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李琰 這比賽讓人看不懂

李琰 這比賽讓人看不懂

李琰 這比賽讓人看不懂

義大利隊開始歡呼慶祝,而中國隊的姑娘們仍盯著現場大屏幕上的判罰(犯規),並收起了手中的國旗。本版圖片/視覺中國

李琰 這比賽讓人看不懂

對於判罰結果,主教練李琰很無奈。

昨晚,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第2個衝過終點,但最終被判罰犯規,無緣獎牌。這不是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第一次出現爭議判罰。失望的中國隊上下都表示看不懂這項運動了,主教練李琰則表示,裁判在同一場比賽中的判罰不一致,「作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就是想所有參與的人把比賽看得清楚一點,現在都看不懂了。」

沒 情 緒

五星紅旗展開又收起

以第2名身份衝過終點,范可新流淚了,她說:「隊友們這麼信任我,把最後一棒衝刺的任務交給我,我沒有完成好,對不起大家。」范可新賽後哭了。裁判宣布中國隊犯規,銀牌沒了,獎牌也沒了。

一分鐘前,李琰還高興地拍著范可新、周洋、曲春雨、李靳宇4個弟子的頭。4名隊員拿起事先準備的五星紅旗,準備環場慶祝。

隨著比賽結果在場地中央大屏幕上顯示,李琰雙手抱頭,走向了裁判席,4名隊員也收起了手中的國旗。

中國隊有實力在該項上爭奪金牌。此前女子3000米接力預賽,由周洋、范可新、韓雨桐、曲春雨組成的中國隊以4分05秒315打破奧運會紀錄。

結果無法更改。韓國隊以4分07秒361奪冠,這是東道主繼2014年索契冬奧會後,再次稱霸該項目。義大利隊以4分15秒901排名第2,加拿大隊、中國隊都被判犯規。B組決賽以打破世界紀錄的4分03秒471的成績排名B組第一的荷蘭隊,遞補獲得銅牌。

沒 成 績

第2個過線被判犯規

決賽中,中國隊派出范可新、周洋、李靳宇和曲春雨的陣容。頂替韓雨桐出戰的小將李靳宇在短道1500米上,為中國短道隊奪得平昌冬奧會首枚獎牌(銀牌)。

作為這個項目上的老冤家,中韓兩隊在最近25次世錦賽和奧運會中奪下其中24枚金牌。這場決賽,仍是中韓兩隊的「二人轉」。

決賽出發後,中國隊位置靠後。第5圈時,中國隊通過交接棒衝到第1,韓國隊超到第3,稍稍落後於加拿大隊。這樣的情況維持了近6圈,第13圈時韓國隊衝到第2,緊隨中國隊身後。

進入後半程,雖然周洋交接時摔倒,但中國隊繼續在前面領滑。而且逐漸拉開與身後加拿大之間的差距,韓國隊落到第3位。

第21圈時,李靳宇交接時有小失誤,中國隊落到第2,但很快奪回第1。

第24圈,加拿大摔倒退出競爭。比賽變成了中韓兩隊的短兵相接。

不過到第25圈時,范可新交接時未能守住位置,韓國隊趁機衝到第1,並將優勢保持到終點。中國隊第2個過線,但最終只收穫了一個「pen(犯規)」。

沒 明 白

周洋坦言看不懂判罰

「最後一棒交接時,我沒做任何不應該做的動作,我提醒自己不要著急,衝刺的時候,大家身體有接觸,但我不認為自己有犯規動作。如果說之前500米比賽判我犯規我心服口服的話,那麼這次判罰我很不理解。」范可新賽後稱,過去4年全隊為奧運會付出了很多,雖然結果「很不甘心」,但她相信4年後的北京一定能用實力贏得更好的成績。

對於老將周洋來說,這樣的結果更加殘酷。這位中國短道的領軍人物在克服傷病等困難後,又一次站上奧運會賽場,這可能是她的最後一屆。

「我不知道我們犯規在哪裡,無論是在交接棒還是超越時,我們做到了動作乾淨,甚至有對手想要超越我們,我們也會主動讓出位置讓對手超越。賽前老師(李琰)囑咐我們,一定要順利完成比賽,我覺得我們已經做到了最好,但最後卻是這樣。」周洋說。

「等候(裁判)判決時,大屏幕一直在放韓國隊摔倒的畫面,我們一直在期待結果,大家心裡就想為了中國而戰。不管怎樣,都要滑出自己最真實的水平,結果出來後很失望。」周洋說,「我是參與者,但是越來越看不懂短道了。」

周洋甚至產生了找裁判理論的衝動,「我們最後都是領先的,我一點都沒有著急,但到現在都不知道中國隊為什麼犯規,我甚至有些衝動,想去找裁判了。」

因為受傷,周洋已經兩年多沒有參加國際比賽,她覺得判罰尺度越來越嚴了。「2017年第一次參加世界盃時,就感覺裁判的判罰尺度更嚴了,這次冬奧會更加嚴格。儘管這是我本屆冬奧會最後一場比賽,也有可能是最後一屆奧運會,結果也比較可惜。」周洋說,「但在我心裡,中國隊一直是最棒的。」

沒 道 理

李琰呼籲判決要公平

賽後,現場大屏幕並未播放中國隊犯規的鏡頭,李琰就此做了解釋,「裁判看的錄像跟觀眾看的是不一樣的,觀眾看的是上面的那個(大屏幕),他們看的是不同的畫面。」

接力比賽中容易出現身體接觸,但在李琰看來,裁判在比賽中的判罰尺度並不一致,「我只能這樣講,比賽打到這個份上,就是裁判判得不一致。咱不說不同的項目,在同一個項目,同一場比賽中判得都是不一致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極力去讓隊員不犯錯誤,這也是我們需要提高和改進的。」

李琰透露,中國隊已經提交了申訴,儘管申訴不會對結果有任何改變,「裁判的判決就是最終判決,申訴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需要一個公平的賽場,不論對哪個項目,都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待。」

一向冷靜的李琰賽後衝破阻攔,直接奔向裁判席,她希望能得到一個明確的解釋,「怎麼說呢,一個比賽當中他(裁判)可以選擇地去看一個有問題的點。他會說這個點重要,那個點不重要。作為職業裁判來講,應該把所有的點都看清楚,之後再下最後的通牒。因為對運動員來說,一生可能就一次了。」

李琰表示,國際組織對裁判培訓時應該對判罰尺度有一致性,要給所有參賽運動員和教練員一個公平的平台,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員,就是想所有參與的人把比賽看得清楚一點,現在都看不懂了。」

楊揚視點

場上有8名裁判,來自不同的國家,從我在國際組織工作多年的理解,(裁判)很難去偏袒,所以還是要理性。現在的判罰比過去更先進,更容易看清楚。我還是想請我們的隊員能擺正心態,你看男子500米,我們的狀態非常好,乾淨利索,我們就要打這樣的比賽。

新京報記者 房亮 孫海光 韓國江陵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