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我們對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五大觀察&華麗志奢侈品股票年度排行榜

我們對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五大觀察&華麗志奢侈品股票年度排行榜

2017年奢侈品行業全年走勢回顧

從2013年起,《華麗志》獨家推出全球奢侈品股票月度和年度排行榜,定期追蹤全球主要奢侈品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勢、匯總分析股價變動的原因。2016年又推出「華麗志奢侈品行業股票指數」,以更加直觀和數據化的方式,呈現全球奢侈品行業的景氣度變化軌跡。

截止2017年12月底,過去兩年里,「華麗志奢侈品行業股票指數」(以下簡稱「華麗志指數」)的走勢如下圖所示,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全球奢侈品行業自2016年下半年起,從低迷狀態中逐漸復甦,整體向好的勢頭一直持續到2017年底。

從「華麗志奢侈品行業股票指數」在2017年穩步上升的情況來看,全球奢侈品行業正迎來又一個春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消費者重新高漲的奢侈品消費熱情,當然,也歸功於奢侈品企業奮起跟上時代步伐,積極求新求變。

奢侈品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主要依託新興市場的崛起、線上銷售渠道的加速發展、以及千禧一代逐漸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因市場、品類、定位和發展階段的不同,每個品牌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摸索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通過長期深度觀察全球主要奢侈品企業的發展動向和市場反饋,《華麗志》得出了五個比較重要的結論:

《華麗志》對於 2017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五大觀察

一、多品牌大集團展示出更強生命力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 LVMH 業績和股票的持續堅挺,Kering 反超愛馬仕和歷峰集團躍升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都證明了主打「軟奢侈品」(時裝和皮具)的多品牌奢侈品集團在目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長期成長潛力。

或許是認識到這一點,歐洲以外的時尚和奢侈品企業或投資機構也湧現了一股打造「多品牌」集團的熱潮,比如:

卡達王室投資機構Mayhoola先後收購了義大利奢侈品牌 Valentino, 法國奢侈品牌 Balmain, 義大利高級男裝品牌 Pal Zileri,還參股了英國配飾品牌 Anya Hindmarch;

中國山東如意控股先後收購了法國時尚女裝集團 SMCP(旗下品牌 Sandro, Maje, Claudie Pierlot),英國經典風衣品牌 Aquascutum,擁有多個歐洲高檔男裝品牌的利邦控股,並在2018年初宣布收購瑞士奢侈品牌 Bally;

美國的兩大輕奢巨頭—— Coach收購了高端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 和輕奢品牌 Kate Spade;Michael Kors收購了英國奢侈品牌 Jimmy Choo,都希望逐步打造多品牌集團,加快外延增長,對沖單一品牌的時尚風險。

當然,「大」也不是萬能,控股方如何平衡旗下各品牌的發展、切實發揮協同效應,如何把握不同文化不同類型品牌的DNA和成長周期,控制好投資和全球擴張的節奏,都將是未來必須面臨的重大挑戰。

二、時尚潮流是把雙刃劍

煥然一新的 Gucci 在短時間獲得全球年輕時尚消費者的追捧,錄得爆髮式業績增長的事實證明,經典奢侈品牌在強有力的管理者(CEO Marco Bizzarri)和富於創新精神的設計師(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帶領下,具有持續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可能性,同時「潮流元素」已經成為奢侈品牌吸引千禧一代消費者的重要催化劑(詳細分析見《華麗志》特稿:這32個動作讓Gucci一年多賺144億人民幣!《華麗志》獨家圖解)

Louis Vuitton 僅憑與美國街頭潮牌 Supreme 的一個聯名系列,就創下了一億歐元以上的銷售奇蹟,也間接助力 Supreme 以超過10億美元的高估值獲得美國頂級私募基金的重金投資。奢侈品牌與「潮牌」的牽手頻頻發生,也引發了業內的不同聲音——詳見《華麗志》特寫:奢侈品牌與潮牌為何越走越近?聽聽業內支持和反對兩種聲音怎麼說)

