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天哲:《戰國楚帛書.甲篇》補釋考論

毛天哲:《戰國楚帛書.甲篇》補釋考論

原標題:毛天哲:《戰國楚帛書.甲篇》補釋考論



序言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往昔亦叫楚繒書或楚絹書,是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戰國時代楚國古文帛書,亦是迄今唯存的一篇圖文並茂描述有關伏羲女媧創世事迹的古文獻。1942年於湖南長沙東南郊子彈庫戰國楚墓盜掘出土,後不久即落入一度在長沙雅禮中學任教的美國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即柯強)之手,被他帶到美國後又幾度易手,現存放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物主是亞瑟·M·薩克勒(Arenur M Sackler)。


戰國楚帛書全篇共有九百六十餘字。帛書寫於一塊正方形的帛繒上,中有書寫方向互逆的兩段文字,其一為8行,其一為13行。在四圍又有作旋轉狀排列12塊邊文,其中每三塊居於一方,四方交角用青、赤、白、黑四木相隔,每段各附有一種神怪圖形。饒宗頤先生將全文目為三篇,以8行文字命名為甲篇,13行文字命名為乙篇,余者丙篇,殆已為學界所認可。李學勤先生則依內容分別名為「四時」、「天象」、「月忌」三篇,殊亦可從,然不及饒宗頤之分簡略為朴正,故哲以《戰國楚帛書.甲篇》為名而論之。

自楚帛書問世,以蔡季襄《晚周繒書考證》為始肇,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外不少學者對此作考釋和研究,先後所發表的專著和論文多達百餘,可謂是專著頻出,論文橫溢,極一時之盛。國內知名者有饒宗頤、李學勤、郭沫若、商承祚、陳夢家、李零、楊寬、劉信芳、何新、高莉芬等等,不勝枚舉。國外學者有梅原末治[日]、林巳奈夫[日]、澤谷昭次[日]、池澤優[日]、諾埃爾?巴納[澳洲]等。


哲向以為,中古文獻金文、竹簡、帛書等文字篇意訓詁之難,類之瞎子摸象、盲者騎馬,稍有不慎,則有以誤為正、馬入歧途之險。粵若古昔,吾族先祖公毛漸巡守河渭,得古《三墳》於唐州泌陽民舍,借而歸錄並序文以傳於世。漸公間出以示好事者,往往被指為偽書。而「宋元以來自鄭樵外,無一人信之者」[見四庫提要]。為此余心有戚戚哉,常欲冥搜苦尋伏羲女媧資料以證其真,肆以見睹《戰國楚帛書》相關考證文章,竊喜有諸多前輩高人襤褸篳路耕耘在前,自以為緣木自可求實,吾輩可安享引徵文獻考據之果於後焉。


渠料哲歷覽群論,遍觀眾釋,方知前輩學者所得皆未得要領,所釋所論所言誤入歧途者尤多,而得其帛文要詣者少之又少矣,諸多錯解誤釋盡可付之一炬。如伏羲「出自乎震」一語可見諸周易《說卦傳》,而後之「厥以佃漁」兩句蓋源自《繫辭下》,而學者竟無一稱引以解後之所謂難釋讀之文句,況自緣形模字,妄加猜度,殆使篇意曲解,歧義叢生。常見有學者稱許此帛書,謂尚無定論的疑難字已少,篇意大致可讀矣。然以哲觀之,可商榷者不止一二字而已,若夫句讀斷義、古歷源流、伏羲女媧系神話焉是信史等等皆可一一窮究,此楚帛書文獻價值不可量估也。然則若以錯解誤釋字義以求果,必出乖謬之論,故訓詁之道在於歸朴返真、辨證精核,如篦珠玉於污泥,如窮鳳麟於碧落,務要錙銖必較,密無可疏也。


諸學者多將此篇中伏羲女媧事迹視作上古神話,結果在文字辨偽上掛一漏萬,研究方向上誤入荊棘。魯迅曾謂古史辨派「是有破壞而無建設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將古史『辨』成沒有。」疑古派總是疑古而非信古,常誤將信史亦歸堆於神話。殊不知除去自然神,神鬼即人之先祖也,鬼神傳說即先民口傳歷史。雖然某些傳說會失真,會誇大,但根底里還是會或多或少保留有某些真實史跡,需要吾輩去用心發現,仔細辨別。


