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華米上市來看小米的模式

從華米上市來看小米的模式

好 看 的 皮 囊 千 篇 一 律 有 趣 的 靈 魂 萬 里 挑 一

北京時間2月8日晚間,小米手環生產商華米科技今天正式登陸紐交所,證券代碼為「HMI」,成為小米生態鏈首家在美上市企業。此次,華米科技以每股ADS(美國存托股份)11美元的定價,首次公開發行1000萬股ADS,總融資額超1.1億美元。上市首日,華米股價報收於11.25美元,較1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0.25美元,漲幅為2.27%。

作為小米生態鏈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華米科技最近在紐交所IPO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華米科技創立於2013年,是一家聚焦智能可穿戴技術領域的公司,旗下產品主要包括小米品牌的智能手環及智能秤、自主品牌智能手錶及智能手環等。

招股說明書顯示,黃汪持股為39.4%,為華米科技第一單一大股東;順為資本持股20.4%,為第二大股東;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為19.3%,雷軍所控制企業持股39.7%。

華米科技是小米生態鏈的代表和龍頭,是小米手環的主要生產者,旗下有兩個產品線,即手錶和手環產品,目前,雷軍小米系共持有華米科技超過3分之一的股份,持股比例僅次於創始團隊。

另外小米是華米最重要的客戶和分銷渠道;基本上所有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多由小米「投資+孵化」。

在華米科技紐交所敲鐘儀式不久,小米CEO雷軍發來賀電。雷軍表示,華米科技赴美上市,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感謝黃汪(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帶領華米團隊研發了小米手環、小米體脂秤等優秀產品。

這就是說,華米跟小米好到可以穿同一條褲子,小米給了華米錢,小米給了華米渠道和市場,小米給了華米產品設計和供應鏈製造能力。沒有小米,華米可能跟淘寶上做可穿戴設備的小公司一樣。

那為什麼華米上市了,就說明小米生態鏈成功呢?

華米能在美國上市,至少說明華米是成功的,小米生態鏈跟其他公司有什麼不同。

首先,大部分企業可能不做生態,做手環的做手環,做平衡車的做平衡車,根本沒有做生態。 為什麼說對可穿戴產品或者智能硬體來說,生態很重要,因為從業務側角度看,任何智能硬體都需要有手機和APP作為入口,都需要有雲端做數據分析,也就是說需要有終端的入口和雲端的數據,這兩個產品對智能硬體來說是很重要。

而小米剛好都有,特別是小米手機的入口,跟智能硬體能產生1+1》2的協同效應。另外,背靠小米這個大平台的市場營銷能力,客戶資源,供應鏈能力全部都能開放給生態企業,這給這類生態企業帶來巨大的能力提升和成本節省。一旦這些生態產品入市,必然在起點上就比無小米生態的要跑在前面了。

其次,相比其他一些做生態的方式,小米是不同的,大部分企業都是跟其他公司做聯合,跟小米這種直接投資,能力完全開放是不一樣的,其他公司這種生態模式僅僅只是合作,能力沒有實現完全的融合,所以這種生態的方式跟小米相比淺了,眼下的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物聯網等場景。

市場非常碎片化,因為,每家公司、平台都只是從自己的地盤出發,在技術、介面、行業標準等層面,無法真正做到互聯互通。比如海爾的冰箱可能接入不了格力的平台集成; 而小米不一樣,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把標準,協議等統一起來,並且依靠小米手機這一個統一的入口,實現了凈化器也好,可穿戴也好,電視機頂盒,小米路由器等能相互互聯互通。天然實現了入口的統一和互通。

所以小米的生態是做的很好的,相比樂視,小米更開放,在經營上至少不會過多干涉,而樂視是什麼都自己搞,什麼都要做,最終導致資金面撐不下去,步子邁得太快就是這樣吧。

有個竹林生態法則我覺得形容得特別好,「傳統時代的企業更像一棵松樹,一長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如果遭遇重大打擊,百年的松樹也會一朝倒掉。而小米生態企業則像竹子,一夜春雨就可以長出許多。但單棵竹子的生命周期很短,所以必須要形成一片竹林,根部相互蔓延,可以內部實現新陳代謝,反而更加穩定。而小米生態鏈計劃就是為了找竹筍。

也許,在中國,小米這種做生態的模式是比較符合市場的,是可以值得效仿的。

除了華米外,小米為多家生態鏈公司提供資金、品牌、渠道的支持並分享收益。在雷軍系中,採取與華米和小米相似的投資合作模式的企業多達70多家,這些公司都嚴重依賴小米品牌和渠道。華米、紫米、智米以及NineBot公司估值已超10億美元,從移動電源到空氣凈化器、手環、凈水器、代步工具、智能機器人....小米生態鏈日益龐大。

邏 吉

Logi-market加拿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邏吉 的精彩文章:

Snap能否超過Facebook?

TAG:邏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