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徹底喪失對華空中優勢?殲11碾壓F15殲20更厲害

日本徹底喪失對華空中優勢?殲11碾壓F15殲20更厲害

曾經的亞太空中霸主F-15J已垂垂老矣

1980年,日本拿到了第一批F-15J戰鬥機,並最終因為擁有200架F-15戰鬥機而成為全世界實力排名第三的空軍。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月17日刊登文章稱,隨著前蘇聯解體,中國得到了150架蘇-27和蘇-30「側衛」空中優勢戰鬥機,後者的實力令美國的F-15C和日本的F-15相形見絀。基於這些設計,中國進而製造了超過300架殲-11戰鬥機,與它從俄羅斯獲取的戰鬥機幾乎一模一樣,第一批其實就是憑許可證生產的蘇-27戰鬥機。F-15J終於在空中遇到了對手。10年之間,日本在戰機技術和數量上轉為了劣勢,亞太空戰實力易手。

F-4EJ也曾是日本的空中王牌

在上世紀70年代,因為對抗前蘇聯的需要,日本獲得了154架美國的F-4E戰鬥機,從而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強的空中力量。當時,中國空軍主要的空中作戰主力還是殲-6和殲-7戰機,其中,裝備數量並不多的殲-7戰機雖然和F-4E戰鬥機同屬於第二代戰機,但是在作戰能力上,後者似乎更強一些,為此中國又研發了更先進的殲-8戰機。不過,殲-8戰機追求的是攔截速度,這導致其空中機動性能大大下降,而F-4E戰鬥機則擁有不錯的纏鬥性能,因此兩者互有特點。

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蘇-27戰鬥機交付中國

但憑藉著忠實盟友的身份,日本很快就向美國申請採購到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機F-15C,並獲得了在日本的生產權,這就是F-15J。在裝備200架F-15J戰機之後,日本再次躍居西太地區空軍強國行列,並從1981年開始保持至上世紀末期。而在此期間,中國只是在殲-7和殲-8上改來改去,但都沒有達到與日本抗衡的水平。直到前蘇聯解體後,中國及時抓住了機會,從俄羅斯採購了與F-15同代的蘇-27戰鬥機及其生產線,再加上蘇-30MKK的引進,從而在世紀交替的時代,追平了與日本的裝備數量與技術差距。

蘇-27系列中最先進的殲-16已正式列裝

在國產化蘇-27並命名為殲-11的同時,中國自行研發的輕型三代戰機殲-10問世了,這是中國自行研發戰機的一次革命。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中國在殲-11的基礎上,改進研發出殲-11A戰鬥機,從而使國產第三代戰機實現了高低搭配,而且中國戰機在各項性能上已超越F-15J。同時正如外媒所說,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空軍的現代化戰機裝備速度大大加速,幾乎每5年就增加一倍,如今日本還是那200架F-15J在支撐著,而中國空軍則迅速達到了1000架三代戰機,更重要的是可媲美F-22的殲-20已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

媲美F-22的殲-20已形成初始戰力意義不小

分析認為,雖然日本在升級F-15J並且開始裝備F-35A,但中國的殲-11B、殲-15、殲-16、殲-10B和殲-10C早已開始批量服役,而據稱可碾壓三代機的殲-20已有30架以上交付作戰部隊,且中國的發展勢頭仍然十分迅猛。很明顯,日本並不是中國的戰略目標,中國空中作戰力量的發展顯然還有更強的對手。正如英國《經濟學人》周刊近日發表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很快將擁有匹敵西方的空中力量,最多再過兩年時間,隨著中國殲-20戰鬥機大量服役,美國在亞太地區為所欲為的時代將一去而不復返了!(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軍報:日本F15還能折騰多久 面對中國戰機力不從心

《解放軍報》2月3日刊文,《F-15J還能折騰多久》,日本航空自衛隊由於長期四處應徵,加之機齡偏高,機體老化現象逐漸凸顯。2008年至2015年間,日本空自F-15J共發生墜機、零件掉落等嚴重事故70多起,然而現實情況使得年老體弱的「東洋」鷹還得繼續撐下去。

軍報原文配圖:F-15J還能折騰多久?繪圖:吳志峰

《解放軍報》原文如下:

日本航空自衛隊最近很忙。面對中國海空軍多批次艦機編隊赴西太平洋訓練,患有嚴重「被害妄想症」的日本總是不請自來、全程陪同,起飛、查證、識別、拍照、返航、通報,流水線似的作業彷彿是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

頂著「和平」皇冠、卻有著「扶桑惡鷹」名號的——F-15J「鷹」戰鬥機作為日本航空自衛隊(下文簡稱空自)唯一拿得出手的重型戰機,四處應徵,早已疲憊不堪。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空自著手為當時的主力戰機選擇替代機種。經過3年論證,美國麥道公司的F-15C/D戰鬥機脫穎而出。4年後,首架F-15J從美國飛往日本沖繩服役,自此開始了漫長的島國生涯。日本空自共裝備了213架F-15J,是除美國以外裝備F-15最多的國家,直到現在仍有201架在役。

