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什麼是真正的自在?

什麼是真正的自在?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雲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

婆娑世界充滿了痛苦、無奈、委屈、不平,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唯一的辦法,是以自己的般若智慧找到心中的凈土。

一個懂得生活、追求幸福的人,要讓自己活的輕鬆、自在,一定要像行雲流水一樣,任運逍遙,自由自在,不要因為名韁利鎖而自我束縛、自我設限、自我封閉。

處境愈順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時候,他就愈放不下。在感情、事業上受了挫折,在金錢、名譽上受了損失,乃至學生考試失利了、競賽落敗了,他們就覺得前途艱難,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自殺的念頭。對於起起落落的人生,有一句名言:放下身段!因為世間終究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能夠放下身段,才能「放得下、提得起」。

即如清朝的宣統皇帝,原為九五之尊,但是到了最後卻在北京的中山公園做一名清潔工。如果他不能放下身段,又怎麼能生存於世間呢?有一個婆羅門外道,一次帶了兩個花瓶去見佛陀。佛陀一見面就叫他「放下」,婆羅門依言放下手中的一隻花瓶。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又放下了另一隻花瓶。佛陀又說:「放下!」婆羅門不解:「我已經都放下了,你還要我放下什麼呢?」佛陀說:「我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我是要你將傲慢、驕瞋、嫉妒、怨恨等不善的念頭與不好的情緒,都要放下。」

功名富貴人人追求,能夠得到也並不是不好;但如果因緣不具而失去,也要能放得下。人生要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有能無、能高能低,如果一句話就放不下、一件事也放不下,或者為一個人而放不下,又如何承載更大的責任呢?只有從心裡放下了,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得到人生的自在。人人都有觀自在,何必他方遠處求?

「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意思是說,只要你能觀照自己,你能認識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例如,你觀照他人,能夠「人我不二」,你怎麼會不自在呢?你觀照境界,不要「心隨境轉」而能「心能轉境」,你怎麼會不自在呢?你能觀事,事情千般萬種,我只求簡單,如此怎麼會不自在呢?我觀道理,道理玄妙莫測,我只以平常心論道,又怎麼會不自在呢?我能觀心,心意千變萬化,我只以平常心對之,我又有何不自在的呢?

自在,自在!自在處處求,原來只要心自在,一切自然就都自在了!人生在世,如果有錢、有家、有名、有利而活得不自在,人生也沒有什麼樂趣可言。偏偏人在世間,「有」就是有掛礙,就是有煩惱,因此有許多人有金錢「有」得不自在;有家庭「有」得不自在;有愛情「有」得不自在;有名位「有」得不自在……因為「有」,所以不自在。

有權力的人物,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抓耳撓腮,一副不自在的樣子;有錢財的企業家,金錢周轉不靈時,萬般苦思,一副不自在的樣子。一個人如果能夠擁有世間的財富名位,而又能夠自在,當然最好;如果不能,與其「擁有」而不自在,又何必擁有那麼多呢?人生在世,所圖的不就是一個幸福解脫、快樂自在嗎?你看,兒童從小受父母管束,他就覺得不自在;婦女嫁人,受公婆要求,她也覺得非常不自在;服務社會,各種職業,感到不勝任、不能稱心,他就不能自在了。

所以,人生的意義,能在「自在」中生活,最為成功。你在人我是非之前能自在嗎?你在功名富貴之前能自在嗎?你在生老病死之前能自在嗎?你在因緣果報之中能自在嗎?你如果活得不自在,再多的事業,再多的財富,也只是增加負擔,增加束縛而已!你如果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的「八風」境界里都能不為所動,你自然就能自在解脫了,那個時候,你不就是「觀自在」了嗎!

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平台上的好文章、善知識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轉發就是積德行善!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05
《太上感應篇》141:罵神稱正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