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擺脫對抑鬱症的誤解,走出盲區

擺脫對抑鬱症的誤解,走出盲區

每一次悲劇發生,為不幸哀嘆心痛之餘,那些因為不了解「抑鬱症」而失當的評論也讓我們很難過。評論抑鬱症相關事件總會讓人猶豫:現在說這件事會不會引起爭議?以及我們更關心的問題:對我們想幫助的人,現在是合適的時間嗎?

所以,不要再等了。只要能幫到一個人,那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人們更容易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這個社會對於抑鬱症的很多誤解,都是因此而來。

誤解1

青少年更容易得抑鬱症

一個年輕的生命因抑鬱而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感到惋惜。悲痛感會使記憶在腦海中烙印得更加深刻。通過記憶的篩選,我們只記得罹患抑鬱症的年輕人。年輕人的情緒不穩定,更自我中心,對挫折抵抗力差,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很多國外研究也顯示,青少年階段是抑鬱症發病的高峰時期。

但在中國,抑鬱症是不折不扣的「中老年疾病」。調查數據顯示,40 歲以上的人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55-65歲和 75 歲以上是抑鬱症發病率的兩個高峰。35 歲以上各個年齡組抑鬱症的發病率都較年輕人有明顯提升。

誤解2

男女的發病率差不多

不斷有新的研究證明,女性更容易抑鬱。但總有人謹慎地提出:是不是男性有抑鬱症更難被診斷出來?是不是男性更難發現自己的抑鬱癥狀?是不是抑鬱症的診斷標準過於女性化?

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可以推翻這一結論。但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數字:女性的患病風險至少是男性的兩倍以上。從青春期開始,女性的抑鬱症發病率就遠遠把男性甩在後面。這個差距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

誤解3

大城市的人更抑鬱

有人認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自然環境惡化的都市讓人更活得壓抑,導致抑鬱。很多年輕人選擇「逃離北上廣」。不過,如果真正地離開城市,Ta 們將看到並不美好的田園生活:在中國,農村才是抑鬱症的高發地。

一項研究顯示農村地區的抑鬱症患病率是城市的1.4倍。更糟糕的情況是:90% 以上的農村抑鬱症患者首次就診都是在縣鄉鎮衛生院的非精神專科。能夠成功檢出抑鬱症的只有不到20%。這些來自貧困落後地區的抑鬱症患者,可能根本不知道抗抑鬱葯為何物。

為什麼有些人,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呼吸著純凈的空氣,每天擁有大量的戶外時間,卻依然不能擺脫抑鬱?抑鬱症的成因是什麼?

01

class

哪些因素導致了抑鬱症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可抑鬱症「生理-心理-社會」模型。打個比方就是:遺傳造了槍,環境上了膛,負性生活事件負責扣下扳機。

生理:一個人天生具有一定的是否容易患抑鬱症的遺傳傾向;這種遺傳傾向在高危的成長環境中,會形成抑鬱症的心理易感性。

心理:易感性高的個體,暴露在生活中重大的壓力、刺激之下,抑鬱症就可能隨時爆發。

社會:缺少完整教育、貧窮和離異等負面影響生活事件都是顯著的刺激源。

讓人更為遺憾的是,在亞洲文化的概念里,精神障礙類疾病不僅十分陌生,人們的態度也由無知發展為輕視和蔑視。病人深受情緒上困擾,卻始終被家人或者朋友理解為「太脆弱」、「心理素質差」…

在老一輩人的概念里:「抑鬱症只是一種做作的矯情,你完全可以自己克服它」同時,患有「精神類疾病」也被視作恥辱,這種印象早已深深烙印在文化和語言中。在中國,「精神病」被認為是侮辱性的辭彙。

一名患者曾吐露,「如果向身邊的人傾訴自己不佳的精神癥狀,會被視作是軟弱的表現」。因此每當情感上有任何不適,患者們更傾向用掩飾性的舉動來掩蓋自己的病情。他們剋制自己,拒絕流露出自己的悲傷、焦慮和恐懼,避免產生任何衝突與不和諧。

即便發現了子女情緒和精神上的問題,父母們也並不寄託於向專業的心理醫師尋求幫助,反而希望將所有問題在家庭範圍內解決。這樣的文化氛圍更容易感到抑鬱,且更不願意尋求精神健康援助。

隱藏「軟弱」才是最大的危險

患抑鬱症的,很可能就是那些看起來陽光、大大咧咧、又體貼又溫暖,笑起來還有一排大白牙的人。他們把自己的軟弱偽裝起來,表面上光鮮亮麗,其實內心備受摧殘。這時候千萬不要覺得你什麼都不能做,就放棄了,請你一定要當一回事兒。要相信自己,相信醫生,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這樣你才能走出陰霾。

其實大家都需要自省,人世都浮躁,你因貪圖一時的口舌之快,他們卻惹得抑鬱纏身。如果實在不能做到感同身受,少說話,少站在道德上譴責某個人或是某種行為。不要以為自己的言論是正確的,就肆無忌憚的要當一個「正義」的領頭人,其實你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尚。擺出副冠冕堂皇的樣子,只是因為針不是扎在你身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藉助心理諮詢?
「發愣」竟是癲癇,癲癇患者日常表現不容忽視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