殷人迷信鬼神而愈懼,周人敬信鬼神而彌親,何也?所欲者非同也。殷人懼先人或作祟,周人信祖先必降福,正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故伏羲能聖,在乎至純,文王有道,在於純敬。孔孟博學,能思方立,老莊授德,無欲乃成。是故君子欲為事功,必歸乎仁,而成之於道,然後立言綴其要以成文章,而理足可傳者,方可不朽。言若無道,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然則悟道有先後,靈性不可求。伏羲一畫開天地,在茲「神開我心」。哲亦非聖也,亦不過借天眼為我視,借天聽為我聽爾。賴依毛氏先祖有靈,庇庥於哲,賜予一管之見,敢不布眾焉,故作《戰國楚帛書.甲篇》補釋考論。


天哲之釋文:


曰故(古)□「天」{大+能}(黿)雹戲(伏羲),出自乎震,儕於「巽艮」,厥田(畋){亻魚亻魚}(漁漁),□□□「蓋取離」女(如)。夢夢墨墨,亡(無)章弼弼,□「月」{母+日}(晦)水□「溢」,風雨是於(淤)。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氏」子之子曰女趫(媧),是生子四,□□「甲曆」是襄(禳),天{土+戔}(踐)是各(格),參化虛(噓)逃(跳),為導為萬(邁),以司堵(垣)襄(壤)。咎(晷)天峜(法)達,乃上下肸剸(摶),山陵不(丕){止+烖}(疏)。乃命山川四〈晦〉(海),□「迺」煑(暑)炁(氣)倉(滄)炁(氣),以為亓(其){止+烖}(疏),以涉山陵,瀧汩函(涵)澫(漫)。未又(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峜(法)以為歲,是隹(唯)四寺(時)。


倀曰青「木」榦,二曰朱耳(懾)獸(獸),三曰翏(戮)黃難(能),四曰潬(灘)墨榦。千又(有)百歲,日月夋(後)生,九州不(丕)塝(滂),山陵備卹(恤),四神乃乍(作),至於(復)覆天,旁(徬)□「遮」攼(扞)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木+青〉(菁)。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維」思(使){孚+攵}(捊)。奠四亟(極),曰:非九天則大卹(恤),則毋敢蔑天靈。帝夋(後)乃為日月之{行+ 灬}衍,共攻亢步十日,四寺(時)□□「接超」神則閏四□「時」,母(毋)思(使)百神風雨、晨(辰)禕亂乍(作),乃逆日月,以剸(摶)相□(位),思(使)又(有)宵又(有)朝,又(有)晝又(有)夕。


說明:1,□為缺字或前輩未釋字,後「」內為哲補寫字;()內為異寫字;{}內為以字元結構合併所表示字。2,篇中一些無爭議的字釋皆已依據前輩學者隸定字引稱,但限於無法一一標註,請諒解,故哲作此文唯稱補釋而已。


天哲之句解:

曰故(古)□「天」{大+能}(黿)雹戲(伏羲)


