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緣與價值觀」斷想

「血緣與價值觀」斷想

「血緣與價值觀」斷想

上面的文章令我萬分震驚。我無法想像, 一個人的價值觀居然能扭曲到這般程度。驕傲與自大,殘忍與冷漠,愚蠢與無知······我極力在腦中搜索,但找無法到任何一個詞能對這篇文章觀點的扭曲程度進行準確的形容。親情與血緣,竟能在階層和物質的面前讓步······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這位作者能如此冷靜的寫下這般殘酷的話語 ?居然能夠寫下「感情優於血緣」,」血緣綁架「,這樣有違人倫的詞語,竟能問出「親戚是不是天生就·····」這樣幼稚無知的問題。我無法再寫下去 ——這些不是能夠從一個思想健全之人的嘴裡說出的辭彙。這位作者真正的矛盾根本不在於什麼」文化衝突「,而是他在根本上沒有正確的觀念。這樣的人是不配對新時代的年輕人夸夸其談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三十年的大變革中,很多人改變了觀念和意識形態,有些人沒有。很多從前的觀念正在或已經被打破,臧否參半。新時代的一批人,尤其是我們00後,既沒有上個時代的生活體驗,也沒有許多兄弟的家族體驗。所以,在物質不匱乏的現代,很多人缺乏的不是個人的獨立空間,而是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我們這一代人,過於自我和奉利己主義為至上似乎是通病。

但是我感覺,更需要擔心的,是文化的斷代。一個人可以玉碎,但社會和風氣一旦混亂,造成的就是難以挽回的結局。比如文化革命。上世紀的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戰亂,兵火,但這些都沒有擾亂他們團結的意志。但是,文革開始後,社會完全變為反向,幾乎所有人都在揭發,舉報,批判。十年浩劫沒有帶來走資派的滅亡,帶來的是甚於戰爭的思想傷害——文化和思想以及價值觀,都在動蕩的十年中迷失。我們的很多文化消失了,而新的文化還未建立。就像砍伐樹木一樣,老的一茬沉重的倒下了,新的樹苗還沒有發芽。長此以往,這片地方是不可能形成森林的,也就是不可能形成文化的繁榮。

其實我一直是對我們這群人寄予厚望的——因為我們這群人太特別了,我們是第一批完全且真正生活在改革開放之後的人。我們所處的文化環境是真正的新時代的文化環境。老一代的傳統觀念和文化雖然部分流傳下來,但是終究不及確切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不同的文化環境勢必造就不同性格和價值觀的人。我一直覺得,中國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躍升的過程中,公共美德的建立或許可以在我們這一代完成。但是現在看來,問題明顯複雜多了。中國正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轉型時期,從人治社會變化為法治社會的過程中,不能允許出現主流價值觀的缺失和扭曲。

公共道德的雖然建立於群眾的經濟水平之上,但其前提是群眾的認識水平足夠高,也必須有道德和社會觀念的引導。比如羅馬和迦太基,迦太基的經濟實力遠超羅馬,但是羅馬人更有公共精神,也就更有戰鬥力。最後當然是以羅馬戰勝迦太基的結局而告終。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必然的。精神生活取決於社會道德。所以說,富庶當然必要,但也許更重要的是道德理念和價值觀。

另外,我一直感覺中國根本就沒有階級固化,就算有,也絕對無法和血緣關係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血緣的親疏絕對不會造成階級固化與否。由於經濟、政治、社會等多種原因而形成的,在社會的層次結構中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群體稱為社會階層。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的情況才叫做階層固化。血緣一直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維繫親屬關係和精神的寄託,是無法也不可能像西方文化一樣淡化的。說白了,血緣是我們的根和一生的羈絆。

所以,我認為,建立健康的道德觀念,形成個性而不個別的思想,扶正價值觀,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亟須實踐的要務。

郭行健 游銘川

戊戌年 甲寅月 辛巳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醫生,我的手腳有點麻,這是要風癱了嗎?
松山-騰衝血色之旅:老兵不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