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二份私人歌單出爐,喜歡聽中國風的請進

第二份私人歌單出爐,喜歡聽中國風的請進

上次推送了哥哥張國榮《沉默是金》的若干改編版本,還有朋友挺喜歡。

趁著過年有空,再整理一份私人歌單,這回的主題是中國風。

什麼是中國風?在我這裡沒有一定標準。只要我覺得歌詞有傳統中國元素,曲調優雅有古曲感覺,最重要的是好聽,合我的「耳緣」,那就是了。

所以確實是很個性化的私人歌單。

1周杰倫

近十幾年歌壇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周杰倫,不過他跟我不是同一時代的人,我也就一直get不到他的歌曲的美妙之處。

這樣也好,沒有成為腦殘粉,反而可以更加純粹地聽歌。

周董的歌曲其實涵蓋頗廣,我獨獨喜歡當中的中國風。

這些歌的歌詞,多半都是方文山操刀的。以前我總是不滿周杰倫含糊的唱腔,覺得他浪費了這麼好的詞。直到後來習慣了之後才有所悟,這些歌之所以能流傳,作曲還是關鍵。我第一次被驚艷到,是聽《東風破》,那不也是覺得好聽,然後才去搜索,然後才被歌詞進一步打動,才更加覺得好聽的么?

愛好文學和詩詞的朋友必須承認,音樂傳播的關鍵,還是曲為先,詞在後。

《東風破》就是周董譜曲,其他的周氏中國風歌曲也是。那我還能說啥?沒有周杰倫,就不會這麼好聽的中國風。所以含糊的咬字方法,那必須是人家的特色處理了。

《菊花台》就不同了,周杰倫唱得格外字正腔圓。據說是為了給同樣嫌棄他唱歌咬字不清晰的導演張藝謀看看,其實他是可以咬字很清晰的。

這首歌,周杰倫只用一天時間就寫了出來。好聽就是硬道理,我還記得當年我在卡拉OK唱給從來沒聽過這歌的父親聽,完了問他好不好聽,他非常認真地點頭說:好聽!

要這樣一位老人家認可時下年輕人的流行歌曲,那是很難的。可見好聽的歌曲不分年齡,就是容易被接受。

當時聽說周杰倫跟費玉清合唱,我還覺得不可思議,兩個完全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人怎麼搭到一起?當時我還傻傻地以為是周董「高攀」了,完全沒意識到那說明周董已經崛起,連老牌歌手都要屈尊搭便車了。

在沒聽到歌聲以前,我還有那個執念:周杰倫出名含糊的咬字和費玉清出名清澈的唱腔怎麼融合在一起呢?

聽過以後,這個問題已經不成問題了。關於周董的唱腔,以後都不成問題了。

據說周杰倫上過很多次春晚,我第一次在當年趕上看直播的只有這首《青花瓷》。無話可說,周氏中國風就是這麼有魅力,聽一次就會淪陷。

(周杰倫春晚演唱《青花瓷》)

感覺是《青花瓷》的延續,無論是歌詞意象還是音樂曲風。不過管它呢,好聽的中國風,就是百聽不厭。

近年來周董的中國風歌曲好像不多了,這首已經算比較近期。感覺沒有之前的那麼驚艷,但還是很耐聽的。

總之,周杰倫的中國風足夠經典。當然,方文山的詞功不可沒。隨便截取一段,基本上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感覺。雖然都是司空見慣的意象:風雪、白髮、送別、飛燕、樓台、菊花、陶瓷、書法、武俠……套路是套路,但架不住那些傳統的中國元素,就是美啊。

2霍尊

我聽霍尊的歌不多,估計很多人呢也跟我一樣,來來去去就聽那首《卷珠簾》。可是好聽的歌,一首也就夠了。《卷珠簾》當年一炮而紅,在音樂選秀當年拿了金獎就當年上春晚,那也是足夠有代表性的、足夠驚艷的歌曲才辦得到的。