哲案:曰故,故,古也。古人敘舊事的起言形式,《尚書》「粵若稽古」類之。第三字上半部已損,不過三、四字應是一詞語那是顯然的。第四字的釋讀,饒宗頤先生認為該字「從大從能」,當為「熊」字異寫,泐損字為「天」。以為楚之先為「有熊氏」,故稱。後之學者多從其說,其有不同說法者,亦至多認為第三字或為「大」,余者多廣徵博引楚之先「有熊氏」與伏羲的關係來補證其說,不一而足。然哲以為,前輩學者蓋不能從字元根底上著手訓詁,則顯然被引導到了歧路。饒宗頤釋讀第三字為「天」,哲甚以為然。然則「能」、「熊」非同一物種顯然,孰能並說之。屈子《天問》中有鯀化「黃能」之問,某些書籍里訛舛為「黃熊」。《爾雅·釋魚》:「鱉三足,能。」《山海經·中次十一經》:「從山多三足鱉,尾有分支。食之無蠱疾。」哲以為,《山海經》描述多有誇張之過,其言有靈之物,如金烏,則加一足,始為三足烏也;如靈狐,則言九尾;若巴蛇,轉謂曰肥遺,稱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又若獂,無非牛之一種,欲其靈,則減其一足,謂三足狀如牛。幸賴《爾雅》,吾等可知「能」即鱉屬。故「三足鱉」蓋大鱉也,減其一足誇其大而靈矣。《說文》曰「黿,大鱉也。」《慧琳音義》卷五十三註:「黿似鱉而大,腹黃而頭斑。」因這種大鱉體呈黃綠色,故亦名「黃能」。上古時,龜、黿、鼈、黽(蛙)、鼉(鼉龍)的界限並不嚴格;事實上,要今人區分孰為黿、孰為龜、孰為鼈,大多數人亦未必瞭然,「黃能」蓋為古時「黿」之俗稱爾。鱉的古文寫為「鼈」,《說文》曰「鼈,甲蟲也。」又謂:「甲蟲惟黿最大,故字從元,元者,大也。」帛書中第四字「從大從能」正是此會意,故應釋讀為黿。伏羲稱天黿,古有此說。周人以伏羲為文化祖先,言出於天黿。《周語》記伶州鳩之言:「我姬姓出自天黿。」古「天、大」同字,「天黿」即大鱉之義。傳曰:「星在天黿。」則表明「黃帝定星次」時,已將青帝太昊伏羲神格化,以天黿星座系名之。結合楚帛書及其他史料,可以進一步說明伏羲氏本以「天黿」(即黃能)為圖騰,因後人認識的誤解才逐步演變成以「黃熊」為圖騰的,哲推測可能因漢儒胡亂解經而誤。郭沫若先生曾提出過一個觀點,認為「天黿就是軒轅」。他在研究《獻侯鼎》等銘文後說:「天黿二字,銘文多見,舊譯為子孫,余謂當是天黿,即軒轅也。」以此帛書觀之,他的觀點是錯誤的。哲以為,古之三皇,伏羲(天帝)、神農(炎帝)、軒轅(黃帝)皆系出同源,即如秦、楚,東夷、三苗之族,亦系三皇之分支派系,只是年代久遠後,各自文化發展有所不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91年10月180卷第4號封面刊登了一幅印第安人保留的名為《軒轅黃帝族酋長禮天祈年圖》的彩色鹿皮畫。中國學者一致認為圖中酋長頭上是一隻天黿龜,認為天黿是黃帝族的族徽,從而認定此酋長就是中國的軒轅黃帝。而後又有學者以此來證明郭沫若的「天黿就是軒轅」觀點是對的,哲對此並不以為然。此圖恰恰證明了軒轅黃帝與伏羲天帝的圖騰是同源的,說明黃帝族亦崇拜黃能,即天黿。爾等不能因為孫子和祖父圖騰一致,就以為孫名即祖名,此道理顯然。《祈年圖》的發表確實太重要了,據圖的發現者考證,此圖作於1491年,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那一年。說明印第安人世代相承的這幅畫應基本是四千多年前的黃帝形象原樣,這就保證了所傳遞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祈年圖》告訴我們,中華先民黃帝族發現美洲大陸比哥倫布早了至少四千年,他們的後裔就是現今居住在紐約州奧茨頓哥村的易洛魁人。《祈年圖》中,軒轅皇帝的腹部就是一個呈「田」字形狀的保護腹部的龜甲。有學者指出,那就是天黿之甲,哲甚以為然。甲骨文「黃」字字元符號為一站立人形,人形腹部那個像「田」字的符號有釋為田者,有釋為人所佩之玉環者。但古今大多數學者認同了《說文》所謂「黃,地之色也」之釋,認同了鄒衍之「五德終始說」所說黃帝「以土德而王」。認為黃帝部落以居地為天下之中,故稱中央之土為黃。現在清楚明白了, 「黃」字中間那個所謂「田」字其實就是天黿「甲」 之構型。黃帝族戰士綁天黿甲用以護胸腹,黃帝七十二戰而天下服,靠的就是這個天黿之甲。黃帝之黿甲戰士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使天黿成為了黃帝族群的最高崇拜物,事實上軒轅黃帝族本源自伏羲女媧,視天黿為聖物,以天黿為圖騰。伏羲自畫八卦,定甲歷,始「正姓氏,制嫁娶」,實行男女對偶婚。伏羲自定風姓,其他或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所種植物為姓,或以居所為姓,或以官職為姓等,於是中華姓氏自此起源。而今,中華姓氏雖3000餘眾,如溯流而上,皆可追至太昊伏羲。伏羲時期,姓與氏有嚴格區分,男子分支稱氏,以母族為姓。