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張篇,說說心理學和我的一些事

開張篇,說說心理學和我的一些事

GIF

封面是兩個德國小孩,我小姑夫和他哥哥,我很喜歡這些老照片,很有味道。

GIF

什麼時候,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什麼時候,外面有別人,不只我們自己?

我叫TL,廣州人在北京,混血湖南東北,紀錄片導演,夢想是電影導演,按自己的方式詮釋精彩有趣有意義的故事。愛好廣泛,運動力想像力豐富,哲學多元思維量子物理科幻都是感興趣的,耐心理解尤其受老人小孩的喜歡。微信簽名是「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發現未知的自己」,是好友們的「軍師」,從小情感豐富,感性,獨特,也更容易受傷,因為受傷得多也成長得又狠又快。

07年在電視台因為製作大型心理訪談節目接觸心理學,08年當時糟糕的兩性關係,父母關係,單位人際關係,所有最糟糕的事情集中到一塊了,其實也是一種積累爆發,那段時間是我重大改變的第一階段,觸底反彈,心理學拯救了我,也正式踏入有方向的自我成長的道路,搞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是一切核心,家裡和父母三方彼此的關係都逐漸變好,衝突是需要的,可以的,只是之後怎樣做,其實這個世界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第二階段是14年下,也是由於兩性關係引起的內部重大問題,觸底了一年後強勢反彈,在我強烈用力地幫助別人時卻是自己成長得更快,脫離了險境並改掉了頑疾,這下子接觸到更多心理學門派,並接觸到吸引力法則,種子法則,量子物理,宇宙觀,思維又進一步大開,知識面增強內在的力量,觀點都是通路,再沒有「唯一、只能這樣」的絕路。曾經過去想的和說的差距很大,於是忘了何時,下定決心,要把腦子裡心裡的話準確表達到位,寧願多說也不能不說,不要總事後後悔。變化很大,沒那麼害羞了,更大方坦然淡定。

(老照片中是小姑夫的妹妹,相冊上的中文注釋都是她寫的,寫得一手漂亮中文,幾十年前已回到德國)

觀點是來自於自我內在的投射,外界是我們的鏡子,別人的觀點看法意見也是來自於他內在的投射。

關於張德芬「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我經常使用,也用來告訴別人,這個很難也很容易,容易是因為別人你是改變不了的,哪怕你們糾纏撞得頭破血流,只會兩敗俱傷,只要改變自己就好,也只能改變自己,身邊人看著你的變化,你的好狀態,自然向你學習,所以你能影響他但不能決定他改不改變。 難是因為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們習慣把責任外推,怪別人怪公司怪社會怪國家怪命不好,都是因為不敢朝內看,因為要真正面對自己的問題很痛苦,舒適圈有毒,就像毒品,明知有毒,但習慣就是舒適,知道不等於行動,童年父母的相處和溝通模式,這些都和原生家庭有關,所以很多被家暴的人離不開,不斷找渣男渣女的男生女生,就是不敢開口談錢,說不出拒絕,想要的不敢要,覺得自己很差勁,不值得被愛等等,背後的心理,都和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有相似的地方。改變自己是很難,但勇敢面對覺察到問題,這已經邁出很重要的一步了。隨後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觀點造就情緒,什麼情緒因為有著什麼觀點導致的,背後的原因,心理機制,這會真正使你改變。

【 轉載知乎里一段 作者:四維芝麻】

什麼時候,我們要相信:「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看到有些人會誇大外界的威脅,畏懼地躲進自我設定的安全的範圍里,戰戰兢兢地生活,不敢逾雷池半步。此時,要鼓勵他邁出來,要相信外面是安全的,沒有可威脅到自己的他人。

美國某大學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叫做「傷痕實驗」。心理學家們徵集了10位志願者,分別安排他們在10個沒有任何鏡子的房間里,並被詳細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們將通過化妝,變成一個面部有疤痕的醜陋的人,然後在指定的地方觀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反應。