「時尚潮流」對於「奢侈品牌」來說,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幫助奢侈品牌吸引年輕時尚消費者的同時,也可能扭曲奢侈品的尊貴定位、破壞品牌長期價值、甚至流失核心用戶,義大利奢侈品牌 Tod』s 就表示要回歸傳統,轉向更加穩定而可靠的頂級奢侈產品線。

三、全球時尚一體化,「小眾」也可大行其道

加拿大輕奢防寒服品牌 Canada Goose 成功 IPO和隨之而來的爆髮式增長,充分展示了在金融資本助力下(Canada Goose 由著名私募基金貝恩資本控股),一個地區性小眾品牌也能較快地成長為全球性知名品牌。Canada Goose 在大規模鋪設零售渠道之前就獲得了相當的全球知名度,也展示了數字化驅動的「全球時尚一體化」,讓小眾品牌和爆款產品能更快速、更廣泛地傳播開來並觸達全球消費者,雖然營銷投入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產品要足夠「極致」和具備「自傳播力」。

「好的產品會說話」,這句老話在網路社交媒體和KOL大行其道的當下,具有了一層特別的現實意義:產品擁有卓爾不群的設計、品質和功能,並能在情感上與目標消費者產生真實共鳴的品牌,無論大小,都有觸發「引爆點」的機會,善加把握,就能在全球範圍內快速佔據大量免費眼球和流量紅利。

四、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有增無減,但消費者已今非昔比

貝恩諮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則認為,2017年全年,中國本土奢侈品市場銷售總額達到142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為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全球奢侈品市場的總銷售額達到2620億歐元(約合2萬億人民幣),其中有32%來自中國消費者,佔比為所有國家和地區最高,這個數字也意味著,2017年中國消費者購買了6500億人民幣的奢侈品,其中78%發生在海外。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則顯示,中國市場佔全球奢侈品總需求量的31%,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34%,其中超過60%的奢侈品購物行為發生在中國境外。

不過,隨著各大奢侈品牌逐漸縮小中國與海外的價差、加強中國門店建設、提升服務體驗,加之中國政府降低奢侈品關稅、打擊海外代購,都讓越來越多的奢侈品消費迴流到中國大陸市場。

《華麗志》發布的《2017中國時尚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在被問到「影響奢侈品購買決策的因素」時,71.9%的受訪者選擇「產品設計和辨識度」,67.9%選擇」產品質量「,高居前兩位。在奢侈品的回暖背後不僅是品牌的努力,更是消費者理性的回歸。當人們對奢侈品崇拜和仰視的光環逐漸褪去,奢侈品開始成為中高收入人群日常消費的組成部分。人們更關注產品設計和質量,品牌文化和服務,這樣的理性回歸對品牌的商品企劃、門店服務、整合營銷、銷售渠道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數字化成為必選項,然而各有各的對策

麥肯錫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包括服裝、美妝和配飾在內,奢侈品線上消費額達200億歐元,佔全年行業總額的8%——約為2009年的3倍。未來7年,奢侈品線上銷售額有望以更高的速度增長至740億歐元,預計截止至2025年將貢獻19%的銷售額。

貝恩諮詢的報告指出,在中國市場的前二十大品牌中,有一半以上都選擇了縮減實體零售網路規模,同時擴大單店面積。2017年,這20個品牌的門店總數為1119家,相比2015年減少了6家,只有少數快時尚品牌選擇了快速擴大零售網路規模。與此同時,各大品牌2017年在數字營銷方面的支出普遍出現了大幅增加,數字營銷的佔比從2015年的35%增加至了40%~50%,其中用於微信平台的比例達到30%~60%。

從美國的亞馬遜到中國的天貓、京東,從 Yoox Net-A-Porter 到 Farfetch,無論是綜合型電商平台,還是專賣時尚奢侈品的垂直電商,都對知名奢侈品牌趨之若鶩,希望獲得其青睞以提升網站對時尚消費者的吸引力。

各大奢侈品牌則紛紛更新升級自己的數字化戰略,但側重點大相徑庭:

