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孟說事——福與禍

小孟說事——福與禍

日子每天都過,生活給我們啟示了什麼,各位客官歡迎來到小孟說事。

世上的事兒,可以分為兩種,成與敗。也存在第三種,介於成和敗的之間的狀態。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福與禍是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的。從福到禍,從禍到福,期間過度的狀態就是第三種。

兵法有雲,驕兵必敗。當士兵進入到驕傲膨脹的階段,就成了驕兵。《三國》就有這樣的例子。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隆中里講過,曹操擁百萬雄兵,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於之為戰;孫權據江東三世,國固而民富,可以為援,不可屠之。在關羽失荊州後,張飛被叛將斬殺,劉備向孫權宣戰。戰爭初期,兵鋒所向,戰無不勝,漸漸地將士們都驕傲了。戰爭到了後期,被陸遜火燒連營一舉大敗,無奈劉備只得白帝城託孤。人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無論是誰,進入到膨脹期,就會在福的狀態里向禍的狀態轉換,最終把原有的福演變成了禍。

生活里,這樣的情況也隨處可見。目前正是春節假期,走親訪友,參加聚會,生活顛倒,作息無常,一旦假期結束,便應了那句「每逢佳節胖三斤」。貪圖一時的欲,嘴巴是吃爽了,肉肉也長了。

人,其實很簡單。正如「人」字,兩邊都放平,才能站的平穩。哪邊一旦失衡,就容易摔倒。這慾望也是如此,得有個約束,在一定的規矩下尋求自由,那就會演變成「貝」字,可以規規矩矩,也可以適當任性一下,拿捏准了不做出格,都是好事兒。要是突破太多,老天會教你什麼是規矩,於是便有了「囚」字。

在得意與失意之間,人總是愛彷徨迷茫。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會懂得通過表象看本質,在追尋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中,參透其中奧妙,進而更好地把握未來。這個過程也可以叫「預測」。曾經準確預測特勒普當選美國總統的局座張召忠教授(他是我偶像),或是在耐克薩斯思想者大會上舌戰群儒的張維為教授(還是我偶像)。他們的預測之所以非常準確,是因為有強大的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的支撐。從他們身上,我們明白一件事,只要你把握好每一個的當下,努力到拼盡全力,做好今天的自己,戒掉那些心浮氣躁,平常心的對待就好了。

在這個崇拜利益,權利至上的浮世里,如何追尋平靜,一直是個難題。當你懂得了福禍相依的道理,了解了轉換狀態的必然,就會清楚的看到,今天的果只是明天的因,看似明日之福,也許就成了日後禍事的伏筆。

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即是這個「變」字。用我們的創造力,去發現規律,探明規律,遵循規律即可。人性的善良,是人的根,願你的善和你的能力完美結合,助力這個世界,讓它更加美好,少一些爭鬥,多一些平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小醉 的精彩文章:

今天,你二了嗎?

TAG:夢小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