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往事:段祺瑞北洋政府派徐樹錚「收復」外蒙古

民國往事:段祺瑞北洋政府派徐樹錚「收復」外蒙古

前人挖井十年功,今世評說是非多。蓋棺何嘗是定論,霸王依舊染丹青。

民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大變革時期,思潮衝擊,軍閥混戰,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是一個人才和英雄輩出的時代。今天我們講述民國往事,鮮為人知的「小扇子」將軍徐樹錚。他奉命率兵進軍西北,為治理邊患,他提出了《治蒙要略》。後人評價他說:因他外蒙離心而亡,也有人贊有他外蒙失而復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正式宣布外蒙古脫離清朝獨立,稱「日光皇帝」,正式登基。此時清帝沒有退位,革命黨人還在南京籌備民國政府。後來,袁世凱當政時的北洋政府同沙俄政府談判,於1915年6月7日簽訂了《中俄蒙協約》,在法律上挽回了對外蒙古的主權。北洋政府同外蒙古統治者開始了取消「自治」的談判,可是談判進展緩慢,談了多年也沒定論。就在雙方扯皮拖延之時,果敢幹練的「小扇子」將軍徐樹錚閃亮登場。

徐樹錚是江蘇蕭縣人,今屬安徽,他文武兼資,才氣蓋世,乃皖系名將。秀才出身的徐樹錚精於琴棋書畫,著書也頗多,流傳後世的有《建國銓真》、《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等等。他是段琪瑞的手下紅人,段祺瑞很多決策都是他參與決斷的,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如果說段祺瑞是劉備,那徐樹錚就是他的諸葛亮,所以時人送其外號「小扇子」。甚至有人說「徐先生說的話,總理(指段祺瑞)必聽;而總理說的話,徐先生則是可聽可不聽。」被稱為「民國軍閥第一才子」。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六不「總理段祺瑞,圖片來自網路)

1919年6月13日北洋政府任命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總司令,解決外蒙撤治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派駐庫倫(今烏蘭巴托)的辦事大員陳毅草擬了《外蒙善後條例》,打算接受外蒙古有條件的撤治要求。徐樹錚到任後立即採取強硬措施,他指出陳毅撤治方案的「七不可」,主張簡括數句,快刀斬亂麻地解決外蒙問題。隨後他對外蒙當局施壓,直赴外蒙「總理」巴德瑪多爾濟住處,出示他新擬8項撤治條件,逼其簽字;或者外蒙先提出撤銷自治,再商定條件,並警告巴德瑪多爾濟說:「寬限一日,夜晚須解決,否則拿解者不止一佛(指外蒙「皇帝」哲布尊丹巴),執事雖老,亦當隨行!」巴德瑪多爾濟聽了以後嚇得戰戰兢兢,第二天便趕緊召集王公和喇嘛開會,擬出了請求撤治的呈文,馬不停蹄地交給徐樹錚。次日,徐樹錚便特地為昨日的魯莽向巴德瑪多爾濟道歉,隨後立刻將呈文送至北京。

11月22日,大總統徐世昌批准外蒙撤治呈文,至此被清政府禮送出去的外蒙古,重新被置於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外蒙古」回歸「,徐樹錚居功至偉,也使得歷史上被人罵作獨夫、賣國賊,又被人稱作三造共和的民國柱石的段祺瑞增加了一筆濃墨重彩的歷史功績。然而,在當時一些外蒙古王公看來,徐樹錚就是」侵略者「,獨裁者。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徐樹錚有著敏銳的戰略眼光,他非常看重外蒙古的戰略地位,在巡視外蒙邊務後,於1920年5月擬具了《治蒙要略》,向國務會議做了詳細彙報。徐樹錚的《治蒙要略》分為庶政、官制、軍事三個部分,是對外蒙古社會體系的一次全面改革,特別是提出了要在外蒙古的幾個戰略要地駐軍,同時進行軍墾屯田的戰略主張,以防止蘇聯(當時蘇聯已成立,忙於一戰無暇東顧)、日本列強對外蒙古的覬覦。

徐樹錚在短暫經營外蒙古的時間裡,設立殖邊銀行,註銷外蒙古舊債,創辦墾牧公司,調褚其祥、高在田二旅駐防外蒙古。還引種天津大白菜,結果十分成功,成了當地的大眾菜。他調查礦產、籌備鐵路,修建醫院,使外蒙古的現代化事業有序開展。他重視教化,認為「有清以來,蒙部內屬,迄今約三百年,率以愚蒙為策,實大背人情天理之正。此後欲蒙邊日見親洽,即非力整教化,勸諭興學,不易為功。」他創立「政教聯歡社」,籠絡外蒙王公喇嘛的感情,又創立《朔方日報》、多次舉辦戲曲演出、與外蒙民眾聯歡,寓教化於娛樂之中。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徐樹錚與外蒙古王公合影,圖片來自網路)

就在一切順風順水之時,北京政局風雲變幻,直皖兩系的矛盾日益加劇,大戰在即。1920年6月離不開「小扇子」的段祺瑞剛召回了徐樹錚,徐世昌就下令徐樹錚免職。得到消息的外蒙古商民憂心忡忡,恰克圖商會於1920年7月8日致電大總統、總理、各部總長、參眾兩院,懇求收回徐樹錚免職之成命,電文中說:「中央更動徐籌邊使,民等逖聽之餘,驚愕罔措」,並直言失去徐樹錚,那麼「外蒙則若中流之失柱石……棄徐使,無異棄外蒙……棄再造之版圖!」然而由於軍閥混戰無力顧及,蘇、日霸權覬覦中國領土,民眾對維護統一的努力一切都無濟於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徐樹錚走後,徐世昌再次指派了弱懦的陳毅取而代之,這位前清的附生(清末設置四級學位制,附生位於進士、舉人、貢生之後,排位最低)不但沒有能力主持大局,反而刻意製造同褚其祥、高在田的矛盾,外蒙古局勢很快就失去控制。1921年白俄流亡土匪在日本關東軍的支持下,勾結親俄的外蒙古武裝,擊敗民國政府駐軍,扶植哲布尊丹巴重新登上了「蒙古皇帝」的寶座,成立了所謂的「自治政府」。同年5月,在蘇聯紅軍介入後,外蒙古同中國的關係漸行漸遠,中國政府失去對外蒙古的實際控制權。後來蘇聯和蒙古國都把1921年作為蒙古獨立的開始之年。最後以吳佩孚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打敗了皖系軍閥,段祺瑞下台,徐樹錚也失去了用武之地。由於軍閥混戰,國力衰弱,蘇俄阻撓,直至抗日戰爭,中央已經再無力收回外蒙古。痛失外蒙古,成了徐樹錚一生的憾事。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外蒙古只被蘇聯承認為國家,二戰結束以後,外蒙古在蘇聯的」監督「下進行了所謂」公投「,後來的事情咱們就不用細說了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蒙古國郵票上的」獨立「年標記的1921)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926年12月30日,徐樹錚在河北廊坊車站被馮玉祥派兵殺害,時年45歲,一代愛國將領最終隕歿于軍閥混戰的亂世,不得不叫人扼腕嘆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看評論 的精彩文章:

大海啊故鄉,關於大連的童年記憶

TAG:我們愛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