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孩子共讀百本童書第三十一本《和我一起玩吧》

和孩子共讀百本童書第三十一本《和我一起玩吧》

看的繪本越多,越容易被繪本打動。

在大家的認知里,繪本是給孩子看的,

可創作繪本的卻往往是大人。

懷著一顆怎樣的心的大人會給孩子們創作繪本呢?

也許很多繪本的作者在創作的時候,

只是想用手中的筆,

畫出一本書,

和作家用文字寫出一本書沒有什麼兩樣。

他們並沒有去想,

自己的繪本,

是一定要孩子們看的,

還是給大人看的。

就像是作家們寫一本書的時候,

也許並沒有想自己寫出的書,

非是要給哪個特定的人群看的。

有時候我鄙視自己,

總是想從繪本里瞧出教育意義來。

又總是想拿繪本去教育孩子或是什麼人。

把藝術的欣賞與玩味變成了具有實用性的手段。

當我放下這些蠢念頭,

只從純粹的趣味的角度,

跟隨繪本作者的描繪,

進入繪本所表現的世界時,

我便容易被這世界裡的人物和情節打動了。

覺得小哥哥還是有一丟丟良心的

思思也是有用的!!!

損失最大的時候,卻沒有說 「真麻煩」

我被暖到了。

我陪過一些孩子看繪本,

特別是還不太識字的孩子們。

他們並不完全去關注故事的情節,

他們能從畫面本身獲得樂趣。

越是小的孩子,

越能從大塊的色彩、簡單的形象中獲得樂趣。

也許這是一種再認的樂趣。

孩子們會因為把生活中接觸過的事物

在圖畫中認出來感到高興。

有趣的是,不管生活中的事物在圖畫中如何發生改變,

不論是顏色、大小的改變,

還是事物本身形態的拉伸、誇張、模糊,

都不妨礙孩子們在圖畫中認出它們。

孩子們享受這種再認的過程。

也許他們在心裡說,瞧你變成這樣了,我一樣可以認出你來!

從心理學上說,孩子們享受自己思維的間接性與概括性發展的過程。

唉呀,我怎麼寫了這些!

其實,看完這個繪本,

我只想對那個一直嫌棄我也一直用不耐煩或是其他什麼掩飾著對我的好還一直讓我心心念念的那個人說

和我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與尊重 的精彩文章:

TAG:愛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