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楷書結體,核心四點

楷書結體,核心四點

楷書結體

重心平穩

漢字經常由多個部分組合而成,如同建築、積木和雜技的疊羅漢,首先要使它們沒有倒坍的危險,這就要保持重心的平穩。孫過庭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就是這個意思。

平穩的最簡單形式是對稱,即在中軸線兩側以同量同形的對應形式相配置,像「文」、「立」、「全」、「羽」、「南」、「北」 等一類的字,在篆書和美術字中是完全可以寫得非常對稱的,但在楷書中卻不行。因為楷書的橫畫通常都是左低右高地傾斜著,豎畫也不那樣直。所以,楷書往往是通過點和橫畫的頓筆、以及強化了的捺和豎來取得視覺上的平衡的(圖一),何況絕大多數的字是不對稱的呢!所以,對稱雖然是求得平衡的最簡便形式,但是在書法中卻是不存的。那麼,便只有採用均衡的形式了。所謂「均衡」,便是等量而不等形,或等質而不等量。這種均衡的形式便比對稱難以掌握多了。

布白勻稱

書寫點畫結體成字時,同時也就將白紙分劃成了大大小小塊面,字之所以成字,也正是有空白的緣故。清代書法家鄧石如說,結體應「計白當黑」,就是應當將虛的空白看作和實的筆畫同樣重要。

勻稱的最簡易要求就是筆畫之間的空白要寬窄大小大致等。如「國」字的內部的分割,「書」字橫畫的間距就是如此(圖六)。然而,富於奇趣和難於掌握的是疏密不同的虛實對比。如「之」字(圖六),因為上面三筆的緊密而形成一個三角形實體,這個三角形恰好與中間空白的三角形構成虛實對照的平衡,下面由一個船形的大捺乘載著向前航去。再如「先」字(圖六),重心左傾,但是由於彎鉤的屈張運動所形的「引力場」——空白,彷彿一塊巨石一般壓在那裡,遂使之轉危為安。

參差避就

楷書以平正為根本,但過於整齊一致便失於呆板,所以橫畫相疊時,須有長有短、偃仰,豎畫並列時,也須長短、欹斜的變化,三點四點在一起時,須各有姿態、向背。如此等等。楷書的參差變化,應該在平正的基礎上進行,即在統一中求變化。

避就在上下和左右組合統體的字中尤為重要,彼此之間切忌互不往來,「各自為政」,而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穿插,融為一體。比如「敕」字,由「來」和「力」字組成,為了形成一個整體,「來」字的一捺改為一點,以使「力」字靠近,這就是「避」,或稱之為「讓」;「力」的一撇趁勢進入「來」字的下面,這就是「就」。再如「踐」字,「足」的最後一筆改為上斜的短畫,以避右邊的「戈」字,右邊的兩個「戈」字相疊,上面「戈」字的一撇變短以讓下,下面「戈」字的彎鉤藉機插入,橫畫伸長插入左邊,使左右上下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圖七)。

識勢貫連

楷書雖然是一筆一畫各不相連,但卻不能寫成「積薪」、「布棋」般的呆書,而要寫成氣勢貫連的活書,就得像唐代書論家張懷瓘說的那樣:「必先識勢,乃可加工。」

比如「流」字的「氵」,第一點奔向第二點,第二點奔向第三點,第三點又奔向右上邊的一點。正因為它們之間有這樣一個連帶關係,點的方向和筆鋒的走向才那樣不同(圖八)。再如「祿」字右下的四點:第一點向下,以帶第二點,第二點右仰,奔向第三點,第三點左撇,以帶第四點,第四點頓筆後向右出鋒,奔向下一字。四點各不相同,互不相連,但它們之間顧盼呼應,彷彿有一根無形的紐帶牽連著,這紐帶便是筆鋒在空中走向的軌跡(圖八)。明乎此,也就不難理解看似各自獨立的筆畫之間的內在聯繫了,寫出來的字自然也就成為一氣呵成的活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比藝術更高貴的,是人格的乾淨
書法史的五次斷裂!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