「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遠古先民以姓氏制嫁娶,實現了從愚昧向文明的跨越。軒轅黃帝將聖物天黿甲製成甲胄護身,割裂黿甲作十字之刺,綴甲片而成盔,引為戰勝敵手之利器,製造出有天神輔佐之神秘氣氛。故自擒殺蚩尤後,萬邦咸服,尊其為帝。軒轅黃帝族所崇拜物(黃能),即黿之背甲暗綠呈烏黑狀,腹胸為黃,正好與「天玄地黃」相暗合,故有「天玄地黃」之謂。而人稱其族為「有能氏」,後被衍為「有熊氏」。話說至此,哲要提出一個更為驚世駭俗之論,那就是中國尊崇了數千年,卻是看不到摹繪不出的的龍,就是天黿之變。何為龍?龍者,能也。就是大鱉、黃能,就是黿。伏羲在臨終所傳《皇策辭 》中所說的「龍馬負圖,神開我心。」原始文字蓋為「能邁負圖,神開我心。」後人因不識「能」為何物,故衍讀為「龍馬」。無論是從甲骨文的字元構成,乃至於篆書字形,「能」、「龍」二字非常近似,可謂一體。故哲以為,伏羲當年所見,就是一隻大黃能,即大黿。黿之頭部常生疣狀突起,又被人戲稱為癩頭黿,後人認為龍有角就是此處來。黿雖其貌不揚,然靈性十足。《淮南子·說林訓》謂「鼈無耳,而目不可瞥,精於明也。」又謂「鼈伏隨日,謂隨日光所轉,朝首東鄕,夕首西鄕。」俗亦云當黿浮游水面,肯定天氣會起變化,或颱風、或燥熱、或暴雨。若黿頭朝潮上遊方向翹頭,可預測三天內即有暴雨洪水。可見伏羲所見,正是一隻大黃龞,古時稱黃能,亦稱黿。「黿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故伏羲能受此啟發,知天地之數,陰陽之變,始畫八卦,皆連山名易,並作甲厲數理,殆以「河圖」名之。後立九部、設九佐,以「能」紀官,號能師。命臣飛能氏依照河圖之法造六書,命臣潛能氏依照河圖之法衍算甲歷,制曆法,定節氣。自己嘗百葯,制九針,以拯天疾,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而後世之人悉將「能」字衍誤為」龍」, 以為「河圖」為龍馬所負,將伏羲「以能紀官」誤為「以龍紀官」,附會伏羲是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鬚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成為中華文化和思想史上訟而不決的一樁公案。《孟子.公孫丑下》有「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龍斷焉。」此處「龍」字當是「能」之衍誤,可反證「能」確實會被誤認為「龍」;古之姓中有豢龍氏,然則「龍「何能養,其養者「能」也,黃能也,即大鱉。哲以為即「豢能氏」,或亦可稱豢黿氏。《論衡.感虛》云:「唐、虞之時,豢龍、御龍,龍常在朝,夏末政衰,龍乃隱伏,非益鑿井,龍登雲也。」其實將「龍」作「黿」或作「黃能」看,一切就很瞭然了。今浙江縉雲好溪還有天黿的蹤跡。天黿始現在1946年。此年冬,縉雲左庫人盧前康在好溪上墳山潭邊見三尺多大的黿,吞食過一條秤桿粗的鰻魚,讓其目瞪口呆。至1968年春,潛明村一女自壺鎮趕集回,經左庫水庫邊,一巨型大黿冷不防從岸邊跳入溪里,水中當即騰起一團白色巨浪,此女當場嚇癱在地。幾天之後,宮前李姓兄弟從潛明回家,又在左庫水庫看到巨黿,其中一人揀了塊石頭去砸,第一塊未能擊中,第二塊被巨黿接住。此後這巨黿名頭遠播,時不時頻現,鄉民為一睹巨黿風采而聚集在左庫水庫邊上者竟至萬人。浙江省水產研究所、上海西郊公園專門派專家到縉雲左庫考察,專家們目睹了該巨黿偉岸的身姿,一致認為該黿身長約3米,寬2米,頭部上頸30公分,體重400到500公斤,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巨黿。今亦不知其蹤,嗚呼,上古伏羲黃帝之時,巨黿當多見,自軒轅黃帝以作甲胄,殺之過甚,剩者有靈,殆大多深潛入淵,似「神龍」見首不見尾,人只能聞其名,難能見其形。以至「能」被誤讀為「龍」,且一誤至數千年,俗人見黃能而擒殺,卻膜拜龍鳳於虛無。天黿若有靈,殆亦必竊竊私笑矣。雹戲,伏羲也。又稱伏戲、包犧、庖犧、炮犧、伏犧、虙羲、虙戲、宓羲、宓戲、犧皇、皇羲及太昊等,皆異名而一人。古人稱謂,何以歧名甚多?殆因上古沒有文字,先民事迹多賴後人口耳相傳,加之古今各地方及風俗不同,後來見諸文字,便出現同名異形現象。同一位伏羲,春秋戰國以來的各種古籍中便有不同的寫法,均屬音同音近相代。後人對歷史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和評價,又出現同人異號現象,其所指實一。太帝、太昊、太嗥、春皇、木皇等,均屬因事而立稱,所指亦都是伏羲。哲以為,古人雖有氏稱、名稱、形稱、職稱、勛功稱、字輩稱等繁變之故,余則蓋多為異稱或轉寫衍誤而成,故孔子嘆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也。


