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積財富的法門

修積財富的法門

第一 多寶如來法門

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多寶如來

在人類所居世界的遙遠的東方,除了藥師佛教化的凈琉璃世界、阿閦佛教化的妙喜世界等佛國凈土以外,還有一個東方寶凈世界,這片凈土的教主是多寶佛。《法華經·見寶塔品》載,佛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中湧出,住在空中。寶塔中發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此時佛告大樂說菩薩云:「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阿僧祗世界,國名寶凈,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多寶如來是東方寶凈世界的教主,是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得遇多寶如來法門甚深、殊勝,具有無上的福緣,可具足世間的各種受用,財富豐裕、順緣常結,不為物質環境所逼惱。

修行這個法門要相信自己,已經具足多寶如來的一切慈悲、智慧、財寶、功德、成就一切。如果是抱著求財之心來做,則不如法謬以千里;應該以慈悲、智慧和無限的富足,利益有情、幫助眾生;以此心態、以此信念修行,現在沒錢的,會很有錢,事業不順的,會很順利,人生也會很光明、通達、吉祥。這是一切修行的無上秘訣。

經云:「諸佛子等。若聞多寶如來名號。能令汝等具足財寶。稱意所須受用無盡。」

人有真慈悲,智慧自來,人有足夠的智慧,財富自來。念念不忘眾生,造富眾生,比如,看到貧窮的人,幫他稱念南無多寶如來,消除貪慳的惡因,願貪慳的人不再貪慳,增加福報資財豐盈遠離惡緣,身心清涼煩惱解脫,寶勝加持滿足心愿。為別人加福,自己方能得福,所求方能殊勝;為一己之私所求,很難消災增福。天道為公佛法慈悲,寧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有此菩提心,願力皆殊勝。

南無多寶如來!

第二 藥師如來法門

藥師佛十二葯叉大將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師法門有添福增財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稱藥師佛為佛教中的財神爺;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毫無根據的,我們可以從經文里得知,藥師佛確實是基於悲憫一切貧苦眾生的悲心,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得到福報財富的;當然不只是世間財富而已、甚至是出世間的法財,也都是要讓眾生受用無盡的。

所以藥師佛不只是財神爺,更精確的說應該是「財神之王」,因為葯叉大將中的財神,及護世四天王中賜福給眾生的多聞(財寶)天王也都發願擁護藥師佛的法門。而藥師佛也是宇宙中無上的究竟覺悟者,其智慧與福報更是一般財神無法比擬的,所以本文才說藥師佛其實是財神中的尊勝之王。

在經文中提到:

1.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玄奘本)

2.第十二願者。 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 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晉譯本)

3.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各各得心中所願。仕官皆得高遷。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晉譯本)

4.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玄奘本)

5.隨所樂願,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玄奘本)

由上述經文很清楚的可以看到,藥師佛要給予一切貧苦眾生,受用不盡的福報財富,諸如:「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 」「財物自然長益。飲食充饒皆得富貴。」「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求富饒得富饒」等等。因此至誠專念藥師佛而感召藥師佛的大願的加持,便能夠讓自己增加福報財運,這確實是有經文為證的。

《藥師經疏鈔擇要》解釋:「受用物者,世間四事七寶……」

「四事」是指:衣服、飲食、卧具、醫藥,或指衣服、飲食、湯藥、房舍等。

「七寶」是指七種珍寶: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碼瑙。

綜上所言體現了藥師佛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痛苦的悲心;罪苦凡夫在生死輪迴中,因為前世造惡業,感得今生貧賤下劣之報;藥師佛不忍眾生受苦,發願要幫助這些眾生能過快樂幸福的生活。好比如說:父母親願意為了子女賺取財富,讓他們生活過得安樂富裕;或者說:有德行的領導人,悲憫受苦的百姓,提出改善生活的政策等等。而藥師佛也是如此,在晉譯本的藥師經中,講得更為明白與透徹,經云:「使我來世:若有貧凍裸露眾生即得衣服,窮乏之者施以珍寶,倉庫盈溢無所乏少;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使諸眾生和顏悅色,形貌端嚴人所喜見;琴瑟鼓吹如是無量最上音聲,施與一切無量眾生!」

