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脾齡」,決定年齡!華夏古方四味葯,讓脾再年輕一點

「脾齡」,決定年齡!華夏古方四味葯,讓脾再年輕一點

本文理論依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列位看官,今天的話題,我們從年齡說起。

年齡,人世間最敏感的一個詞。小孩子希望年齡大一點。可是長大後,又希望年齡小一點。有人說,當第二個本命年過去之後,提起年齡,世人難免傷感——此言不虛。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年齡?

只是時間嗎?不一定。

若年齡等同於時間,它必然成為一種刻度,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就如同標尺上的數字。而我們人的生命狀態卻是鮮活的:有的人,雖然年過半百,抑或年逾古稀,卻依然神采奕奕,看上去年輕。也有的人,才三四十歲,看上去面容枯槁、無精打采,一派老氣橫秋。

所以,年齡,不應只有時間來決定。

決定年齡的另一重因素,就是今天我們要和您詳說的——脾齡。

對,脾齡,脾的年齡。脾是否年輕,決定了我們的生命狀態,是年輕還是衰老。

為什麼這麼說呢?

《素問·玉機真藏論》說得好:「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脾如果老了,它就不能運化、疏布水谷精微來供養身體。我們的氣血、津液就會生化乏源,五臟、經絡、四肢百骸就得不到灌溉。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得好:「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如果脾老了,它就不能運化水飲,一身的津液得不到轉輸,結果成了痰濁之邪。痰濕為患的害處,看官一定都知道——在血脈則動脈硬化,在胸中則氣短胸悶,在中焦則腹脘脹滿,在下焦化熱,則小便不利。

脾,乃氣的生化之源頭。脾不足,氣就不足。所以你看那些能補氣的藥材,譬如人蔘、黃芪等等,無不以補脾為先。氣不足,我們就會乏力、氣短、免疫力低下、臟器下垂、面色蒼白萎黃。氣不足,血亦不足。氣血匱乏,乃生瘀滯,一身老態如發枯、懶言、食欲不振等等,豈能避免?

脾,為後天之本,生化精微,補養先天之本——腎精。脾老了,腎精缺少了最強有力的補充渠道,衰老自然也就加快了速度。

總而言之,脾作為後天之本,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身體狀態和生命活力。所以我們說,脾齡,決定了我們的年齡。

那麼,有什麼辦法,讓我們的脾年輕一點呢?

在這裡,我們要和您說一張古方。它或許會讓我們的脾年輕一點。組方如下——

人蔘、白朮、茯苓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不要小看這四味葯。它們是中醫裡面最著名的補益劑之一。如果說中醫方劑學是一所高樓大廈,那麼它就是其中的一塊基石。它叫做四君子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健脾益氣。

簡單說說此方的精義吧。其中的人蔘,可以大補脾胃之氣。白朮,苦溫燥濕,配合人蔘健脾益氣。茯苓健脾利濕,和白朮配合,一個燥濕,一個利濕,則脾虛生濕的問題得以解決。最後用甘草來調和諸葯,配合人蔘、白朮的補脾益氣之功。

它用來治療什麼呢?主要是治療脾胃氣虛。主要表現就是面色蒼白枯萎、說話聲音低小,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象虛緩。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脾老了。脾的功能不強,不能益氣,不能化濕,所以出現了氣虛和痰濕內積的局面。這個時候,用這四君子湯,算是對路子了。

不過,方劑畢竟是方劑。列位看官需要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我們通過此篇文說要傳達給您的,就是這樣一條信念:

脾作為後天之本,對身體的影響太大。脾齡,決定了我們的年齡。好好健脾,不要做任何傷脾的事情——暴飲暴食、饑飽不均、生冷食物、肥甘厚味、思慮過度,這些因素,我們能避免就避免。

全文完。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雞身上一物,專治手腳麻!古方有記載,只是我們給忘了
這種胃炎,和癌症就差一步!讀懂此文,就知道如何化解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