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事讀讀「打油詩」,給自己的筆進進補

沒事讀讀「打油詩」,給自己的筆進進補

讀經典的詩,拉家常的話,這裡是《雲瀧詩話》。

假日里閑著沒事亂翻書,偶然翻到了董橋先生的《英華沉浮錄》,不禁想起當年在大學圖書館裡追讀其《語文小品錄》系列的情景。當時,一下子被董橋先生的文字驚艷到了,什麼《留住文字的綠意》、《給你的筆「進補」》、《文字是肉做的》……一見傾心下,還摘抄了大段大段的文字,回去後慢慢咀嚼。

《英華沉浮錄》應該是《語文小品錄》的另一版本,工作後買得起書了,就一下子全部收入了囊中。但正像袁枚先生所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書容易得到了,也就等閑視之了,甚至束之高閣。現在,對袁枚《黃生借書說》里的文字,有了更多的會心,袁枚說的真不只是他自己,很多人都同此感慨: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捲軸。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回到正題。《語文小品錄》一篇文章講過一件軼事:台灣詩人周棄子先生在朋友家碰到一空頭詩人,連稱「久仰久仰」,沒想到詩人馬上寫了兩首乞正,周先生看後連聲「好好好」,詩人自謙云:「哪裡哪裡,我不過是打油而已。」事後周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說:「當時我口雖不言,心裡卻在想:打油?你也配?」

打油詩,是富於趣味的俚俗詩體,相傳因唐代民間詩人張打油得名。清代翟灝在《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用張打油的成名作《雪詩》,這首詩寫「雪」,卻通篇不著一個「雪」字,巧妙而且富有生活的情趣: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關於張打油,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年冬天,一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大殿的牆壁上赫然留有一首詩:

六齣九天雪飄飄,

恰似玉女下瓊瑤。

有朝一日天晴了,

使掃帚的使掃帚,

使鍬的使鍬。

大官讀罷大怒,這是誰在信手塗鴉?他下令緝拿作詩的人,張打油很快被抓了來。大官為驗證是不是張打油所寫,讓他現場再作一首。當時,安祿山正兵困南陽,張打油就以此為題,脫口吟道:

百萬賊兵困南陽,

也無援救也無糧。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

哭娘的哭娘。

兩詩如出一轍,令人忍俊不禁,張打油從此遠近聞名。他的出名,和「打油詩」的成功,都驗證了一點——真詩在民間!

「打油詩」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所以很多大家也樂意為之。北宋理學家趙抃,彈劾不避權貴,京師號稱「鐵面御史」。他對功名利祿淡泊如水,退隱後打油言志:

腰佩黃金已退藏,

箇中消息也平常;

世人慾識高齋老,

只是柯村趙四郎。

說什麼「高齋老」,我還是過去的「趙四郎」!人貴在有自知之明,真正自知的人,才有自嘲的雅量。文人青睞「打油詩」,很多都是富於自嘲的精神。魯迅先生那首有名的《自嘲》,據他說就是「達夫賞飯,閑人打油」: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大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有一首《題丁聰為我漫畫肖像》,也自嘲得有趣:

少小欠風流,而今糟老頭。

學成半瓶醋,詩打一缸油。

恃欲言無忌,貪杯孰與儔。

蹉跎漸白髮,辛苦作黃牛。

打油詩的創作,因為比常規的詩歌來得隨意,所以常常體現著創作人的「急智」,具有不按常理出牌的獨特魅力。

有一個關於大才子蘇東坡的段子。當時,他一路被貶,到了廣東。碰到一名為丈夫送飯的老婦,文人的酸氣一上來,就順口謅了兩句:「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沒想到老婦人也不示弱,立馬回了他兩句:「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否朝廷貶汝無?」說到蘇東坡的痛處,讓他吃了回癟。

還有一個結婚鬧洞房的故事。這事兒發生在清代,來賓們酒足飯飽,大鬧新房,一直鬧到深夜,非得逼著新娘吟詩一首,表達新婚之夜的感受。新娘百般無奈,終於口佔一首,結果大家聽了,識趣地各自散去:

謝天謝地謝諸君,我本無才哪會吟?

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打油詩不拘格律,直抒胸臆,生動活潑,所以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愛國將領馮玉祥率部駐防徐州時,曾寫過一首植樹詩:

老馮住徐州,大樹綠油油;

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表達直截了當,道理通俗易懂,這正是打油詩的好處。我們甚至可以說,打油詩正因為不「正規」,不拘泥於傳統,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才更接時代和生活的地氣,更具有歪打正著的鋒芒和魅力。

「文革」動亂中,許世友將軍曾寫過一首名叫《莫猖狂》的打油詩,箭頭直指「四人幫」,堅決保護鄧小平:

娘們秀才莫猖狂,三落三起理應當。

誰敢殺我諸葛亮,老子還他三百槍。

同樣讓人樂道的還有韓復榘的打油詩,老韓主政山東時喜歡舞文弄墨,一日遊興正濃,詩興大發,濟南三大名勝都被他一日之間「題詩在上頭」:

寫大明湖的詩曰: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葉上趴蛤蟆,

咕嘎咕嘎又咕嘎。

寫趵突泉的詩曰:

趵突泉,泉突趵,

三個泉眼一般粗;

咕嘟咕嘟往外冒,

咕嘟咕嘟又咕嘟。

最後是千佛山:

遠看佛山黑糊糊,

上邊細來下邊粗;

有朝一日倒過來,

下邊細來上邊粗。

話雖糙了點,卻把濟南三大名勝的特點說得夠形象。就借這三首打油詩,歡迎朋友們到泉城濟南,來體會一下濟南三大名勝的真正好處!

以文會友,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沒有山羊拉小提琴,就不算幸福
中國053護衛艦開始大改!換裝紅旗10近防導彈,力壓美軍同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