「一切皆受無量快樂,乃至無有一人受苦!」看到此句,讓我們對藥師佛的慈悲深受感動,不願意眾生再受任何的痛苦,願意他們得到一切的快樂;甚至為了救度眾生脫離生死苦海,也願意先滿足眾生的欲求,之後再引導他們脫離輪迴,這些為眾生種種的付出,就只因不忍見到眾生受到任何痛苦煩惱;如同父母見到子女受苦,而亟欲拔除子女的痛苦一樣;深怕眾生因為貧窮而造諸惡業,這真是徹頭徹尾為眾生付出與關懷的一尊佛。藥師佛的本願體現了諸佛菩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精神。這在諸佛的本願中,也是相當殊勝難得的。當然藥師佛不僅是能滿足眾生物質上的需求,還能夠度化眾生往生藥師佛凈土及解脫生死輪迴,究竟成佛,那才是更廣大且永恆的財富。故經云:「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藥師佛的無量無邊智慧方便都總攝於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中,所以我們應當要至心專念,認真修持,才不負藥師佛的一片悲心宏願。

第三 彌勒菩薩法門

布袋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肚彌勒,人們一進入佛教寺廟天王殿,首先就能見到這個笑呵呵的胖和尚。

很多商家都是布袋和尚的死忠粉,因為布袋和尚挺一個大肚子,背一個大布袋,成天嘻嘻哈哈,一看就歡喜,很招財,於是,做生意的人都把布袋和尚當財神供奉著。

大肚彌勒布袋和尚為什麼能成為財神了呢?大肚彌勒的信仰,本身就是起源於民間。中國民間信仰里的大肚彌勒佛,因其祥和開懷的面容,慈悲包容的胸懷,豁達知足的心態,而為民眾視為吉祥的象徵,廣受歡迎,於是形成了濃厚的供奉之風。所謂「和氣生財」,久而久之,彌勒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財神」,甚至造像也出現了手持錢寶、高舉元寶,或盤坐在黃金寶座上的形象,他的布袋裡也被認為充滿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禪宗寺院里迎面而來的彌勒形象,也被人們請回到了家宅居所,並認為有改善風水、聚氣納財的作用。於是,彌勒信仰便與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結合在了一起。

大肚彌勒天天笑口常開,這個笑,可不是傻笑、壞笑,而是慈悲、悲憫的笑,各位大俠,咱們供奉大肚彌勒,不僅為了求財求富貴,還要學習彌勒菩薩的大度、放下、自在與洒脫。您說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彌勒菩薩的笑容給人帶來的是歡喜、希望和光明。我們應該學習彌勒菩薩的大度、放下、自在與洒脫。

第四 虛空藏菩薩法門

虛空藏菩薩,又稱為虛空孕菩薩,他具足福德、智慧二種寶藏,無量無邊,猶如虛空廣大,所以稱為虛空藏菩薩。他能出生無量寶物,滿足一切眾生的欲求,所以他是最根本的財寶本尊,密號為如意金剛、富貴金剛、無盡金剛。

虛空藏菩薩又是密教菩薩,包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大集經·虛空藏品》說:有個富貴的長者.倉庫中藏財寶無數,他樂善好施,所有貧窮的人到他那裡祈求幫助,這位長者都會打開寶藏,滿足他們的願望。虛空藏菩薩也像他一樣:「得如來神通力,於虛空中,隨眾生所求,若法施,若財施,皆能施與,令眾生歡喜雀躍。」

在《大方等大集經》中記載,佛陀告訴速辯菩薩說,虛空藏菩薩在過去世中,在普光明王如來出世時,因為功德莊嚴化生為輪聖王的兒子,名為師子進,與幾位王子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後來為了度化功德莊嚴王的驕慢心,示現無量神變,在虛空中隨雨降下種種妙物,如各種華香、末香,塗香,繒蓋.幢幡,出現種種天樂,膳食,瓔珞,衣服、珍寶等都從空中紛紛落下,滿足三千大幹世界一切眾生,眾生欣喜無比。這時,所有地神,天神,乃至阿迦膩吒天也歡喜踴躍,齊聲讚歎:「此大菩薩可名虛空藏,他可以從虛空中降下無數無量的珍寶滿足一切。」普光明如來授記他為虛空藏菩薩。

