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自己,才是終生幸福的開始」

「愛自己,才是終生幸福的開始」

音樂 / 崔子格 - 最好的自己

圖片/網路

許多人認為人生最幸運的事是:遇到了最好的人。

其實是:你因為愛上一個人,而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春晚的一曲《歲月》又讓王菲火了,

歲月待她不薄,在知天命的年紀里,仍葆有一份天真和孩子氣。

竇唯說:王菲是女強人。

李亞鵬說:王菲是女漢子。

謝霆鋒說:王菲就是一個小女孩。

柴米油鹽的生活好像跟她沒有半點關係,她不追求浪漫,但卻能活成浪漫本身。

她的歌聲里充滿著自我主張:我就是要討好自己。

因為她真的懂得如何去愛自己。

獨身的時候,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和有趣的事情,

遇到謝霆鋒,也不壓抑自己的愛意和衝動,終被寵成孩子的模樣。

王菲詮釋了一個道理:如果一路走來你還沒有聽到掌聲,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愛自己一點。

每個女人都有一層自我保護的盔甲,遇到自己愛、又能給予她安全感的男人,會情不自禁的發嗲、撒嬌、任性。

如果你覺得她是女強人、女漢子,只能說明你還不夠愛她。

你給予她的安全感,還不足以讓她放下自己的戒備,在你面前做一個完全的自己。

最美好的愛情應該是這個樣子:

所有人都以為她是孤傲的,只有你能看到她的可愛;

所有人都以為她是高冷的,只有你能知道她的幼稚;

所有人都以為她會被愛捆綁,只有你能做到讓她別丟了自己。

在感情中,末那很佩服這類女孩子:

當她發現對方不是真心喜歡她,她可以立刻洒脫地分手。

因為她們明白愛情是怎麼一回事,

愛情,要兩情相悅。

你愛他,他不愛你,這段感情註定有始無終。

肯放手,肯背負著短暫的傷痛不回頭,就是愛自己。

許多看起來洒脫的人,不是沒有受過愛情的傷,只是她們能吸取教訓變得聰明。

要犯錯就犯新的,總撕舊傷疤未免太對不住自己。

之前有個朋友分手了,隔三差五就出來喝酒,

最後喝到胃潰瘍,在醫院打著吊瓶嘴裡還嘟囔:

「是我不夠好,沒能留住她,希望她能幸福。」

末那是這麼跟他說的:

你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她失去了一個願意為她做一切、願意陪她走到底的人,

明明是她的損失,明明是她犯錯,為什麼是你難過?

對的人,不會讓你弄丟了自己,一定能照顧到你的脆弱和真實,不會對你的悲傷視而不見。

佔300MB內存的聊天記錄需要攢很久,清空卻不用幾秒鐘。

如果他已經把你放置在一旁,你能做的就是及時抽身。

所有的散場都有端倪,拖久了,就是耽誤。

不要總是盯著心上的那塊傷口,學會釋懷,是你對自己最大的褒獎。

生活從來都不會因為誰的難過停步,只有當你走的足夠遠了,才會把過不去的坎看淡。

那些曾給你帶來莫大痛苦的人,你也能用平常心去對待。

我們總能牢記生命中不期而遇的溫暖,而大雨磅礴、沒有帶傘的日子,也要習慣一個人扛。

對待愛人,我們傾其所有,對待自己,我們也該保留幾分。

末那收到過一個留言:

叔,我剛分手一個月,他就在朋友圈曬了新女朋友。

我祝他們幸福,在明天的第25小時,在星期八,在13月。

姑娘輕描淡寫地描述了「放下」,字裡行間卻都是「捨不得」。

很多人都會這樣,面對已經分開的戀人,沒辦法做到祝福。

尤其是看到他沒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時候,內心就會莫名其妙地生氣,覺得對方沒有愛過自己。

其實真正的放下,是給對方自由,也給自己自由。

有個愛情理論叫富士山愛情論,講的是:

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

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富士山呢?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

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總是為失去的難以釋懷,回憶便成了鐐銬。

有個比喻說的很好:

不要去追一匹馬,而要用追馬的時間種草,

待到來年春暖花開之時,就會有成群駿馬任你選擇。

就像一陣風,會影響另一陣風,一圈漣漪,會影響另一圈漣漪。

你是良人,就會吸引另一個良人。

作家王爾德說過:「愛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一個對自己好的人,想的是如何變得更出色,如何在別人眼裡更有價值。

因為他們知道,越是一味地取悅別人,就越容易不被珍惜。

喜劇演員卓別林在70歲時寫下: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

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完美。

不要因為生活曲折就成了配角,也不要因為故事的跌宕就成了觀眾。

你可以不登山,但你心裡一定要有一座山,它使你往高處爬,任何時候抬起頭,都能看到希望。

親愛的自己,全世界只有一個你,

就算沒有人懂得欣賞,你也要好好愛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末那識 的精彩文章:

「好的感情吵不散,真的愛你願認輸」
「高冷的人自帶專一屬性」

TAG:末那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