出自乎震,儕於「巽艮」,厥田(畋){亻魚亻魚}(漁漁),□□□「蓋取離」女(如)。


哲案:前八言蓋出自《易經.說卦》,說卦篇據說是孔子所為。其雲「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說卦篇有言聖言帝,言聖當指文王,言帝蓋指伏羲矣。然其言伏羲卦象當是用文王卦象來比擬之,伏羲時何來「震巽離坤兌乾坎艮」之說,即至炎帝黃帝之時亦尚無,故可知是春秋戰國時人對伏羲八卦的推測和概括。帛書將此段化繁為簡,作「(伏羲)出自乎震,儕於巽艮」。後之八言又取自《周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從字形分析亦然,「震」前一字當為「乎」字無疑也。「震」後一字「從亻從齊」,帛書人形邊有二麥穗狀,上加一橫指示符號。《說文》謂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此正是儕字爾。儕,《說文》謂「等輩也,從人齊聲。」巽,古文作巺,《說文》謂「具也。」《釋名·釋天》解謂「散也,物皆生布散也。」從帛書字形結構上看,好像是象形葉片被吹向不同方向,從手。哲隸為「尋」字,或以為是巺之本字。意謂萬物皆具,尋以薦之,會意。《說卦》云:「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則艮不光為止也,亦成也,亦始也。故帛書者言「巽艮」等輩,這表示了當時人的易學理解。帛書上此字結構類之艮字,但似乎有缺筆,或有泐損。「厥」下一字殘,似為田,蓋為「畋」字省文。下一字從亻從魚,且有重文標記=,則應釋讀為「漁漁」,重言。此謂伏羲教人以漁獵,帛書所記與文獻密合。從上下文看,「出自乎震」一語出自《說卦傳》,而後之「厥以漁佃」兩句蓋出自《繫辭下》,顯然無差,故後闕文據此可補。


