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隔壁村那個聾啞人的父親終於過世了

隔壁村那個聾啞人的父親終於過世了

GIF

1

大概是在昨夜,大年初三,隔壁村那個聾啞人的父親終於去世了。

村裡的習慣,每逢村裡有人去世,都會在第二天早晨挨家挨戶敲門告知晚上或者第二天天到家裡來吃「素飯」,去吃飯的每家都按照和這位逝者身前的關係相應地給「份子」錢(人情錢)。逝者家屬辦理喪事一般三至四天之久,而每辦一次喪事,村裡就會熱鬧起來,先是吹鑼打鼓,同時伴有哭喪隊,旨在讓逝者在西去之路不孤單,與此同時的是,幾乎全村人,以及隔壁村的村民們都會聚集在這裡,吃上至少兩天的「素飯」。

小時候不懂事,覺得跟著去吃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大人們會叮囑千萬不要進大廳,那是逝者棺材擱置地,靠近它,晦氣。但是,調皮的我們都會懷著好奇心,躲開父母的監視偷偷停留在那裡一兩分鐘,看著桌上擺放著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慈祥的老奶奶的肖像,以及踮起腳尖能夠撇見的,躺在棺材裡的逝者安詳的樣子,那個時候心裡會泛起一絲絲的酸楚,想著這麼冷的天,躺在裡面快要凍死了。

但是,小時候的葬禮是我們村子裡小夥伴們聚會見面的好地方,也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才能夠擺脫繁重的學業,偷偷逃到後山的那個池塘邊釣龍蝦,再趁著夜深玩躲貓貓的遊戲。小時候的膽真的比誰都肥,就是怕極了大人們的五指山。

那時候對於我們來說,葬禮離我們實在是太遙遠了。

《鋼的琴》劇照

2

長大後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是在近親的葬禮上,我以前都喚他爺爺。爺爺因患癌症而去世,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初中,被檢查出身體有些問題,需要定期去醫院做檢查,而恰巧醫院就在爺爺家附近。偶爾有一次去他家,看著躺在床上骨瘦如柴、近乎不能言語、亦不能進食的他,我突然覺得心中被刺痛了一下。

那是他生前,最後一次還能認清我的臉。

在那一次葬禮上,我哭得很厲害,尤其是在火葬場上。大抵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的緣故吧,我更多的是痛惜和不舍,更蓋過於恐懼感。回去的路上母親對我表現很驚訝,說你不害怕嗎。

我搖了搖頭,我只是回想著上一次與他見面的場景,在他的那間小屋裡,他模模糊糊還能記得我的臉,喚著我的小名。

3

最近的一次,是聽聞高中語文老師去世的消息,那個一直夢想著持劍走天涯,瀟洒走一回的老頑童,終究還是在2017年末與大地母親融為一體。依然記得昌爺慷慨激昂地講《沁園春 長沙》,在讀到「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時候語調上揚,眼中閃著光。也記得昌爺每一個打抱不平的時刻,記得老爺子拄著拐杖臉上掛著微笑的時刻。

那一刻我想到的是,趕快找到老爺子的微信,再點進去看看朋友圈。

那一刻我腦海中充斥著,老爺子那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樣子。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距離死亡又近了一步。

GIF

原來面對死亡,不是難過,悲傷,悔恨的情感,而是死者本身的身影,聲音,以及故事,這些都會率先來到你的眼前,你坐上時光機,看了一場一時間你不可能回想起而此時此刻都會記起來的電影。

與你有感情深或有血緣關係的人,在離開後被你經常提及,回想起來,默默流淚。

但也許若干年之後這份悲傷被慢慢淡忘,更多的是對死亡的敬重和活著的感恩。

斯人已逝,留給我們的那份記憶,將會永存。

這也許對於逝者而言,是其活著最大的意義。

4

關於隔壁村的那個聾啞人的父親,大概有很少的人了解他的一生,據說去參加葬禮的也不過百人,聽著有點冷清。我卻為他感到欣慰,在這個嘈雜的世界裡,他沉默了一生,終於能夠擺開束縛去往一個有聲的世界。

是的,大年初三,隔壁村那個聾啞人的父親,終於過世了。

-END-

記錄,是為了歲月流逝使我心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甘1995 的精彩文章:

TAG:回甘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