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難聽的十大綽號,劉備張飛紛紛上榜,其中呂布被罵得最慘

三國最難聽的十大綽號,劉備張飛紛紛上榜,其中呂布被罵得最慘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75期 文/無常奉天玉)

元末明初,羅貫中根據漢末三國歷史,著成了《三國演義》一書,成為了一部經典,至今仍在流傳。這部作品,有七分符合史實,還原了那段精彩的歷史;還有三分,是作者的加工,為那段歷史的精彩,又增添了幾分魅力。在這三分虛構中,作者假借一些人物之口,通過取綽號的方式,對另外一些人物,做出了評價。在這些被用綽號評價的人物中,又有十人被罵的最慘。這十個人分別是誰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TOP 10:「大耳兒」劉備

劉備,字玄德,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他原本以織席販履為生,後來黃巾軍起義爆發,他與關羽、張飛結為異姓兄弟,並興起義兵,先後據有過徐州、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成為了一方諸侯,並終成帝業。因為他長相太過奇特——「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所以有「大耳兒」之稱,小說第二十回中,呂布被曹操所擒,想讓劉備幫忙求情,劉備卻落井下石的時候,他就曾用「大耳兒」稱呼過劉備。

TOP 9:「環眼賊」張飛

張飛,字翼德,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此人非常勇猛,既能與戰神呂布,單挑一百回合而不敗;又能十合之內,刺死能與關羽,大戰三十回合而不敗的紀靈;還能夠僅用數合,將與近十員名將單挑,且鮮有敗績的許褚挑於馬下。而且雖然在演義中,他是一個莽夫形象,但是他也憑藉計謀,立下過不少戰功。例如長坂坡之戰的時候,他僅率二十餘騎,嚇退了曹魏追兵;漢中之戰的時候,他則曾智取瓦口隘。不過他不愧是劉備的結義兄弟,與劉備一樣,被呂布冠上了一個具有侮辱意味的綽號,而且也與相貌有關,那就是「環眼賊」,這是因為,原著中描述張飛的長相時,曾提到他「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

TOP 8:「完體將軍」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在小說中,曹操的父親出身於夏侯家族,所以他是曹操的宗族。再加上他有勇有謀,因此頗得曹操倚重。當初劉備受到呂布的攻擊,前去向曹操求助,曹操便派他前去助戰了,只不過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夏侯惇也有失手的時候。在戰場上,他擊敗高順,並縱馬追擊,想將其斬殺的時候,被呂布麾下的曹性,一箭射中了左眼,「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拔出」,從此他便只剩一隻眼睛了。一向毒舌的禰衡,為了嘲諷他,曾將其戲稱為「完體將軍」,意在反諷夏侯惇的殘缺。

TOP 7:「皓首匹夫」王朗

王朗原本是會稽太守,被孫策擊敗之後,逃往中原,成為了曹操的手下,是曹操的得力助手,無論是曹操被封魏公、魏王,還是曹丕接受禪讓,都有他的功勞。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更是不顧自己早已年邁,親自前往前線,想要說服諸葛亮率領蜀漢投降。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諸葛亮雖然不以毒舌著稱,在罵戰中的表現,卻不輸禰衡——諸葛亮在陣前對王朗大罵道:「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被冠上「皓道匹夫」這一稱號的王朗,氣的一頭栽下了馬,並氣絕身亡。

TOP 6:「紫髯鼠輩」孫權

孫權,字仲謀,他幼年喪父,少年喪兄,年僅十九歲,便接手了江東基業。不過他卻沒有因為年紀小,或者缺乏經驗,將江東折騰的一團糟,反而數次阻住了曹操南下的步伐,最終於曹操、劉備,這兩個年齡相當於自己父輩的人物,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並建立了孫吳政權。不過他的相貌,也非常的奇特——他的眼睛是碧色的,鬍鬚則是紫色的,因此瞧不起他的人,會將其稱之為「碧眼小兒」或「紫髯鼠輩」。