在《別尊雜記》中記載:「虛空藏菩薩,代表十方請佛如恆河沙般功德福聚資糧,修行瑜伽行者於此法門,速能成就所求一切伏藏,可以得到大摩尼寶。」《大日經疏》中記載,此菩薩如虛空不可破壞,一切無能勝者,故名「虛空」。「藏」者,如人有大寶藏,施捨給所有需要的人,任意取用,不受貧乏.如來虛空寶藏就是這樣,一切利樂眾生的事,都是從虛空中出現的無數法寶,自在受用,永無窮竭之時,所以稱虛空藏,此寶藏能生一切佛事。在《理趣釋》中記載,他代表一切如來真如恆河沙般功德資糧具足,但眾生福薄不能受用得到。所以,這些福德稱為所藏,此菩薩慈悲憐憫有情眾生,廣開法界藏,出生無數無量的金剛七寶,施與一切眾生。

《虛空藏菩薩經》中記述,佛陀住在佉羅底翅山中時,虛空藏菩薩帶著勝華敷藏佛的囑託,同十八億菩薩從西方香集依世界佛國,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並以神通力變化娑婆世界成為凈土佛國,使一切聽法大眾兩手都捧有如意摩尼寶珠,寶珠光明四射,遍照十方世界,種種天樂迴繞空中,出生無數寶物。

有很多人本是不信佛的,供養神靈純是為了求財, 這種人一般供養關公或者財神趙公明。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大家可以勸其供養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有虛空庫藏,能雨一切珍寶。

供養虛空藏菩薩不但可以往生凈土,平安健康長壽,消災避難,還可以求官位,求財富。

《虛空藏菩薩經》云:「(虛空藏菩薩)是貧窮者吉祥之瓶,諸菩薩中如大勝幢,向般涅槃之大導師,善根之地,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歸依處,煩惱焦熱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橋,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曠路乘,誹謗惡口熱惱者蓋,降諸外道猶如師子,能凈諸見猶如雨水,破煩惱怨猶如霹靂,毀戒者葯,生善根芽猶若春澤」

常稱念者,「明智開俗諦,為入真諦故....... 眾生諸貪諍,皆因諸根起,若能攝諸根,疾得於解脫」。

第五 毗沙門財寶天王法門

毗沙門天王的化身——財寶天王

毗沙門天王有兩個不同功能的化現分身。一是具有守護功能的據於北俱盧洲的多聞尊天王,另一是位黃色的大天神,手握吐寶神獸,為諸世間布下無窮資糧的財寶天王。

從財寶天王普天身護法像的尊身上,放射出萬道光芒。尊上頂戴綴滿珠寶的寶冠,黃金的盔甲上套著華貴的天衣,圓睜二目,滿鬢虎鬚,愛騎為一位咆哮著的綠鬃白獅子。尊王的右尊手不停地轉動著慧傘,這樣能源源不斷地為眾生散布資糧;尊王的左尊手持著一隻吐寶鼠,據說從吐寶鼠的寶嘴中能吐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物。

在尊王的周匝,還有八位司財富的神,被稱為「八駿財神」。這八位司財富的神,緊緊環繞在財神朗色的周圍,和朗色的容貌十分相似,威武而不猙獰,右手都持一件法器,左手抱一隻吐寶鼠。

供養財寶天王可得大財富。因此也可以說毗沙門天王主管財富。

供奉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天、施財天、財寶天)像,常持《毗沙門天王經》,並誦毗沙門天王心咒:

嗡 百夏哇那也 娑訶

阿含、金光明、大集、法華等經載,毗沙門天常護持供佛道場,亦常聞佛法,為四大天王首領,廣施眾財寶,並利益安樂眾生、令眾生遠離厄難、能滿諸勝願、乃至天眼通壽命俱胝歲、獲得大智慧........誓願令姿婆世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燕京妙應寺毗沙門天贊曰:

財寶天王身金色,執持寶幢與銀鼠。

威力制服夜叉眾,頂燈多聞大天王。

敬祈上師身安康,弘揚佛法業永昌。

第六 大黑天菩薩法門

唐密第一財神——大黑天

大福德自在圓滿菩薩

大摩尼珠王如來

摩訶迦羅(梵文:Mahākāla,藏語:吏簏稏匏吏簏),又意譯為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譯為摩訶迦羅、莫訶哥羅、瑪哈嘎拉等名稱。