夢夢墨墨,亡(無)章弼弼,□「月」{母+日}(晦)水□「溢」,風雨是於(淤)。


哲案:夢夢,《爾雅.釋訓》謂「夢夢訰訰,亂也。」《詩經.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視天夢夢。」 陸德明釋文:「夢,莫紅反,亂也。」 朱熹集傳:「夢夢,不明也。」哲以為,夢夢,猶迷茫、蒙沌、茫茫。俗稱人睡夢狀為「眠茫」。墨墨,昏暗貌。《管子·四稱》:「政令不善,墨墨若夜。」 尹知章註:「言其昏闇之甚也。」 漢劉向《新序·雜事一》:「晉平公閒居,師曠侍坐,平公曰:『子生無目眹。甚矣,子之墨墨也!』」亡,通無。章,彰之省也。《說文》段注云「尚書某氏傳,呂覽注,淮南注,廣雅皆曰:彰,朙也。通作章。」哲註:朙,通明。弼,《爾雅·釋詁》謂「重也。」王國維認為「弼、宿二字同也」,哲以為,弼恐與肅同。則弼有肅穆之意也。疊詞連加,強調也。晦,帛書上母下日,似應讀為晦,《廣雅.釋水》云:「晦即海也。」「四溢」二字為哲按上下文意所加。於,淤之省文。《山海經.大荒北經》有「風雨是謁」的用法,則此處類之,蓋為水道因風雨被泥沙阻塞之意。


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氏」子之子曰女趫(媧),是生子四,□□「甲曆」是襄(禳),天{土+戔}(踐)是各(格),參化虛(噓)逃(跳),為導為萬(邁),以司堵(垣)襄(壤)。


哲案:取,娶之省文。「虘趘□子」應看作一片語,蓋為伏羲所娶妻之父。遠古時代,人失其名,概以氏族名稱,故哲以為所缺字蓋是「氏」也。虘,有學者釋為祖,非也。虘,虎剛暴而刁詐,{虘+又}蓋為止暴也。趘,走也。《太古河圖代姓紀》雲伏羲本通姓氏之後也。又稱「(居方氏)後,強弱相迫,欲生吞害。中有神人,提挺而治,故號提挺氏。提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紀七十二姓。」故哲以為,「虘趘氏」殆為「提挺氏」的異稱。伏羲女媧兄妹相婚之說,雖在載籍中出現較晚,殆也非胡說。伏羲至聖,號稱天帝。古人質樸,萬不敢將無稽之談加之天帝聖人頭上。「通紀七十二姓」皆為血緣近親,從《代姓紀》記載中可以看出,自有生民,「合雄紀、敘命紀、五姓紀」三紀中方誕生五姓,可見遠古近親繁殖,其生不蕃之狀。至居方氏始分九頭,此時殆有氏從姓分矣。訖自居方氏至提挺氏,繁衍近六十七世,方有「七十二姓(哲註:此處姓,當以氏來理解。)」之分,可見《代姓紀》所載似非偽。伏羲妻,傳說為女媧。前輩學者對帛書中此女名字釋讀不一,有釋為女希,有釋讀女皇。李學勤釋為「女堇」,李零釋為「女填」,皆非是也。此字構形為上止下土,中有女字體變,像形少女。故哲以為止下部分即古文「娃」字。《說文》謂「娃,圜深目皃。或曰吳楚之閒謂好曰娃。」仔細辨析,帛書所寫結構正是一大眼睛,下有兩辮子狀,此少女體征,符合《說文》所言。段注引方言:「娃,美也。」哲以為,此釋似嫌簡省,娃,既從女,當指美少女也。又娃也是嬌也,古人常嬌娃連用。哲以前歸納過,古人用詞,常比義連用,詩篇猶多,類有規律。如美好、高大,指示。美,即好也。高,即大也。指,即示也。故哲以為,古文「嬌」蓋為帛書中此字,從止從娃,意為行走之娃曰嬌。女子高挑為美,女從喬是為嬌。趫當是驕之本字。《史記·夏本紀》禹曰:「予娶塗山」,司馬貞索隱:「《系本》曰『塗山氏女名女媧』,是禹娶塗山氏號女媧也。」亦稱「女嬌」、「女趫」。哲案,《山海經》《呂氏春秋》《莊子》等有言及大禹娶塗山氏女,皆不言為女媧。《漢書·古今人表》有:「女趫,禹妃,塗山氏女,生啓。」《路史》稱爲「趫」與「後趫」。查索《系本》,言《史記·夏本紀》中出,然《史記·夏本紀》未曾言此,維史記索隱有此。蓋為一筆糊塗帳,後人將禹帝和伏羲所娶混為一人矣。不過古人文獻有價值的是,表明「女嬌」、「女趫」確實可以並用。此帛書所記載,證明了早在戰國楚人傳說中,伏羲女媧確為夫婦,可糾後人記敘之誤。「是生子四」,即生有四子,此四子也即下文中的四神。「甲歷」是哲臆補,伏羲一畫開天地,作八卦、制甲歷、始造文字以代結繩、教人結繩為網以漁獵等聖跡史載不絕,當有實跡。女媧補天,雖說是神話,但實際反映的正是六仟伍佰年前,中國大地上遭受過一次巨大的隕石雨撞擊而導致了大洪災,遠古先民在女媧帝率領下抗擊洪水的歷史真實。襄,禳之省文。{土戔}當釋讀為踐。各,格之省文。《淮南子.天文訓》「攝提格之歲」,高綉註:「格,起也。言萬物承陽而起也。」天踐是格,指的是以星曆推步為根本。參化,參悟天地之變化。虛,噓省之文,逃,跳也。《荀子.非相》:「 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後世者不解,以為夏禹跛行、商湯偏頭,實大謬也。禹跳即禹步也,大禹歷算,常常以步跳為記,外人弗知,以為瘋顛。湯偏,大概是商湯愛習慣彎著頭思考心算。「堯舜參牟子」蓋是形容堯舜皆聖智也,比常人多一隻眼。傳至後世,司馬遷、荀子誤以為堯舜重瞳,夏禹跛行,商湯偏頭。實可笑也。虛逃,即噓跳也,指古人心算。下文「為」後一字,前輩學者多釋讀為禹,然大禹和女媧根本不在一個時代。此帛書字形為蛇頭下為手,哲以為「導」也。萬,邁之省文。毛傳曰:「邁,行也。」堵,或有人釋為土、或釋為域,皆非也。《說文》謂「堵,垣也,五版為堵。」襄,壤之省文。堵襄,蓋指房屋、城垣、土地等。整段話的意思是伏羲女媧夫婦帶領四個兒子,以伏羲創製的甲歷為本,以天道運行為規,參悟出天地變化之理,用來指導管理屬下的城垣、土地及子民。