瑞士奢侈品巨頭歷峰集團(Richemont)一直在數字化方面比較保守,但在2018年1月突然宣布將以27.7億歐元收購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 Yoox Net-a-porter Group SpA 集團剩餘51%股權,實現完全控股。

開雲集團(Kering)集團2017年奢侈品部門線上業務增長幅度超過了70%,旗艦品牌 Gucci 2017年網站訪問量高居奢侈品牌第一,是2016年的2.5倍。集團主席 Pinault 認為,數字化戰略除了提升電商業務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依託互聯網向年輕消費者傳達品牌設計理念。

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 LVMH 一方面著手打造自己的奢侈品電商平台 24 Sèvres, 一方面大力發展品牌官網,旗下品牌絕大多數線上銷售額都由集團自己的電商渠道貢獻。集團主席 Arnault 認為:過快發展線上業務將有損集團旗下奢侈品牌的聲譽,需要謹慎行事,不能為此降低產品的定位,即便是線上購物也要帶給消費者奢華的體驗,通過全面控制商品的售價和比例平衡來維持旗下品牌的聲譽。

2017年各季度奢侈品股票走勢簡要回顧

2017年第一季度:

華麗志指數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的復甦勢頭並穩步上升。本季度,加拿大輕奢戶外品牌 Canada Goose成功IPO,打破了奢侈品行業 29個月的 IPO 荒,同時也驗證了奢侈品行業的回暖趨勢,增強了投資人對該行業的信心。同時,市場預期奢侈品行業併購交易將呈現上升趨勢,美元的走強和歐元的下行也使歐洲奢侈品品牌得到更多的關注。

2017年第二季度:

2017年第三季度:

華麗志指數在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強勁增長的帶動下穩步上升。在遭到中國政府打擊腐敗的衝擊而陷入近五年的低迷之後,中國奢侈品市場又開始恢復穩步增長,但其驅動力卻迥異於2012年前,彼時官場送禮和炫耀性消費是奢侈品在中國爆發性增長的主要推手,轟轟烈烈的反腐運動除去了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泡沫,隨著中國消費者購買力和品鑒力的上升,如今的奢侈品消費更多是為了滿足個體對優質名品的自用型需求,以及年輕一代彰顯時尚態度的個性化需求。從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的中國奢侈品消費回暖趨勢,也受到人民幣升值、中國房價和證券市場收益上升、各大品牌縮小中國和海外奢侈品價差等因素的影響。

2017年第四季度:

華麗志指數在波動中上升。本季度由於LVMH、Richemont、Kering等奢侈品巨頭業績表現優異,股票均實現大幅增長,推動華麗志指數繼續上升,並在12月份達到歷史新高。LVMH 以平衡的產品組合和穩固的產品定價保持著堅挺的增長勢頭;Richemont 的珠寶業務有所復甦,集團管理層通過重組引入了更多新鮮血液;Kering 則在旗艦品牌 Gucci 現象級大熱的帶動下,衝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行道,集團市值一舉超過愛馬仕和歷峰集團,成為僅次於 LVMH 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

2017年奢侈品個股表現綜述

2017年全年股價漲幅前十名:

Canada Goose:

2017年3月中旬,加拿大輕奢戶外品牌 Canada Goose 登陸紐交所和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開盤價18美元,遠高於IPO發行價17加元(約合12.79美元)。2017年9月集團首席執行官 Dani Reiss 發表聲明稱,集團未來在開設一定數量地面旗艦店的同時,加快推動電子商務的增長,這將幫助 Canada Goose 與其他奢侈品牌同行在利潤率上拉開近15個百分點的差距,直銷戰略還有助於減少 Canada Goose 對零售商的依賴,過去三年中,Canada Goose 的所有銷售額幾乎都來自於零售商。他還表示,集團全球擴張的下一個目標是中國,正在制定進軍中國的戰略。目前在多倫多股票交易市場上,其股價已創歷史新高。

Kering:

