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鎮北將軍黃權投降魏國,劉備為何寬恕了他的家人?

鎮北將軍黃權投降魏國,劉備為何寬恕了他的家人?

文/陳德方

劉備稱帝不久便發動了針對東吳的大戰。史書上說是傾國伐吳,不過劉備實際動用的兵力是五萬人左右。劉備懷著必勝的心態準備沿江順流而下。治中從事黃權認為,「吳人悍戰,而水軍沿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黃權的這個建議是非常中肯的,不過劉備當時並不聽,「以權為鎮北將軍,使督江北諸軍自率諸將,自江南緣山截嶺,軍於夷道猇亭。」劉備的這個決策直接把黃權逼上了絕路。如果劉備打勝了,曹魏可能從北部騷擾並進攻,黃權將直面曹魏大軍。

如果劉備打敗了,前有東吳,後有曹魏,黃權將失去歸途。無論勝敗,黃權都面臨生命危險。劉備的這個任命對黃權來說,要麼死,要麼降。最終劉備戰敗,退到白帝城,黃權的歸路被阻斷,他不得已,投降了曹魏。

根據法正、李嚴等人在劉備入蜀後制定的《蜀科》的法律規定,黃權的這種行為後果極為嚴重,要將他的妻兒老小收監,要麼殺掉,要麼流放,絕對不會有任何好結果。不過,劉備駁回了執法官員的奏摺,說了一句「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從這個點可以看出,劉備不殺黃權的家人,不是因為黃權沒有背叛他,而是因為黃權給了他建議,他並不聽,最終將黃權逼上了絕路。夷陵之戰之後,劉備退居白帝城,十個月後,他就死了。與孫權講和,隨後東部威脅解除,他難得清閑了十個月。

在這十個月里,劉備反思了夷陵之戰的失敗原因,其中沒有聽黃權之言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黃權在前,劉備在後,他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即便是戰爭不能勝,也不至於敗到如此地步。遺憾的是,最終全面潰敗,而黃權本人也再也不可能回家了。

學者譚良嘯認為,「寬宥黃權的家人,不追究法辦,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表明了劉備的心態,說明他是非分明,不文過飾非,不委過於部下,敢於面對失敗,勇於承擔責任。」這個觀點是比較中肯的,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劉備的性格。

劉備有權術的一面,同時也有遊俠江湖的一面。這不是他的婦人之仁,而是他的明辨是非。同時,這也是劉備晚年,思念死去的妻子,同時又不放心年幼的兒子時,他發自內心的善意。爭奪天下已經沒有希望了,而劉備也坦然地面對自己即將亡故的命運。

僅僅把劉備看成是權謀家是不夠的,人性是立體的,也是多面的。劉備不僅有權術精湛的一面,同時也有寬容與仁厚的一面。儘管《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有些太過誇張了,但多少反映出晚年劉備的基本心態。

參考文獻:

1. 譚良嘯,《劉備在白帝城論析》;

2. 陳倩,《劉備在正史中的原始形象》;

3.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

4. 陳壽,《三國志》;

5. 呂思勉,《三國史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關羽失荊州之後,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變了嗎?
劉璋時代,益州精英為何會倒向劉備?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