咎(晷)天峜(法)達,乃上下肸剸(摶),山陵不(丕){止+烖}(疏)。


哲案:咎,饒宗頤先生釋讀為晷,認為帛書中此字為動詞,如《釋名》中所稱晷,規劃也。此說可從。咎,《說文》謂災也,其實應還有另外一意,即窮究也。既往不咎,即過往了的事就不追究了。故從日從咎之晷,當有研究、規測之意。晷天,即規測天道運行之究竟。「天」後一字,饒宗頤先生釋為步,指「殆為禹步」。後之學者多從其說,極少有異議。然以哲看來,此字當釋讀為「法」。古文「步」本有它字,且為常用,殆無可能歧為此形。此字{上山下止},類似「峜」。《管子·輕重戊篇》「虙戲造六峜,行以迎隂陽。」王若谷曰:「六峜其猶周髀演算法乎。」《正字通》認為:「諸家峜義未詳,字書皆不載。委宛編以六計解之。峜當讀如計,以企有跂音也。」哲以為,峜蓋為「法」的訛字,正確的寫法就是此帛書中的字形,峜字下省行字。晷天法達,即有了窺測天道運行的法則。「上下」後一字,學者多釋為「朕」,哲或以為「肸」也。肸,《說文》謂「響,布也。」段玉裁引彪注曰:「肸,過也。」此後一字{從辵從剸},前輩或釋傅或釋轉,哲以為帛書此字就是剸字繁寫,強調了行之意。當釋為剸,通摶。《說文》「摶,以手圜之也。」剸字《說文》無解,段注說:「剸與刀部剬義相近。」如此,則剸有切斷意。然哲以為,剸應與摶更為相近。上下肸剸(摶),蓋有二層意思,一為修正甲歷使之與天道運行更加精準。二是先民們不斷地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山陵」之釋讀,前輩學者們大致無疑說。維最後一字,學者紛爭不斷。哲以為此字{從止從烖},當以會意解之。烖,災也。古者最大的災難就是大洪災,災以止息,當為疏字。故前一不字,當訓讀為丕。丕者,大也。疏,通也,山陵丕疏,即山陵不再將水堵塞,水得以暢流。