在旗艦品牌 Gucci 的強勢推動下,集團2017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5%達到154.78億歐元,整體表現十分搶眼,且好於分析師預期。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Francois Henri Pinault表示,集團將繼續以奢侈品牌發展為核心,目前擁有三個價值超過 10億歐元的龍頭品牌(分別是 Gucci, Bottega Veneta, YSL),未來十年的目標是旗下品牌再有 1~2個達到這樣的規模。此外,集團希望在 Gucci 及各品牌的推動下,實現開雲集團向「純奢侈品集團」轉型的目標,2018年1月,集團宣布將旗下德國運動品牌 Puma 大部分股權分拆給公司股東。

Jimmy Choo:

2017年4月集團宣布,為了尋求股東價值最大化,公司目前正在考慮各種可行的方案—包括尋求整體出售,並已獲得大股東—歐洲投資巨頭 JAB Holdings 的支持,2017年7月美國輕奢集團 Michael Kors同意以 8.96億英鎊(約合 12億美元)收購Jimmy Choo,該金額約為Jimmy Choo 2016年調整後 EBITDA(息稅折舊和攤銷前利潤)的 17.5倍,是2016年銷售額的 2.46倍。交易完成後,從 10月30日起,Jimmy Choo 從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退市。

Moncler:

集團2016年銷售額首次超過10億歐元,在2017年度繼續高歌猛進,2017年7月公布的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其銷售額已經連續14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Remo Ruffini 表示,制定公司未來發展規劃時,將堅持品牌透明度、傾聽股東的建議,但會一直遵循公司自己明確的增長戰略,從長計議,將 Moncler 打造為一個強大、獨特、穩定增長、絕不妥協的公司。

Michael Kors:

集團今年7月正式收購了英國奢侈鞋履品牌 Jimmy Choo,該品牌將對於定位輕奢的 Michael Kors 品牌形成有效互補。此外公司的戰略計劃「Runway 2020」進展順利,銷售額多項數據好於分析師預期,Runway 2020 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包括:產品創新、品牌互動和客戶服務。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Michael Kors 公司將新產品和高端配飾佔比提升至40%,減少打折促銷和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出售更多正價手袋。

Michael Kors 曾經在輕奢領域炙手可熱,但更多消費者轉向線上導致品牌同店銷售額不斷下滑,而過度分銷和太過依賴促銷以提高銷售額稀釋了品牌價值和吸引力。為擺脫延續近兩年的低迷狀態,Michael Kors 公司今年大量收回了沉澱在百貨門店和折扣渠道嚴重貶值的庫存,重振包袋產品線,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同時通過收購其他品牌著手打造多品牌集團。

周大福:

集團股價在2016年大幅下跌,受香港整體珠寶業復甦影響,2017年股價觸底反彈,2017年11月發布的2017財年中期數據顯示,黃金配飾需求的增長助力公司連續第二個半年實現利潤增長。周大福公布的數據反映了中國奢侈品市場(受反腐倡廉政策影響)在經歷兩年的頹勢後已經開始回暖。2017年,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近七年內首次加速增長。

集團表示,2017財年將成為周大福珠寶業務復甦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儘管復甦的過程是漸進的且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公司堅信未來珠寶行業將回歸穩定的持續增長。截止2017年9月30日,周大福集團在中國大陸的銷售網點達到2358個,公司表示基於消費者的情緒高漲,中國大陸的購物中心蓬勃發展,將進一步拓展門店滿足需求。針對香港和澳門兩地,公司將重點打造旅遊中心的網點並在部分住宅區附近選擇性增設門店。

LVMH:

集團2017財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3%至426億歐元,表現優異,集團董事長 Bernard Arnault 表示:「我們2017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非常不錯,北美等其他地區也很強勢。預計2018年全球整體依然會保持這種積極的增長趨勢。」旗艦品牌 Louis Vuitton 的表現非常出色,是時尚與皮具部門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其中與街頭潮牌 Supreme 的聯名系列是銷售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與歌壇天后 Rihanna(蕾哈娜)合作推出的化妝品系列 Fenty Beauty 則是香水和美妝部門增長的重要原因。

