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節說《花燈錦簇》,我卻想起了兒時罐頭瓶和大茶缸改造的燈籠

元宵節說《花燈錦簇》,我卻想起了兒時罐頭瓶和大茶缸改造的燈籠

元宵節說《花燈錦簇》,我卻想起了兒時罐頭瓶和大茶缸改造的燈籠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吃元宵和看花燈。一過元宵節,這個熱熱鬧鬧的年就算是圓滿結束了,這一天,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的,甚至比春節還要熱鬧,而且與家家戶戶團聚的春節不同的是,元宵節注重出門,注重鄰里交流,加上大家參與的遊玩和燈會,這份喜氣比春節還要來的濃烈。

這兩年,因為安全和環保的考慮,傳統花燈都變成了電子花燈,連花炮的種類也大幅下降,忙碌的人們只是象徵性的帶著孩子在小區旁邊轉一轉,便回家了,這讓我們不由不想起兒時過節的熱鬧來。

那個時期,大家的物質條件都不好,如果有的家庭出門,能提著一個竹骨紙糊的燈籠,明晃晃的招搖過市,真是讓大家羨慕不已,對於大多數人家的孩子來說,只好早早求助於家長的閒情逸緻,用竹子和紅紙紮出一個還算能看的東西來,紅燈籠最簡單,而像荷花或者猴子偷桃這樣的燈籠,可算是真正藝術的家長才能鼓搗出來。

最讓我們嘖嘖稱奇的就是走馬燈了,偶爾在街上看到,一定會圍的里三層外三層,仰著臉,瞪著眼,看個不停,這走馬燈能旋轉已經夠新奇的,而能工巧匠般的製作者往往還是個文化人,在外面的幾個面上總是畫上不同的故事,像三國演繹,像西遊記,雖然簡陋,卻花花綠綠,引人至勝。

有規規矩矩的小孩子,自然也有調皮搗蛋的小孩子,有的沒有花燈的孩子,便逗弄提著花燈的小孩,謊稱燈籠下面著火了,這規矩的小孩子一慌,把燈籠一翻過來看,裡面的蠟燭一歪,整個燈籠果然燒了起來,自然引起孩子的哭聲和旁邊人對調皮孩子的責罵。

而當年忙碌的大人們,有這樣閒情逸緻的人不多,很多人沒有精力給孩子扎燈籠,於是孩子們的創造力也被激發出來,有的孩子找出廢棄的罐頭瓶,在瓶口套上繩子,用小樹枝挑著,瓶子里點上一隻蠟燭,也同樣亮堂堂的,興高采烈的出門來玩。

而有些連罐頭瓶也沒有找到的孩子,只好拿起一隻大號的茶缸,提著把手,口對著前方,在裡面點上一隻小蠟燭,於是這茶缸就變成了一個探照燈,亮閃閃的對著前面,也很有氣勢,往往幾個孩子都拿著這樣的「探照燈」,小心翼翼的結伴而行。

雖然簡陋,但那時的單純,那時的快樂,是現在的孩子無法體驗的。

或者說,他們一定有些遺憾,找不到當年那種單純而熱烈的感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簡單的藝術》春節前後大掃除:咦!我為什麼還要留著這個?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