大黑天同時具有戰神、財神、冥府神三種神格。

唐密、東密的大黑天,則是主要作為財神修之。雖然Mahakala瑪哈嘎拉,意譯即是大黑天,但藏傳和漢傳的法流不同,本尊亦有所不同。如藏傳的瑪哈嘎拉,作為上士道出世間護法,供養之以作為修行的助緣,最終是趨向解脫。

菩薩又名「大福德自在圓滿菩薩」,往昔早已成佛,號「大摩尼珠王如來」。

菩薩以其自在之力,來娑婆界,為大黑天神。

《金色王經》云:「何法名為苦?所謂貧窮是。」

貧窮帶來煩惱與障礙,菩薩以「願解脫」功德力,悲願慈憫,施與眾生廣大財富福德。

菩薩有願,若人日日敬供,「令住眾多僧,每日必養千人之眾」。

「若人三年專心供吾者,吾必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

佛說菩薩咒曰:

曩謨三曼多、沒馱喃、唵、摩訶迦羅耶娑婆訶!

佛告大眾:此天神咒,過去無量諸佛出世不說,若未來惡世中,有諸貧窮人,聞此陀羅尼名者,當知是人,降大摩尼寶珠,湧出無量珍寶。

佛教視大黑天為負載生育萬物的堅牢地神之化身。在嘉祥寺神愷記的《大黑天神法》中,將此尊的財神功德描述得十分詳細。

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變身也。五天竺並吾朝諸伽藍等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堅牢地天化身也。伽藍安之。每日所炊飯上分供養此天。誓夢中語詞之中曰。若吾安置伽藍。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眾多僧。每日必養千人之眾。乃至人宅亦爾也。若人三年專心供吾者。吾必此來。供人授與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應惟悉與焉。

從以上的這段可知:

五天竺並唐朝諸伽藍多有安置供養大黑天。每日以炊飯供養此天。可見此尊歷來崇拜供養者眾。

大黑天夢應所說:若安置我在寺院里,每天供養,我令寺院中住眾生僧人,每天供養千人,不僅寺院,人宅也是如此。冰揭羅童子的成就法中,也提到日供千人。因此若供養大黑天,或者冰童子,養活自己和親人朋友不成問題。

大黑天說,如果專心供養我三年,我必前來受供,賜予行者世間富貴,乃至官位爵祿,所求悉皆施與。

關於三年,為什麼是三年,昨天的三年之約一文中已經說明。三年之中,若大黑天親臨,賜予富貴悉地,自此富饒。

如是作畢。居大眾食屋禮供者。堂屋房舍必自然之榮。聚集湧出。又若人常持念吾咒。四季大備餚膳酒羹飯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時不知眾多人供吾者。決定與富。

如果有人常念大黑天心咒,在五更時(凌晨3-5點),以各種美味佳肴供養,大黑天決定賜予富貴。

禮供人者。必於此神成父母之想。於三寶成外護。於眾人成父母故也。余久聞天竺土風並吾當朝土風。諸寺安此天莫非豐饒。因之為斷後輩之疑。以野客夢事引尋貽之焉。

欲供養大黑天神,要將他視為父母一般。天竺和唐朝時,諸寺院安置大黑天神像而供養的,無不豐饒。大黑天不同於民間財神的文昌帝君,亦不同於武聖關公,趙公明等。他是佛教中真正的護法財神菩薩。經典里記載:「常奉此令衣食不缺,常人供之,即來其家令富貴官位爵祿,商人供之利益如大江。」

供奉祈願望時,觀想大黑天財神之金槌不斷前後搖動即可獲大加持。

習行大黑天菩薩七布施功德法門:

