉

屬性功效:石榴皮味酸、澀,性溫,具有澀腸止瀉、止痢固脫等功效。

防病保健:吃石榴後將石榴皮洗凈、晒乾收集起來,當家人出現腹瀉癥狀時,可將石榴皮與紅糖煮水喝,療效較佳。

雞內金:小兒積食

屬性功效:雞內金味甘性平,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石、固攝縮尿等功效。

防病保健:當出現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小兒積食等癥狀時,可將晒乾的雞內金炒後搗碎,加點山楂一起熬水喝,或將山藥、雞內金一起研成細末,與粳米共煮粥食用。

麥芽:女性斷乳

屬性功效:麥芽味甘性平,具有消食和中的作用。

防病保健:兒童消化不良,可用麥芽水煎代茶飲;女性斷乳,可用麥芽水煎服。

羅漢果:止咳潤肺

屬性功效:羅漢果味甘、酸,性涼,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潤肺化痰等功效。

防病保健:羅漢果服用方法非常簡便,煎水、沖泡飲用或直接嚼著吃均可,每天2次,每次以10克為宜。

菊花:目赤腫痛

屬性功效: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

防病保健:因熱傷風、肝火盛所致的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等癥狀,可泡1杯菊花茶喝。

艾葉:風寒咳嗽

屬性功效:艾葉味苦、辛,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安胎的作用。

防病保健:因風寒所致的咳嗽,可採用艾葉熏腳的方法,取艾葉適量,放入沸水中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把藥液倒入盆內,先熏後洗雙腳;當皮膚出現癤腫癥狀時,可取艾條1根,點燃一端,距患處3~5厘米進行熏灸,在熏灸過程中,艾條應以癤腫為中心緩慢旋轉,灸至癤腫及周圍皮膚出現明顯紅暈,患者感覺微燙為止,每日1次,每次10分鐘;經常胃痛的人,可取艾葉適量,洗凈、切碎,打入雞蛋一起攪拌均勻,在鍋里放入植物油,待油燒熱後將艾葉蛋液放入,炒至半熟,加清水適量煮沸即可,待溫度適宜時,渣水共服,每日3次。(越誠)

葯食同源

喝香菇湯可預防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特別是老年人、嬰幼兒和體弱多病者更是感冒高發的群體。預防感冒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喝香菇湯預防感冒便是一種非常方便且易於接受的方法。

香菇之所以能預防感冒,與其自身特殊的營養成分是密不可分的。研究發現,香菇中含有蘑菇核糖核酸,它能刺激人體網狀組織細胞和白細胞釋放干擾素消滅人體內的病毒,加強人體對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香菇中的香菇嘌呤也有較強的抗病毒功能。此外,研究還發現,香菇的孢子上有檳榔狀的小顆粒,這種小顆粒能刺激感冒病毒,使其形成一層厚壁,這種厚壁形成後,感冒病毒便失去了使人和其他動物發生感冒癥狀的能力。因此,在感冒易發季節和流感流行時,應適當增加香菇的攝入量,備受感冒青睞的朋友更應格外注意。

香菇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單獨食用,也可以與豬肉、雞肉、鴨肉等相配;可以通過炒、燒的方法烹制出美味的菜肴,也可以通過煮、燉的方法做成鮮美可口的湯。若將香菇與雞肉一起燉湯食用,其防治流感的作用更強。具體做法為:將半隻雞(約500克)剁成塊,汆燙去血水,撈起洗凈備用;將12~15朵香菇泡軟、洗凈瀝干去蒂再對切;將洗好的雞塊放入燉鍋內,加入適量水及蔥、姜、料酒等調料,蓋上鍋蓋燉40分鐘,40分鐘後再放入香菇和適量食鹽,繼續燉20分鐘後,調入味精,即可食用。對於反覆感冒、出汗較多的氣虛患者,還可加入10枚大棗一起燉湯食用。

