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雲的貢獻那麼大,為什麼卻有很多人黑他

趙雲的貢獻那麼大,為什麼卻有很多人黑他

看正史記載通常都是不難發現趙雲是跟誰同傳的,《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趙雲在蜀漢武官中的地位是跟關張在同一層次的,而且當時和後世也有提及趙雲的能力和形象,須知能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物肯定是有異乎常人的地方的,不是每個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尸位素餐的,尤其是諸葛亮當政時期趙雲地位仍然不低,黑趙雲?這是帶著孔明一起黑了,黑的是孔明眼瞎。後出師表言及武侯北伐困境的時候列舉過損失的良將名錄,其中就有趙雲且名次還相當靠前,再加上趙雲身上的官職以及陳壽給他置史的地位,雖說履歷不太清晰,但至少也是當時人和後來人很大程度上的共識,沒什麼可非議的。網上經常喜歡將所謂的蜀漢「五虎將」(可能是受演義的影響)與曹魏的「五子良將」做比較,五子良將也是共傳的,見《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其中於禁的爭議也比較大,然而他早期的軍功和在軍界的地位還是足以匹配陳壽為他所列列傳的地位的,雖然晚節不保,然而從沒人認為于禁與張遼並列有什麼不當之處,對於曹操而言,他們五人都可以說是外姓將領中的佼佼者,故並稱五子名副其實。

總的來說,雲黑對趙雲的質疑也沒啥新鮮的。基本集中在不受信任、不被重用、不通軍事、不顯官位四方面。咱們不妨以《三國志》等史書為據逐一分析。首先,趙雲不受劉備的信任根本是無稽之談。曹操南下,趙雲身抱後主,保護甘夫人,平安脫離險境。先主入益州,趙雲「領留營司馬」,管理軍事事務。並「特任掌內事」。劉備多次將家事都託付給趙雲照看,這本身就是莫大的信任!各位「雲黑」長點心,如果你們作為一個君主或者領袖,會把自己的家眷託付給自己不信任的部下嗎?根據《三國志》最直接的字面理解,趙雲好像是在建興元年升「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同年又「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對這一點我是有質疑的。首先,這個「為」字我認為應該翻譯為「作為」而不是「成為」,「建興元年夏五月,後主即位…中護軍趙雲,江州都督費觀,屯騎校尉、丞相長史王連,中部督襄陽向寵,及魏延、吳懿,皆封都亭侯。」可見趙雲在建興元年封侯之前的章武年間或更早的劉備稱王時就已擔任中護軍了。同理,征南將軍也應是劉禪繼位前擔任的建興元年,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才是這句話正確的翻譯。

三國特殊的地方在於,它的優越感有個上升性。即三國演義與三國志,文學與歷史。民間形象與歷史記載形象是雙重而又互相疊加的,這就形成了一道封閉的裝逼鏈。這個起於路人黨,終於文獻黨。史書與民間傳說都脫胎於歷史,評書演義脫胎於史書與民間傳說的疊加。歷史沒人能看的到,所以就以官方史書為權威,稱之為初級裝逼者不離口的正史。在信息時代到達之前,交流渠道匱乏。只能閉門看書,交流也是書友之間樂趣的談論。那時候,三國志的民間影響力跟三國演義遠遠不在一個層次。所以大眾對三國的認知較為樸素單因為趙雲是演義和各種遊戲里的親兒子,早已被塑造成白衣俊帥的將軍,和關二爺一樣都是一種人民群眾期望的符號象徵。但是子龍的實際史實戰績和二爺無法比較,所以詬病他的人比較多,與其說詬病趙雲,不如說詬病個劇本里趙雲的人設。

領土貢獻,劉備入川與劉璋決裂後,趙雲與諸葛亮、張飛等帶兵開始了對西川的掃蕩行動,在共同攻下巴東郡以及巴郡以後,趙雲與張飛在江州分兵,去平定江陽、犍為兩郡。犍為郡是當時蜀中的大郡,與蜀郡、廣漢郡號稱三蜀,也是蜀中賦稅的主要來源。趙雲獨自率軍平定蜀中大郡後從成都南面與劉備等完成對成都的合圍。當時,曹操率領大軍前來援助張郃,趙雲率領本部人馬前去偵查敵情,在安下營寨之後,率領十來個騎兵出行,不了剛好撞見曹軍主力。趙雲不慌不忙,快速退回本陣,然後下令,所有士兵一律進入軍帳,不準露出消息,偃旗息鼓,然後大開營門。曹操率領軍隊前來一看,覺得過於安靜,一定要埋伏,於是選擇了撤軍。此時,趙雲命令士兵擂鼓吶喊,然後率軍追擊。魏軍大驚,以為果然有伏兵,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內政貢獻,劉備在拿下成都之前,因為和將士約定,不會幹預城破之後將士爭取成都府庫里的財物,導致經濟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幸虧在劉巴的建議下發行值百錢的銅板,並統一物價才解決。但就在此時,仍然有人向劉備建議將成都的房產、田產賞賜給諸將。趙雲引用霍去病故事對此事進行勸諫,他認為應該把房地產歸還給百姓,讓剛剛遭遇戰禍的益州百姓安居樂業,不但保障了農業發展,而且可以順利徵兵。

準確的說,是因為大部分人在敘述的時候都存在一個問題——捧一個,踩一個。而且他們敘述的問題,是存在巨大爭議的。關於這點,三國裡面最有代表性其實是郭嘉。粉絲一句「奉孝不死,卧龍不出」雖然直接把郭嘉擺在了諸葛亮的高度,然而這種捧一個踩一個的描述方式也讓大部分的武侯粉感到不愉快。趙雲的問題與之類似,主要的問題是兩個:趙雲吊打呂布論,讓呂布(甚至於關羽張飛)的粉絲感到不愉快。趙雲應該守荊州論,讓關羽的粉絲不愉快。遠了不說,這個提問下面隱約就能看到幾條類似的回答。我的看法是,在描述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時,不要去以貶低其他歷史人物來襯托自己描述對象的偉大。這樣一來,「黑」歷史人物的情況應該會減少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平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交平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