此外,LVMH 還在2017年3月收購法國獨立調香師品牌 Maison Francis Kurkdjian多數股權,意在加速進軍快速增長的小眾奢華香水市場,2017年4月為簡化股權結構,LVMH宣布將收購自己的第一大股東——Christian Dior 公司旗下高級時裝業務 Christian Dior Couture ,將 Christian Dior 公司的全部資產整合進 LVMH(已經擁有 Dior 的香水和美妝業務),同時 Christian Dior 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Arnault家族將收購其剩餘股份,實現 100%控股。

Tiffany:

Bogliolo 在2017年10月份接任 Tiffany 首席執行官一職,在他的帶領下,Tiffany 逐漸扭轉了之前的頹勢,今年前9個月,Tiffany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而在2017年11月和12月,該公司凈銷售額與同店銷售額均有所增長,且所有品類,地區和分銷渠道都實現了增長,時尚珠寶系列的銷售持續增長,高端珠寶的銷售也開始回暖。Bogliolo 上任後,Tiffany 採取了產品多樣化戰略,推出了銀制手鐲等多種價格更加親民的中低端珠寶,以吸引對價格更加敏感的千禧一代消費者。

Brunello Cucinelli:

集團2017年銷售額首次突破5億歐元大關,其中大中華地區銷售大漲36.2%。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Brunello Cucinelli 表示,我們今年的表現非常出色,銷售火爆,盈利情況預計也將非常出色。根據春季系列的預訂情況來看,2018年的表現也將十分優秀,預計銷售和利潤都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此外,品牌與高檔百貨商店的合作關係是今年表現的亮點之一,同時對增強門店員工的表現和態度方面進行的投入,也對銷售增長起到了很大幫助。Brunello Cucinelli 品牌在聲明中表示:「我們非常重視保護品牌在大中華區的稀有性。我們認為,有限的分銷渠道對品牌的吸引力反而起到了促進作用。」目前,品牌在大中華區僅通過18家精品店出售,其中在2017年開設的只有一家。

Richemont: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在2017財年前9個月核心財務數據銷售額為87.2億歐元,同比增長7%,業績顯著回升。前兩年的經濟低迷一度使得以鐘錶珠寶等「硬奢侈品」為核心的歷峰集團不得不清除零售商多餘的庫存,提供更廉價的產品,開通更多線上渠道。歷峰集團 CFO Burkhart Grund 曾在11月表示:「集團未來將會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數幾個關鍵的合作分銷商上。未來小規模的獨立手錶分銷商可能會逐漸消失,他們目前的處境並不好過。傳統的批發渠道銷售模式正在逐漸成為歷史,在手錶行業尤其是如此。」

2017年3月,Richemont 投資了競爭對手、法國開雲集團新設置的眼鏡公司 Kering Eyewear 30%的股權,並將自己的旗艦品牌卡地亞的眼鏡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分銷交與後者。7月,Richemont 將控股 19年的中國風奢侈品牌「Shanghai Tang」(上海灘)出售給了由兩家私募基金支持的義大利企業家 Alessandro Bastagli。

為了加強集團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尤其是更靈活地應對數字營銷和電商業務的發展,2017年歷峰集團進行了管理層大換血,取消了CEO一職,由董事會主席、集團最大股東 Johann Rupert 統攬決策權,並為董事會引入了9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年輕成員。Rupert 稱:「我希望頭髮灰白的法國男性少一點,董事會成員中女性太少,且(人種)不夠多元化,亞洲人和美洲人太少。」

2017年全年股價跌幅前五名:

Safilo:

Gucci 授權經營協議到期影響加劇,第一季度分銷中心IT系統崩潰以及美國颶風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集團在2017財年銷售額同比減少15.5%,未能達到分析師預期。此外,集團頭號競爭對手、全球最大的眼鏡集團 Luxottica表現優異,Safilo 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大。