心理學家們請電影化妝師在每位志願者左臉頰上精心地塗抹上令人生厭的疤痕。然後讓志願者們看到並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然後收走鏡子。之後,心理學家告訴志願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塗抹一些粉末。事實上,他們用濕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乾淨了。然而,每一位志願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願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志願者們在這裡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後,志願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志願者A說:「候診室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麼胖,那麼丑!」志願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於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願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夥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願者們滔滔不絕,普遍認為,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心理學家們吃驚不小。他們的臉是乾淨的,沒有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疤痕」。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認為自己卑微無用、認定自己有缺陷……那麼,我們在與外界交往中,會用有認知偏差的內心去尋找,直到讓自己的觀點被驗證 ,然後讓自己陷入更更牢固的「疤痕」印象中。

這個心理實驗真切地告訴我們:我們所討厭的,所畏懼的種種自己和他人的不好,可能只是我們心中的「幻象」,破除心中的成見,保持開放,平和,接納的心態,外界才會和平。

什麼時候,我們要相信:「外面有別人,不只我們自己」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也對美麗和諧有嚮往,面對一個不和諧的,甚至醜陋的東西會有自然的厭惡和抗拒。如果此時我們還不斷地告訴自己,外面沒有別人,一切的不好,是因為內心有私慾,懶惰,或者誠意不夠,然後不斷地委屈自己,我們就會發現日子越過越艱難。因為這個不好的原因並不在自己,那麼自己如何努力都是無效的。

所以,當我們因為客觀的負面環境讓我們變得壓抑,自我懷疑,不自信時,我們要相信「外面有人」。那些壞的關係不是我們造成的。即外面的世界與我們同時存在,並不由我們心的預設,也不由我們決定。

過於「內歸因」的人(討好型人格)要相信「外面有人」。一個很善良的女孩,覺得大家都應該相信相愛,互相幫助,希望每個和自己相關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她真心想和大家做朋友,也很有奉獻精神,但是,生活中好心當作驢肝肺的例子也很多,有人就是頑固地看某個人甚至某類人不順眼,諸如種種,怎麼可能完全如意呢。偏偏這個女孩還是個能吃苦,也過於替他人著想,總會把不好的關係都歸結成自己的原因的人。如果有人苛責她加班都不情願,她就懷疑是自己不夠努力,儘管她已經替別人加班好多次了。如果有人對她態度冷漠,她就忐忑難安,懷疑是自己做錯了事,讓人不高興,其實她只是平時總是幫忙打開水,而這次沒有幫忙而已。

輿論並非一直是客觀準確的,如果一個習慣內歸因的人,面對錯誤的評論或期待,不能發聲去糾正,而是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從自己的內心去修正,那麼這種錯誤可能會被強化,成為一種習慣性認知。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真處在這種環境中,那就不理會那些人吧,或者逃離這樣的環境。其實不理會和逃離本質上是一樣的,不理是心的逃離,離開是身的解脫。但是,有些關係是我們難以逃離的。比如親子關係,婚姻關係等。所以,這裡就有別人自己的原因。

處於不好親密關係中,又暫時無力擺脫的人,也要相信「外面有人」。

我們要知道,有些人好不好,和我們沒有關係。那些人對我們不好,也並不是因為我們對他不夠好。我們沒有必要內疚,更不必懷疑自己。因為有些人,陷入自己的偏見和盲目中,只要自己舒適或者習慣,根本不關心真相。這可能很令人沮喪,但沒有辦法,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那麼幾個這樣的人。儘管可能這樣的人中有些是我們至親的人。

【TL說】去到解決不了的時候也是有的,和自己說一聲辛苦了,他她有他她的人生功課要做,不是你能左右的了,你做好自己的功課最重要,因為你會成為或正在成為別人的原生家庭。

GIF

07年做節目時在南方接觸心理學的人有不少,但是北方聽說很少,據心理老師們說北方開課報名的人寥寥可數。13年之後不一樣了,可能八零後父母增多,偏學習型的父母居多,無論南北方,心理學課堂滿滿的人,大夥如飢如渴地學習,想改變關係,改變自己,發現自己,心理學像病毒一樣快速擴散,有價值,有用,受益良多的東西,所以會口口相傳,作用是最高級效果最強的廣告。

每天學點心理學, 好好和自己對話,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學習愛自己,學會快樂是一輩子的功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17家銀行IPO排隊待審,優勢中介資源集中
董慶真:我是不是又錯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