TOP 5:「諸葛村夫」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他師從水鏡先生司馬徽,當初劉備求賢的時候,水鏡先生就曾說過,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中的卧龍,便是指諸葛亮。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後,他也沒有辜負,早已遠揚的才名,先定了三分天下之構想,又說服孫權聯劉抗曹,之後則助劉備取東、西二川,終成帝業。縱觀他的一生,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太多的功勞。然而這樣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卻曾被周瑜等人,罵作「諸葛村夫」,其中的鄙夷之情,溢於言表。他之所以會被冠以這個綽號,是因為他出山輔佐劉備之前,曾躬耕隴畝,等待明主。

TOP 4:「要錢太守」曹仁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從弟,他在曹操起兵的時候,便開始追隨曹操,並在征袁術、降張綉、擒呂布等戰爭中,立下了不少戰功。不過在演義中,他也打過不少敗仗,例如他征討劉備時,曾因戰陣被徐庶識破而敗;想攻佔新野時,中諸葛亮之計而敗;鎮守南郡時,中了東吳士兵的詐降之計而敗;率軍伐吳時,則被吳將朱桓殺敗。也就是說,羅老先生筆下的曹仁,是個實打實的草包,或許禰衡早就看透了這一點,因此他曾戲稱「曹子孝(曹仁字子孝)呼為要錢太守」,意思是說,曹仁無力立下功勞,只會向朝廷伸手要錢。不過對於這一點,有學者認為,此處可能是誤記,真正的要錢太守應該是曹子廉曹洪,畢竟曹洪以貪財和吝嗇著稱。

TOP 3:「冢中枯骨」袁術

袁術,字公路,出身於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是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在演義中,此人雖出身名門,卻是一個庸才,當初十八路諸侯,聚義討伐董卓,他因害怕別人立下大功,而扣住糧草不發;從孫策手中得到傳國玉璽之後,不但放任孫策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失去了一員虎將,還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結果淪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最終吐血而亡。一向有知人之明的曹操,早早便看透了他不能成事,因此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時候,稱其為「冢中枯骨」,意思是說,袁術就像躺在墳墓中的枯骨,就算有先輩餘蔭,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TOP 2:「守戶之犬」劉璋

劉璋,字季玉,他從父親手中繼承了益州,雄據巴蜀之地。不過此人暗弱且膽小,因害怕益州受到他人的攻擊,在屬下的慫勇之下,請劉備入川,結果被劉備反客為主,失去了立足之地。他得益州,沒有花費什麼力氣,僅是因為投了個好胎;守益州,則是因為蜀地易守難攻。其本人的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當劉備試探的問:「益州劉季玉,可為英雄乎?」曹操不屑地回答說,劉璋僅能算一個「守戶之犬」。

TOP 1:「三姓家奴」呂布

呂布,字奉先,是并州人氏,他原本是丁原的屬下,年少時便以驍勇聞名當地。後來他殺害丁原,轉投董卓,並曾獨戰劉關張三人,也沒有明顯落於下風。此人不但武藝高強,還有百步穿楊的本領,當初劉備受到袁術部將紀靈的攻打,向他求救,他為了讓雙方休戰,玩了一出轅門射戟。按理說,這樣一個武藝高強的悍將,在那個時代,應該會被各方勢力爭搶,然而在董卓伏誅之後,卻沒有任何一方諸侯敢於收留他,這是怎麼回事呢?原本此人勇武有餘,忠義不足,丁原和董卓都曾是他的義父,他卻先因利益,殺害了丁原,又因美人,殺害了董卓,是一個反覆小人。為了嘲諷他不忠不義,張飛每次遇上他,都會大罵「三姓家奴」,這個綽號差不多算是演義中,罵人最狠的一個了吧?

你還知道《三國演義》中,哪些人被冠上了具有侮辱性的綽號呢?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趙雲驍勇無比,卻有兩人與他單挑,能不分勝負,另外2位被秒殺
濮陽之戰時,曹操為什麼派六員虎將圍攻呂布?原因很簡單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