此外,Safilo的前景也不容樂觀,Safilo 與 LVMH 旗下 Celine 品牌的授權協議於不久前到期,而 LVMH 去年收購了義大利眼鏡廠商 Marcolin 10%的股權,這意味著 Safilo 很有可能喪失 LVMH 旗下 Dior 等其它品牌的許可經營權,Safilo 簽署的 Dior 授權經營協議將於2020年到期,Dior品牌眼鏡在經歷了幾年的增長後,2017年銷售額有所下滑。

Pandora:

集團2017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2%至227.81億丹麥克朗,但主要受累於不利的匯率和較高的稅收負擔,凈利潤同比下跌4%,至57.68億丹麥克朗。在過去的十年中,Pandora銷售額大幅增長,其定製的手鐲和串飾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股價在2013~2016年間上漲了八倍。但是由於最近幾個季度的增速下降(一部分原因是美國銷售低迷所致),2017年 Pandora的股價大幅下滑。至於品牌未來發展,CEO Anders Colding Friis提到了今年的幾項關鍵措施,包括:增加產品品類、繼續縮短新品交貨周期、減少促銷活動等。

Mulberry:

集團2017年底發布的2017財年上半財年報告顯示,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為7460萬英鎊,但稅前虧損為60萬英鎊,略高於去年同期的50萬英鎊。雖然英國整體態勢(脫歐公投)仍然不夠明朗,但倫敦旅遊消費增長至關重要,Mulberry 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投資,提升主要國際市場的客戶體驗,鞏固品牌「英國設計」和「英國製造」的特性。

此外,公司正在落實將 Mulberry 作為「全球奢侈品牌」發展的戰略,對於Mulberry 來說,發展國際市場一直是他們的首要目標。目前,英國本土的零售額佔到了Mulberry總零售額的60%。2017年4月,Mulberry 與其大股東 Challice Limited 成立了新公司 Mulberry (Asia) Limited,負責品牌在中國香港、大陸和台灣的業務,這意味著 Mulberry 直接控制了亞洲地區業務。2017年7月,Mulberry 與 Onward Global Fashion 簽署在日本開展業務的協議也為國際業務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Tod』s:

集團2017全年銷售額同比下跌4.1%至9.63億歐元,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的9.65億歐元。此外主要受累於鞋履產品的低迷表現,以及秋冬系列延遲交貨的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核心品牌 Tod』s 銷售額同比下跌7.7%至5.16億歐元。

5月,在職三年的創意總監 Alessandra Facchinetti 從公司離職。集團主席 Della Valle 表示:「我們已經不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創意總監』這個職位,因為除了某些情況,大部分時候這一職位都成為公司發展的阻礙。」他還表示,Tod』s 集團將改革新品上市的周期,從每季推出新品調整為每月推出新品。他指出,整個商業模式正在改變,未來幾年時尚系統將誕生新秩序,而 Tod』s 集團將會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轉型。

集團CFO Emilio Macellari 則表示,Tod』s 集團不希望繼續與其他時尚品牌競爭,將會回歸傳統,轉向更加穩定,更加可靠,更符合 Tod』s 傳統的高端奢侈品市場。從短期來看,我們必須做出一定的犧牲,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中長期。我們將會在中期實現中到高位數的增幅。

Salvatore Ferragamo:

2017年年初,集團曾對銷售額和門店坪效設定了樂觀的增長目標,但2017年12月,Ferragamo 的董事會就管理層此前制定的「對於 IT 及市場營銷進行重大投資,以便更新品牌並優化集團業務、產品及物流流程」的戰略,發布了一份公告稱:公司的轉型過程將拖延至2018年,受此影響,2017年初發布中期目標將難以實現。

儘管 Ferragamo 家族多次公開否認,但依然有不少行業分析師認為,如果公司新管理層重組失敗,那麼 Ferragamo家族將可能會被迫考慮出售品牌的控股權。11月,創始人家族兼集團大股東Ferragamo 家族簽署了關於公司治理的新協議。規定了新一代家族成員進入企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和資質的一般性原則和要求,以確保品牌實現代代相傳。Ferragamo 家族人數眾多,目前包括23位孫子輩和40位曾孫輩成員。