我不大喜歡劉歡的改編,中國風其實用不著那麼磅礴大氣。但是現在似乎找不到霍尊當初參賽時的版本了,只好聽這個決賽後改編的版本。

不得不說,霍尊的聲線很有特色,那種婉轉的顫音,是我喜歡的唱法。如果說周杰倫是靠作曲才華說服了我,霍尊的唱就更是不費吹灰之力地讓我接受了。後來又聽到一首《七朵蓮花》,是霍尊翻唱他父親火風的作品。嚴格來說不算中國風,但唯有霍尊這種獨特唱腔,才將它演繹出了中國風感覺。我之前沒聽過火風版本,後來去聽了,也還是覺得霍尊的好聽,並不能說是先入為主的緣故。

3網路「古風」

最後這部分就真的是個人的喜好了。

我沒有刻意去找網上的歌,但是有時聽到,而歌者籍籍無名,多半就是了。

當然,說歌者無名也不符合實際。一般在網上某個圈子,他們還是比較有名的。

這個圈子好像叫古風圈。但是我是純粹的聽眾,只要好聽,也不管是不是古風,或者不管是不是中國風,就一律拉到這裡來。

不過,這種歌一般都會夾雜一段戲曲在裡面。就這一點,把它們歸類為「中國風」或許也不算錯。

這個其實從歌詞到曲調,似乎都不「古」,也不很中國風,但是歌者奇然唱起來就是很有韻味,彷彿是雨巷裡踩著青石街,耳畔有風送來歌聲的感覺,一種懷舊的感覺。

這首歌是網劇《老九門》的片尾曲,確切地說也不能屬於純網路了,至少有半官方的感覺了。但據說歌詞是早年就有的,細究其中故事,是個同人文,與劇情其實不相干,也就是這歌的「出身」是很網路的。這部劇的劇情跟歌詞是兩碼事,但是兩個男主在劇里卻有意無意延續了歌里寫的那種曖昧氣氛,也是迎合網路的表現。

當然,說到底還是覺得唱得好聽。雖說中間有一段金戈鐵馬的轉折,跟我一貫喜歡的小橋流水式中國風有點出入,但配合劇情,還是覺得好聽。唱歌的「音頻怪物」據說在古風圈是很有名的了,這首歌算是他炫技之作吧。如果不加說明,真聽不出來歌里轉了幾次的不同唱腔是同一個人演繹的,而且這傢伙還用不同的網名冠在不同的部分,真心會玩。

這首其實也是老歌,只是我聽到的時候已經是它在圈子裡流傳多年之後了。歌手河圖比較神秘,一直找不到切實的影像照片,現在好像也處在相對沉寂的時期。我也去聽了他其他的歌,不過還是喜歡這首,這就叫「耳緣」。

聽這歌的時候,有人說想到《霸王別姬》的程蝶衣,有人說想到《老九門》的二月紅,我恰巧兩部戲都看過,感覺就更有味道了。

(風華絕代程蝶衣)

(《老九門》的二月紅)

去年偶然發現的。歌者許嵩也是近年在圈子裡崛起的新秀,似乎有向正式音樂圈發展的動向。我不太關心。作為一個單純的聽眾,我就是單純聽歌而已。

幾個月前忽然想起要認真找找「古風」歌曲,結果一搜還真是數不勝數。但凡事選擇多了,就容易挑剔,我聽了好些,竟然找不到以前那種一聽就怦然心動的感覺了。

這首算是當時覺得還算可以的,單純從「好聽」的標準而言。其時也找到好些不同歌手的版本,但就是這個版本比較合「耳緣」。歌者是Walker,女生戲腔一開始我不知道是誰,還以為是網路世界裡很火的虛擬女歌手洛天依,後來才發現是一個叫JOJO的歌手。

確實,人聲還是比機器的好聽。

(虛擬歌手洛天依)

現在我也沒有再去刻意找中國風的歌曲。聽歌這種事,還是不要刻意,隨緣碰上,會更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花世界 的精彩文章:

看一看十年前的我,一邊瀑布汗,一邊大拇哥

TAG:風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