必須注意的是,香菇中含有鉀元素較多,高血鉀患者和正在服用洋地黃的患者,都應該少食或不食。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對中藥的分類、研究很早就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根據藥材對人體毒副作用程度分為三類,其中上品屬於上品可久服,中品又是有毒,有時無毒,要酌情使用,下品有毒,藥性強烈。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載葯365種,分為上、中、下品,書中說:「上藥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不傷人。」「中藥120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藥125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就是說,上品葯大都屬於營養滋補強壯的藥品,無毒可久服,如人蔘、大棗、甘草、枸杞子等。中品葯在各種不同的應用情況下有時有毒有時無毒,要斟酌情形使用,對疾病能起到抑制作用,並能補虛弱,如黃芪、百合、沙參、黃連、五味子、麻黃等。下品葯有毒,藥性強烈,可以除寒熱破積聚,如大戟、蕪花、甘遂、烏頭、附子、狼毒等。

一般認為中藥中屬於葯食兼用者,如山楂、黑芝麻、大棗、赤小豆、……等等是沒有什麼毒性的,可以常服。我國衛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名單應作為依據。當然,按中醫理論即使是食物也有四氣五味之別,也應「辯證施食」,否則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其他相當大一部分中藥可認為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患者應遵醫囑用藥,不宜自己濫用中藥;葯膳屬於食品加藥,原則上亦應按中藥對待,除所加系葯食兼用者外,其餘亦應按醫囑服用。也可考慮划出一部分作為非處方葯膳可自行服用,但即使是自行服用的葯膳也應對該葯膳的使用知識(如該葯膳的性味是什麼,適合哪種病症,適合哪種體質的人服用,適合在什麼季節服用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發揮葯膳的作用,避免它的負面影響。

劑量過大引起中毒治病需要藥物有一定的有效劑量,劑量過小達不到治病的目的;但如劑量過大就容易產生副作用或毒性。例如,瓜蒂內服煎湯用量應為2.4-4.5克,一位患精神分裂症的15歲女孩,卻服用令瓜蒂30克的驗方,服後不久,嘔吐、排出大量血性大便,自訴難受,輾轉不安;其父母認為是服藥後的必然現象,次日晨仍叫她用同一驗方空腹再服一次,遂引起大量嘔吐,排出大量爛肉血性大便,腹痛難忍、抽搐、煩躁,進而神志不清,入院搶救不足4小時死亡。有的人恨病吃藥,求愈心切,以為劑量越大,病就能越快地痊癒,以至造成慘痛的後果。例如某人因勞動後臂酸不適,本非大病,向鄰人索取含川烏的風濕止痛靈8粒,服後見輕,兩天後又索取20粒,一次服下,2小時後中毒身亡。

用藥時間過長引起中毒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醫家王水就指出,既是無毒之葯,久服也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不可不引起人們的警惕。對於有毒的中藥,儘管服用劑量很小,如長期服用同樣可引起中毒。例如,青海當地人曾習慣以狼毒、信石等做曲釀青稞酒,有人飲數年後致五宮歪斜,手足徐動,半身不遂。

某些有毒性的中藥,經過炮製後減少了毒性,但不都是完全無毒了例如有10例報告服用糯米烘烤7次(炮製後)的斑蝥發生中毒的案例,可見藥物經炮製的減毒或安全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正確對待古文獻中有關藥物毒性的記載古文獻關於藥物毒性的學說是中醫藥學的寶庫,為後世研究藥物的毒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但由於歷史條件所限,古代觀察某種藥物認為「無毒」,經過現代採用科學手段深入細緻的觀察認為「有毒」的情況履見不鮮。前面提到了人蔘的例子,現再以甘草為例。甘草在《本經》中列為 「上品」,屬於「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一類葯。而現代國內外有關甘草毒副作用的報告說明甘草如長期服用,即使在限量以內,也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甘草中毒嚴重者可發生肌肉弛緩麻痹、痙攣、抽搐、低血鉀、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臟停搏等癥狀。偶爾在本草上的記載也有錯誤的情況,例如《本草綱目》記載馬錢子無毒,後世很多本草乃至《中國藥典》都作了訂正,如果再以《本草綱目》作根據,顯然是錯誤的。所以看到古文記載某種藥物「無毒」久服延年就輕易去服用,甚或超量長期服用都是不妥當的。當然,為了科學實驗的目的而使用,自當別論。另外,像《本草綱目》這樣的輝煌大作,不能因為存在一點暇疵而否定它的光輝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滋補 的精彩文章:

白菜和它一起燉,肉質細嫩易消化,冬天吃最滋補,老人兒童都適合
兩杯抗炎滋補的果汁

TAG:滋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