儘管在高水準的維護保養下,F-15J始終保持著驚人的90%以上的出勤率,但在這足以笑傲全球空軍界的耀眼紀錄背後,卻是不容迴避的「年齡問題」:最年長的一架已經30多歲,最年輕的也已服役20年。

近年來,F-15J機體老化的現象開始漸漸凸顯出來。據日本媒體報道,從2008年至2015年,空自F-15J共發生墜機、零部件墜落等嚴重事故70餘起,造成多人死亡和受傷。雖然空自一度停飛了所有F-15J,但事故卻如跗骨之疽般根本甩不掉。

看來,F-15J真的太老了。

按照世界武器裝備發展規律,F-15J本該慢慢退居二線安享晚年。不過,美國大哥的「不靠譜」和自己的不爭氣,只能讓賊心不死的日本繼續折騰這把老骨頭,以支撐與其體量嚴重不匹配的野心。

2013年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劃設後,自認實力高出一籌的日本空自,就時常來識別區內偵察挑釁。其中,擁有很強機動能力的F-15J是當仁不讓的主力。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長途跋涉的日本空自顯然要比以逸待勞的中國海空軍更加辛苦。

除了外出偵察,「老爺機」F-15J還要肩負守衛日本領空的職責。更奇葩的是,神經敏感的日本,對只要路過門口兩個海峽的艦機,都要徹查一番。這對於早已透支的F-15J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根據日本防衛省公布的數據,2010年度,空自共有96架次戰機升空攔截,到了2015年度,已超過900架次。這一數據創造了日本空自史上第二高的緊急升空次數紀錄。

這一紀錄很可能馬上就要被刷新。從今年1月20日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度空自的緊急起飛次數很可能超過1000次,裝備了F-15J的那霸基地是絕對的主力。上個月,中國海軍戰機編隊穿越對馬海峽迎接訪問歸來的艦艇編隊,大量日本軍機自多地升空應對。有日本網民稱「親眼目睹飛機升空景象,場面壯觀。」

年老體弱的「東洋鷹」不累慘才怪。

鑒於本身所具備的優異性能和較高潛力,考慮到年老多病的身軀和超負荷的任務強度,日本空自曾先後多次對F-15J進行現代化升級。

由於經費限制,每年接受升級的F-15J只有區區幾架。還有近百架因為過於老舊,已無升級價值。面對中國海空軍先進的新生代戰機,F-15J將愈發艱辛。

去年,日本航空界迎來了兩件跨時代的大事:一是訂購的F-35終於下線,另一件是自主研發的驗證機X-2首飛成功。這似乎讓疲憊的F-15J看到了一絲退休的希望。但仔細想想,F-35完全服役成軍至少要等到2025年;至於「心神」,現在還只是個驗證機。

如此,疲憊的F-15J,且要再撐撐。

2014年一架美軍F-15在沖繩嘉手納基地緊急降落,其座艙蓋在飛行中掉落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不光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美國空軍的F-15機隊同樣面臨嚴重的機體老化問題,各種嚴重事故層出不窮。

衝出跑道的F-15E損壞嚴重,整個機頭扭轉了90度,各種吊艙導彈副油箱散落一地

2000年9月12日,一架美國空軍的F-15E在英國萊肯希斯皇家空軍基地降落時,因為左側主起落架未完全展開,輪胎與機身縱軸不平行,導致接地後輪胎爆炸,飛機滑向跑道左側並沖入沙地中。該機的所有起落架和機頭因為衝擊力全部折斷,兩名飛行員受傷。

美國空軍公布的F-15解體模擬畫面,機體從座艙後部斷開

2007年11月2日,美國密蘇里州空軍國民警衛隊一架F-15戰機在進行模擬空中戰鬥時解體,飛行員跳傘逃生,但受了重傷。飛機從座艙後部斷開,整個飛機摔在地上成為廢鐵。

2017年1月30日空自F-15在沖繩那霸起飛時前輪脫落,導致大面積航班延誤

此外,僅在剛進入2017年的這段時間內,沖繩那霸空軍基地的F-15就發生了2次事故,一次是美軍的F-15C因為發動機漏油迫降,一次則是空自的F-15J起飛時前起落架輪子脫落,後一次事故導致那霸機場近40個民用航班受到影響。

可以預見,「且要再撐撐」的美日F-15機隊,面對戰鬥訓練活動日益頻繁的中國海空軍戰鬥機,機體老化將更加嚴重,類似的事故必然會繼續發生,甚至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中美俄五代機誰更強?殲20性能超越F22,蘇57有發動機優勢?
殲20和F22到底誰更強?專家:比較這三點,一目了然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