(一)為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

(二)為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人切實力行。

(三)為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

(四)為眼施: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

(五)為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

(六)為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布施。

(七)為察施: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佛教這樣說經商求財富

佛教,是這樣說經商的——

何法名為苦?所謂貧窮是。

何苦為最重?所謂貧窮是。

死苦與貧苦,二苦等無異。

寧當受死苦,不用貧窮生。

——《金色王經》

有貧窮已,始有劫盜;有劫盜已,始有兵杖。

——《長阿含經》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

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非不如法。

平直正求,非粗惡求,不逼切他。

如法得分,起無常想,不生慳想,喜舍無吝。

給事父母、妻子、奴婢、諸作使者,以如法財而給施之,所謂親友、眷屬、知識,然後施法。

——《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以法求財,不以濫取,以樂自供,供養父母,給足兄弟、妻子、奴婢、眷屬、知識,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2經

如法得財利,不負得安隱,

施與得歡喜,二俱皆獲利。

——《中阿含經》卷二十九,《貧窮經》

不做低劣事,不受人驅使,

不依附權貴,不以法為商。

——《螺發外道經》

田宅眾生有,賢妻第一伴,

飲食已存命,業為眾生依。

——《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05經

生而有利安,伴輭和為安,

命盡為福安,眾惡不犯安。

——《法句經》卷下象喻品

懈墮有六失:

一者富樂不肯作務,

二者貧窮不肯勤修,

三者寒時不肯勤修,

四者熱時不肯勤修,

五者時早不肯勤修,

六者時晚不肯勤修,

是為懈墮六失。

若長者、長者子懈墮不已,其家財業日日損減。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若能勤作者,斯業勝聚斂。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

利益,一定拋棄那些不工作的年輕人。

——南傳《佛教格言·雜品第十二》

常修凈命(努力做正業的工作以自活),不占吉凶,亦不相人生男生女。

——《小品般若經》卷六

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趣貴;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

——《優婆塞戒經》卷三《凈戒品》

事預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

——(宋)圓通居訥禪師

事預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

——(宋)圓通居訥禪師

不畏大事,不輕小事。

——《四十華嚴》卷十二

依法經商。

——《經集》第二品、第十四章《如法經》

云何菩薩離非法財?不以輕稱小斗欺誑於人,不以詐親及諸欺罔而求財物。

——《大乘寶雲經》卷六

販賣市易,教令依平,無貪小利,共相中欺。

——《優婆塞戒經》卷四雜品

勤心作福,不可貪清閑。少年清閑,是不祥事,非折壽即損福。

——《靈峰宗論》

受到良心責備的事,就不該去做。

——南傳《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何等為守護具足?

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

——《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

云何為正命具足?

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出納)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

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舍。

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缽花,無有種子,愚痴貪慾,不顧其後。

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餓死狗。

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

先當習技藝,然後獲財業。

財業既已具,宜當自守護,

出財未至奢,當選擇前人,

欺誑抵突(抵賴)者,寧乞勿舉與。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不付老子(老人)財,不寄邊境民,

不信奸狡人,及諸慳惜者,

親附成事者。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

積財從小起,如蜂采眾花,

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始學工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

二分營生業,

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

——《雜阿含經》卷48第1283經

六損財業者:

一者耽湎於酒,

二者博戲(賭博),

三者放蕩,

四者迷於伎樂,

五者惡友相得,

六者懈墮。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飲酒有六失:

一者失財,

二者生病,

三者斗諍,

四者惡名流布,

五者恚怒暴生,

六者智慧日損。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博戲有六失:云何為六?

一者財產日耗,

二者雖勝生怨,

三者智者所責,

四者人不敬信,

五者為人疏外,

六者生盜竊心。

善生,是為博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戲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放蕩有六失:

一者不自護身,

二者不護財貨,

三者不護子孫,

四者常自驚懼,

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

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

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迷於伎樂,復有六失:

一者求歌,

二者求舞,

三者求琴瑟,

四者波內卑(弄鈴),

五者多羅槃(擊拍作樂),

六者首呵那(大聚會),

是為伎樂六失。

若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伎樂放逸,惡習日增。

——《法句經》卷下廣衍品

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

不淫於女色,是為最吉祥。

——《法句經》卷下吉祥品

若學大乘善男子善女人,不離一切智心,若見可意五欲,即便在中共相娛樂,阿難,汝應作是念:如此菩薩,即是能成如來根本。

——《大寶積經》卷106大乘方便會

於眾伎樂現自娛樂,而內不舍念佛三昧。

——《首楞嚴三昧經》

支 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藥師琉璃光如來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