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法快得如飛蝶穿花!說的就是濟南的他

手法快得如飛蝶穿花!說的就是濟南的他

GIF

神醫扁鵲被人譽為中醫之祖,他總結的「望、聞、問、切」四診法至今仍是中醫診斷病症的主要手段。而判症之後就要治療,中醫有句老話「知艾者福,善灸者壽」,是中醫重要的治療手段。

神醫扁鵲

在濟南有個地方,還未進門,就飄來一陣陣艾葉熏燃後獨特的葯香,推門而入,滿室繚繞著淡淡的艾煙,這個地方就是濟南中醫院的灸療特色門診。

病人叫他「神針」、「神灸」

在濟南中醫院的灸療特色門診里,馬兆勤正在為病人治病。馬兆勤下針被稱為飛針,眨眼之間,十幾根銀針就準確地刺在了治療所需的穴位上,接著置葯、燃艾,手法快得如飛蝶穿花,針療、灸療加藥療多管齊下。

濟南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馬兆勤

病人們交口稱讚的馬主任是濟南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馬兆勤,灸療特色門診的創辦人。1989年他創辦了山東省第一家灸療特色門診,儘管那時灸這種古老的傳統療法運用並不廣泛。

在病人眼裡馬兆勤那是神針、神灸,但了解他的人知道,這「神」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鑽研換來的。馬兆勤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已經四十多年,一直在臨床研究和應用的第一線,曾師從全國名醫王占春、周楣聲教授,盡得真傳。

馬兆勤善於學,更勤于思。不如對於眩暈症患者,馬兆勤的治療方法非常獨特,而且治療用的眼灸器耳灸器都是他發明的,20多年來他不斷創新,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

創新源於神奇的中醫學

馬兆勤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發明創新呢?這都源於他的學術思想體系。馬兆勤的學術思想源於古代經典,成於古典理論與實際臨床的結合,我國古老而神奇的中醫學:針灸與經絡是他無盡的源泉。

針刺療法,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時我們的先人對針灸、穴位就有了一定的認識。

艾絨、艾條

艾絨、艾條,灸療必備,中醫認為艾是唯一可以通十二經的藥物。

穴位、經絡,中國人對人體非常獨特的認識方式,認為它們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將人體各部的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運行氣血,營養全身,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護協調和相對平衡。

針灸、穴位、經絡、中藥,這些祖先的遺產是大家共同的財富,但是如何傳承、弘揚就在於個人的努力了。

畫面中的這位老人是馬兆勤的患者萬大娘,這是她最後一次來治療,因為她今天就能出院了。

剛來的時候萬大娘的病可夠重,腰椎間盤突出並發椎管狹窄、腰椎滑脫,不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經常疼痛難忍,最後慕名找到了馬兆勤。

馬大夫的「騎竹馬灸」

馬兆勤給萬大娘治療,除了刺絡拔罐及飛針,還要進行灸療,但這次的灸療很特殊,這就是馬兆勤的新發明——騎竹馬灸。這個發明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和祖先的智慧和經驗。

馬兆勤古今結合,就有了簡便有效的騎竹馬灸。這灸的方法也是馬兆勤的創新灸法:運動灸。

運動灸的基礎則是我國古老的雷火神針和太乙神針。馬兆勤在「神針實按灸」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加上旋轉揉按等推拿手法,使艾火穿透力更強,藥力可以更深地滲透進去,使治療效果更好,而患者感覺更為舒適。

灸,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穴位上,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病、預防和保健的目的。

歷史上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也是一位艾灸名醫,隨身帶艾草、自稱「艾火遍身燒」,年近百歲還能精力充沛地著書立說。孫思邈強調針刺、艾灸、湯藥三者並重,認為「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皆非良醫也,針灸不葯,葯而不針,尤非良醫也」。

馬兆勤的灸療特色門診正是走了針、灸、葯結合的路子,只是他的葯不是內服的湯藥,而是引葯入灸,在灸療門診里常備著不少用於灸療的中藥,根據病情靈活使用,常常事半功倍。

萬大娘正在練習行走

一個多小時的治療下來,萬大娘覺得身上又輕鬆了一些。能有這樣的治療效果,萬大娘和家人真是又驚又喜。

掙錢不叫成就感

濟南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馬兆勤告訴記者,掙錢不叫成就感,治好病才叫成就感,老祖宗的東西是用來發揚光大的。

在灸療特色門診里馬兆勤幾乎閑不住,不停地在各個診室里來回穿梭,因為病人太多,而且很多就是奔著他去的。不過馬兆勤說,這功勞少不了老祖宗的。

確實,針灸是中華民族在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么說么新聞大社區 的精彩文章:

TAG:有么說么新聞大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