過去7年IPO的奢侈品股票表現回顧

過去七年里,全球共有10隻奢侈品股票上市,2015年和2016年沒有奢侈品股票完成 IPO(首次公開募股),2017年3月中旬,加拿大輕奢戶外品牌 Canada Goose 登陸紐交所和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這是過去兩年多來全球首個成功上市的奢侈品公司,打破了奢侈品行業 29個月的 IPO 荒。

這10隻股票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差別很大,當然下圖只是一個簡單的參考,因為10家上市時間有早有晚,IPO 時的估值水平或高或低。其中Tumi被新秀麗收購、Moleskine被比利時豪車進口商 D』Ieteren收購、Jimmy Choo被Michael Kors收購後已經退市。按2017年12月31日的股價計,其餘7家家新上市的公司中有5家遠超IPO時的價格,2家低於IPO時的價格。

7年來,IPO 後表現最好的奢侈品股票是:Brunello Cucinelli

Brunello Cucinelli 2012年4月在米蘭成功上市,IPO 定價7.75歐元,達到詢價區間的最高端。2013年,儘管全球奢侈品市場受經濟衰退的衝擊普遍下跌, Brunello Cucinelli 的股價卻相對平穩上漲。集團2017年銷售額有史以來首次突破5億歐元大關,業績表現非常出色,且根據春季系列的預訂情況來看,2018年的表現也將十分優秀,預計銷售和利潤都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7年來,IPO 後表現最差的奢侈品股票是:周大福

受金價波動和香港零售業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周大福的銷售和利潤在2014和2015年都明顯下滑,這兩年的股價跌幅分別為 10%和 51.9%。2016年周大福股價觸底反彈有所回升。今年隨著香港珠寶業復甦,以及多家證券公司調高評級,股價大幅度提高,但仍低於發行價。

7年來,IPO後股價增長最快的品牌:Canada Goose

2017年3月中旬,加拿大輕奢戶外品牌 Canada Goose 登陸紐交所和多倫多證券交易所,開盤價18美元,遠高於IPO發行價 17加元(約合12.79美元)。這是過去兩年多來全球首個成功上市的奢侈品公司,打破了奢侈品行業 29個月的 IPO 荒,同時也驗證了奢侈品行業的回暖趨勢,增強了投資人對該行業的信心。此後發布的財務數據表現有益,目前在多倫多股票交易市場上,其股價已創歷史新高。

附錄:

1)「華麗志奢侈品行業股票指數」 的計算方法:

基於《華麗志》選出的全球23隻最具代表性的奢侈品股票,採用了「市值加權法」——給市值較大的股票以較高權重,給市值較小的股票較低權重。計算的具體方法是把指數中的每隻股票的市值(股價×總股本)加起來,先除以基期的總市值,再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基期的指數值設為 100,基期是2016年1月1日。為排除匯率波動的影響,各月均採用基期匯率。

截止2017年12月底,入選「華麗志奢侈品行業股票指數」的23隻股票是:

註:Coach(紐約證券交易所股份代號:COH)收購Kate Spade後變更公司名字為Tapestry,Inc(紐約證券交易所股份代號:TPR)

2)全球主要奢侈品股票2017年全年股價漲幅排行榜

全球主要奢侈品股票2017年底市值排行榜

|責任編輯:LeZhi

更多相關報道,請移步《華麗志》APP

橙灣大學又開門了!三期招生正式啟動,課程設置全面優化升級

《華麗志》奢侈品股票月度排行榜(2017年12月)

《華麗志》奢侈品股票月度排行榜(2017年11月)

《華麗志》奢侈品股票月度排行榜(2017年10月)

《華麗志》奢侈品股票月度排行榜(2017年9月)

《華麗志》奢侈品股票月度排行榜(2017年8月)

《華麗志》奢侈品股票月度排行榜(2017年7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麗志 的精彩文章:

「被佛系」的90後買起奢侈品可不是隨緣的
Alexander Wang 將改在6月和12月發布新品以貼近市場,紐約時裝周或將隨之增設夏/冬兩季發布活動

TAG:華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