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臨泉古街,文化底蘊那麼深,人民大會堂的風漆畫都出自這裡!

安徽臨泉古街,文化底蘊那麼深,人民大會堂的風漆畫都出自這裡!

臨泉老街原名沈丘集,自古以來深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山東移民文化的影響。使得民俗文化風情多彩,鄉土文化氣息濃郁,地方文化特色鮮明。

民間文化豐富多彩,臨泉老街留下寶貴「財富」

臨泉木雕享譽全國,曾赴北京雕刻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風漆畫

老街的木版門畫、灶畫、燈籠紙和八根柴扇面與朱仙鎮灶門畫齊名,是臨泉縣城四大傳統木刻藝術品,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暢銷皖北及豫東南等地。清乾隆年間,沈丘集劉啟法的曾祖父在河南朱仙鎮販門畫結識一位門畫製版老師傅系鰥夫,以承擔其後事的許諾,請來傳授技術。

開始在沈丘集設木版畫作坊,刻印門神、灶畫、對聯、紙牌、燈籠紙和八根柴扇畫等印刷品。超級國畫藝人劉啟法、施燦錦、王友德1966年曾赴北京雕刻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風漆畫「紅色學校」,將臨泉木雕的影響推向了頂峰。嘉慶十年,沈丘集徐榮光等7人創辦輔仁義學,道光八年設學宮,置田170畝,集人謝子中捐學田100廟,發展為輔仁書院,對後來臨泉教育事業的發展應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網路配圖)

杜蠻婆於清捻軍起義朝間隨丈夫由壽州沿潁河、泉河逃荒至沈丘集,以絲織為業,後由女婿齊明德接替當掌框,光緒年間開「雙勝和」絲綢庄,生產的綾、羅、縐、絹質地輕軟,色彩綺麗,暢銷中原。後齊明德的徒弟雇掌鞭(工人)1O人生產的大縐、包頭暢銷皖大字街交匯處,曾屹立兩座建築宏偉的石牌坊。

老街中心,兩座石牌坊訴說封建女性貞烈「文化」

一座坐落在西側的王姓門前(小千字街東四西石牌坊,建於雍正13年,系王姓女,許馬姓娃娃親,不幸馬男不立而卒,王女終閨閣獨守,為標榜此女之貞烈而立。南石牌坊坐落於南側的湯姓門前(後准北飯店前),立於咸豐三年(1853亡,李女誓死不再改嫁,特立此牌坊,上有「責節烈女,遺芳萬年」字樣。

兩座牌坊全系石雕牌架,結構嚴謹而奇特,牌坊兩側雕有太公釣魚、孔子周遊、八(仙過海、麒麟送子、二龍戲珠、劉海戲金蟾、王寶釧住寒窯等戲劇傳說故事,雕刻精細優美,造型逼真。4條牌架的支柱兩側有雄獅8尊立柱頂端有鐵鑄展翅欲飛的翠鳥。整個石雕既顯得壯麗豪放,又給人以整齊柔和之感。石牌坊1958年被砸爛運到石灰窯焚燒,實為一大遺憾。

抗戰期間,由於臨泉縣倖免淪陷,駐軍和淪陷區紛紛在臨泉舉辦公私立中小學,乃至出現高等院校。各種抗戰報刊雜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臨泉日報》、《重建日報》《長城》等民國二十九年春,中共黨員蔡雲培潛入魯蘇豫皖黨政分會黨務處,任少校編輯,負責《重建日報》的編輯工作,並在黨政分會內部建立秘密聯絡站,以合法身份為地下黨組織傳遞情報。著名詩人臧克家曾在老街北於老莊砦(現城東街道)為魯蘇豫皖黨政分會創辦刊物《長城》,從事文學創作。

「同樂園」,傳承清代戲園之精華

民國二十八年,王殿卿(外號王老殿)與民國縣財委會主任周夢平(中共地下黨員),向黨、政、軍、商各界集資700元,在服務巷原清代戲園基礎上改建525平方米士木結構的同樂園。改建後的同樂園宏大寬敞,在當時頗負盛名。內有明柱欄杆,邊有樓座,下設300個木座位。平日演出主要有淮北梆子、越調和曲子戲。

曾上演宣傳抗日的戲劇。在舞台兩邊長期懸掛木版風漆雲勾花紋對聯:「同德同心同抗戰;樂山樂水樂豐年」。民國三十年後,魯蘇豫皖邊區黨政分會邀集一批蘇北、皖北淪陷區的京劇演員,在此組成臨泉重建京劇團,演職員40多人。中共秘密黨員張克平組織的前鋒話劇團臨泉工作團常在此演出宣傳抗日戰爭的話劇。

傳統文藝發光發熱,曾被湯恩伯親自題字

抗戰期間,民間曲藝也由街頭走向大雅之堂,縣黨部於東大街開辦「文化服務社」,雜技、墜子、評書、二夾弦、數來寶等民間曲藝在此演出。城東關公園「去思亭」(民國時期城東關公園內,上有「去思亭」三字,亭中懸有「秉國體民」匾)也是民間曲藝演出地,郭明中、郭保昌的北口大鼓子鈣《響馬傳》、《大八義》、《小八義》很有名。

鼓點,開頭多用鳳凰三點頭,演唱中運用長流水、倒若簾皮板點珍珠串。清音藝人郭瞎子一人能兼男女描加伴奏,他的民間小調《小喬哭周瑜》《宋買臣體妻》採用南方來茶調風格,深受來自論陷區軍民的喜愛,湯恩伯為他親題「邊區人」四字。

沈丘集居民完親(結婚)時唱《拜門小調》拜堂時唱《挑褡頭歌》,鬧洞房時唱《撒床歌》。老了人(喪事)時請人唱《出殃歌》、《哭靈曲》特別是老街藝人在火神廟前表演的《打五扇》《姜公背姜婆》等更具臨泉老街鄉土氣息。

老街傳說、飲食文化多彩,暢想「舌尖上的臨泉」

臨泉老街有它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如老曾家「晃子」(豬血)雜碎湯、瞎娥鹵龍鞍王八、老焦家酵子茶、高老頭咸「糊嘟」、康二貼鍋燒餅、馬娃手撕牛肉、溫家涼蒜面,給老街人留下了舌尖上的記憶。梁家餛飩、四彬蒸餃、寶玉拉麵、滄桑燴面現在生意依然紅火。

(網路配圖)

臨泉老街好似歷經滄桑的老人,古韻悠悠流傳太多跌宕起伏的傳說和故事。如黑龍潭和白龍潭的傳說,斜街與鬼溝鬼樓的傳說,青龍橋金豆開花的傳說,泉鞍洲十二進士變苦力的傳說,施老鳳澡堂與黑風洞的傳說,王坤元開「一善堂」的傳說,劉鄧大軍1947年5月和10月二度解放沈丘集的故事等。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臨泉老街現在雖然破敗,難尋其文化蹤跡,但是老街見證了臨泉歷史的變遷,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迹,是二百四十萬臨泉人民抹不去的文化印記。

讀者對臨泉老街歷史有什麼想說的,可在文章下方留言。原創不易,喜歡文章可以關注作者或讚賞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潁文軒 的精彩文章:

總量超挪威、追泰國,2017安徽16市經濟亮點多,看看你家鄉排第幾

TAG:清潁文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