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祖上陰德的庇護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祖上陰德的庇護

人就像一顆大樹,它的根是父母、家庭、祖先,要滋養這棵大樹,讓他結出豐碩的果實,就要在樹根上下功夫,而孝順就是從根上汲取養分的通道,一切的營養都是由根上汲取,祖上的陰德福報就要通過孝來繼承。

家,不只是一個房子的概念。家,更是幾代血脈的傳承延續、是道統,是因果相續。

現代科學研究已研究證明基因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是決定一切生物最基本因子,一切生命的存在與衰亡都是由基因決定的,而這種基因在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是往下遺傳的,包括一些疾病(遺傳性疾病)長相、性格、特徵等都是遺傳。

根據中華文化的哲學觀點「法於陰陽」,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面組成的,目前能用儀器檢測到的就屬於陽性物質方面的基因,還有一種精神基因,就是祖上的陰德和因果也在往下遺傳。這就像人的德行一樣無處不在體現,也沒有人會否認道德的存在,但目前無法用科學儀器檢測一個人的道德含量、精神基因。佛家講「因果通三世」,因果貫穿了生命的始終,具有超時空性。

現代傳統文化的失教,很多人,尤其孩子,不知道孝的內涵,也不知道這些因果道理;很多孩子以為照顧家庭,孝養父母,給父母錢物是一種累贅,想拋開家庭,自己發展;許多家長也認為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孩子大了,隨他去吧,只要孩子們自己好就行。其實,究其根本,這不是父母需要孩子這樣做,而是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孩子真正的幸福,為了家業有傳承。

因為,百善孝為先。孝是一種美德,是決定一個人健康、和諧、幸福的精神力量,它也是往下遺傳的。孝是鏈接父母、祖輩福報陰德的紐帶。

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家的概念,拋棄了家庭,不管父母祖親,沒有了孝,孝斷了,福根就斷了。就像一顆剪下來插在瓶子里的花一樣,鮮艷是暫時的,遲早會敗落凋謝。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個人事業有成,幸福,有財富有地位,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獨立的,除了與他個人的努力有關外,也與父母祖親行善積德有關,就是與祖上的陰德有關。也就是說,是繼承了父母祖輩的福報,在祖上陰德的庇蔭下才成功。這也是很多人所疏忽的一個方面,只看到別人的成功,看不到內在的德行方面的優勢。

從現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孩子,雖然在其它方面可能有一些缺陷,但很孝順,所以,他們做事掙錢都得道多助,比較容易成功。有些人幹啥啥不成,事事不順,反過來抱怨父母,越是這樣越是不順,就成了惡性循環。

諸事不順,皆因不孝。中國文化,民間俗語中蘊含著大道理。當自己的事業、家庭、婚姻等諸多時候不順暢、不和諧時,請先檢查自己的孝心是否真誠圓滿。

有子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和愛心的起點。

孝,是內心的一份敬和愛、是內心的一份牽掛和關懷,在於心中是否有老人、有家庭,是否把老人放在首位。

忤逆父母,打罵父母,遺棄不養則為大不孝;老人辛苦賺錢給孩子,供孩子上學,孩子在外面卻大吃大喝、穿名牌、高消費,不考慮自己的家庭,不顧父母的難處和辛苦也是不孝;心中不想老人,不挂念老人,只顧小家,不顧大家也是孝心不圓滿。這一種情況是最為普遍的,許多孩子也不是完全不孝不管父母,但只是在可有可無的程度,關心自己遠遠的勝過關心父母。

作為長輩,很多人的心在孩子身上,家庭希望全在孩子身上,可是孩子的心呢?又有多少在老人上?

現在年輕的一代成了家,忙著經營自己的小家,又開始培養自己的孩子,大多是在營養、學習才藝方面下功夫,卻疏忽了最基礎、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孝道教育。如果自己不孝養父母,自己的孩子同樣也不孝養你,從自己開始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澆花要澆在根上,育人要育在心上,孝心就是一個人的福根。

家風、孝道、家教其實就是延續孝道,是以孝為中心的敬人愛人、誠信守禮的為人之道,處事之道。是家庭中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的孝悌忠信、德善為基礎的道德風尚。

有的孩子抱怨父母老實,沒有錢,也沒有地位。但孝是沒有條件的,德行與學歷地位沒有直接關係。父母祖輩吃苦、善良、忍耐、為官清廉、修行修德等一切的善行都是為子孫後代留德、積陰德,這就是給後代最好的財富,如果子女不孝,抱怨父母,就繼承不了這份福報。

所以,要讓自己的孩子真正幸福、家業有傳承、基業能長青,就要多為後代積陰德。

司馬光:「積財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給子孫,用陰德來庇蔭子孫,惟此才真正是替子孫著想。」

長按下面二維碼,識別!

關注「雲水禪心」

護持善念

下濟三途苦

上報四重恩

莊嚴佛凈土

願以此功德

阿彌陀佛

雲水禪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禪心 的精彩文章:

TAG:雲水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