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人都要訓練自己的「複雜思考能力」

每個人都要訓練自己的「複雜思考能力」

中國人喜歡用「大道至簡」這句話裝學問,但需要提醒的是,簡單的是「大道」,不是我們的頭腦。越簡單的知識其實越複雜,人對簡單的知識,並不是聽到了就聽懂了,那種躺在沙發上半夢半醒聽知識的人,是不可能有知識的。人必須經歷複雜的沉思,複雜的追問,必須不斷訓練自己的「複雜思考能力」。

沒有經過沉思和細分的觀念,不能叫知識,而是一種直覺。有限理性範圍內,應該通過複雜的方式理解知識,這種複雜的方式,就是知識的細分過程。

以簡單理解簡單,是算命。以複雜解釋簡單,才是知識。

市場分工的道理並不難,但只有斯密用複雜的方式表達出來以後才是經濟學知識。1+1=2並不是數學知識,只有論證這個等式的複雜過程,才是數學知識。一個人看太陽升起又落下,並沒有看見知識,只有一個努力思考太陽為什麼升起為什麼落下的人,才能發現知識。

中國儒家思想史有「理一分殊」的知識論描述,但這裡的「理」不明確,「分」也不豐富。我們在應該簡單的地方不願意簡單,在應該複雜的地方不願意複雜。知識論的原則被我們徹底弄反了,多年來我們是在應該簡單相信的地方不願意簡單相信,在應該複雜思考的地方卻搖頭晃腦,裝神弄鬼。

老百姓腦袋一蒙過日子也就算了,政客們忽悠民眾也就算了。如果中國的知識分子還用簡單的理由抵制複雜的思考,如果不是被短期利益沖昏了頭,就是讀書這件事沒得要領。

說起「理一分殊」的命題,其實隱含著中國知識人的知識論困境。

儒家發展到宋,進入理學,是受到了道家、佛家的影響,所以才有儒釋道合流的現象出現。在認識論的意義上,理學的出現意味著儒家思想史試圖解決形而上的問題。理一分殊,簡單解釋,意思就是天道要唯一,細分要豐富。

這個表述符合認識論的一般秩序:真理是唯一秩序,思想是多樣性的湧現秩序。唯一的真理是多樣性思想的前提,多樣性思想是唯一真理的函數。在惟一的真理和多樣性思想之間,人獲得無窮無盡的知識張力。

問題在於,當儒學討論惟一真理的時候,這個真理,這個惟一的真理,到底是什麼呢。

儒家和道家都說天道,但如果有人問天道是什麼,誰規定的,天道和人道,有什麼區別,到底是天道啟示人,還是人定義天道,就沒人討論了。

所謂認識論的困境,就在這裡。理一秩序,這裡的理,可以解釋為,天道、天理、真理。真理是唯一的。既然是唯一的,就是明確的、穩定的。既然是真理,肯定高於人的存在。可是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這種高於人的存在的真理,到底是什麼呢。

中國人不願意深度追問,認為這是無意義的追問,怎麼處理這個困境呢,我們找到了很多辦法:

第一,假想了「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人通過把「天道」拉低到「人道」的層次,或者把「人道」拉高到「天道」的層次,從而實現合一。後來的讀書人把這種拉低或者拉高的過程,總結為人的「外在超越」和「內在超越」。問題是人靠自己怎麼可能實現超越呢,中國人的理性自負在這裡可以說無出其右,但我們並不能理解理性自負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第二,假想了「真理」是一種客觀規律,而人處在尋找客觀規律的過程中。這是一種比較現代性的解釋框架。問題的陷阱依然在於,我們無法理解認識論的「對應的直視」命題,必須是明確的真理首先啟示人,人才能展開知識論的發現過程。真理是主觀的,但我們錯誤地把真理當成了客觀存在,以至於我們從一開始就陷入到了一種無法擺脫的唯物主義陷阱。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陷阱在於,人基於自身的幽暗性,必然把任何一個可見的目標,比如金錢、權力、房子、車子、美色等等可見之物當作自己人生的目標。這種短期的目的論,是我們無知的最大原因。

第三,把真理的解釋權抓在自己手上,從孔子開始到現在,每個中國人可以說一脈相承,都想把真理的解釋權抓在自己手上。不要以為有人反孔反儒,就不是儒家,我們只是認為自己比孔子更像真理的化身而已。每個中國人都是中國思想史上無數個想把真理抓在自己手上的狂人之一,我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第四,嘲笑那些相信唯一真理的人,比如那個杞人憂天之杞人,他可能是唯一向上仰望的哲學家,因為他曾經思考過悲劇的誕生,思考過人類的毀滅問題,思考過自己的死亡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但這個人卻成為中國思想史集體嘲笑的對象。基督徒在今天這個時代,也是被我們嘲笑的人群,因為基督徒絕對相信惟一的上帝,相信惟一的真理。

正是這種一方面以真理自居、一方面嘲笑他人的狀態,構成了我們的認識論傳統。而在此時此刻,那些不過腦子推崇儒家道家思想為真理的中國人,不是無知,就是愚蠢。

指出這種無知愚蠢狀態,不需要多麼深刻的知識,只需要像孩子一樣說他們沒有穿褲子,就可以了。

一個真正的中國讀書人,應該是接過孔子、老子的問題意識,把問題意識往上推,建構起「理一分殊」中的穩定的「理一」秩序,接受惟一上帝的話語啟示,真正相信惟一真理的絕對存在。只有當這個工作完成之後,我們才能進入「分殊」的工作,讓我們的思想和知識自由起來、豐富起來、多樣性起來。在此之前,任何人的假裝思考和假裝學習,都是混飯吃,連最基本的思想徵象都不可能有。即使我們僅僅只想做一名山寨版的知識人,也只能是末流的、下三濫的「山寨知識人」。不得不說,這正是我們今日的境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小和評論 的精彩文章:

隨想錄:舊瓶子總要髒了新酒的芳香

TAG:蘇小和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