乃命山川四〈晦〉(海),□「迺」煑(暑)炁(氣)倉(滄)炁(氣),以為亓(其){止+烖}(疏),以涉山陵,瀧汩函(涵)澫(漫)。


哲案:乃,於是。四海,四方也。「迺」為哲臆補。此後四字,前輩多釋讀「熱氣寒氣」。商承祚先生釋氣在先,以《汗簡》佐證,後之學者皆從。維「熱、寒」二字,哲以為或可再商榷。「熱」於帛書中為{下火上寶蓋中有太陽},以會意解之,日蒸火燎、日火相攻,且氣不外泄者,中暑也。故哲以為此字當釋為「煑」,假借為「暑」。「寒」在字形結構上不符合帛書,故哲不從。《說文》水部「滄,寒也.」篆體書格與此帛書甚像,故哲釋為倉,滄之省文。亓,其也。瀧,激流也。水湍急發聲如龍,像形。《說文》釋作「雨瀧瀧皃」,未必確切也。汩,《說文》謂「治水也。」段玉裁曰:「釋詁云:淈,治也。郭景純云:淈汩同。」函,涵之省文,包也,容也。澫,漫也。《石鼓文》有「澫澫有鯊」,鄭樵註:「澫,漫」。漫,水廣大貌。因為「鯊」字未被釋讀正確,引者多以{上少下魚}合文以代之,則有學者以為,如此廣大貌的水是看不到魚的,孰不知《石鼓文》所說魚正為「鯊」魚也。哲嘆曰:學問之難,在釋字,在訓詁,字若讀錯,則歧義頓生,不可不察。


未又(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峜(法)以為歲,是隹(唯)四寺(時)。


哲案:又,古文「有」多寫作「又」。「未有日月」,許多人不大理解,其實《古三墳.天皇伏犧氏皇策辭 》已明白告訴我們,伏羲初作甲歷,維以記日、記時辰,未用以紀年、紀月,遠不是後世所理解的紀年、紀月皆已完備。四神,即伏羲四子。哲以為,國人對待鬼神的觀念古今是有不同的,遠古先民對待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或主宰者皆目之為神,除了自然神以外,大凡將有功於世人的所謂聖賢都加以神格。伏羲四子各司春夏秋冬,使先民有了年歲四時之概念,懂得季節變換。有了四時概念,漸漸才有了一季分三月,12個月為一年等曆法。楚帛書的這類記載與《皇策辭 》的記敘有很多暗合的地方,也是符合文明漸進之規律的。《皇策辭 》說「歲於甲寅「,則知伏羲時,以支幹相配記日辰是無異議的,故《外紀》曰:伏羲作甲歷,起於甲寅,支幹相配為十二時辰,六甲而天道周矣。歲以是紀而年不亂,月以是紀而時不易。」然哲還是堅持以為,伏羲時代,干支並未用以記年月,從《三墳》可知,伏羲臨老垂皇策辭時,以「草生月「、「木枯月「、「木王(旺)月「等來表述月份,以「草木一易」為一歲之稱,並不用干支紀月紀年。此帛書所言「未有日月「,蓋亦稱伏羲未以干支紀年月爾,維以四子神像發布來代替四時八節的到來,兩者可互證。哲以前看過一則資料,忘了出處了,大意是描述說古人以升旗來告知子民此月為何月。故哲推測,帛書中的五木就是古人公示四時的升旗發布台,「青、赤、黃、墨」木升旗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時到,白木升旗代表歲至。顯然可知,伏羲作甲曆最初是理想與單純的。今彝族行十月太陽曆,據推測,此種曆法淵源於遠古伏羲。彝族十月太陽曆以12屬相回歸紀日,3個屬相周期為一個時段(月),即36日為一月,30個屬相周為一年。1年10個月,360日,10個月終了,另加5日或6日為「過年日「,習稱「過十月年「,全年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閏年(閏日),為366天。哲以為,今行之彝族十月太陽曆蓋後人有修訂,非伏羲甲歷原貌. 彝族十月太陽曆屬物候歷, 如彝諺云:「聽見布穀叫,應該種地了;聽見蟬兒鳴,該鋤二道草;聽見金鈴叫,開鐮收割好;聽見烏鴉叫,天寒地凍了。」又《西南彝志》載:「樹木開花時,就叫春三月;樹木花謝時,就叫夏三月;樹果成熟時,就叫秋三月;樹葉枯降時,就叫冬三月。」這都是以物候定季節的簡單方法。而彝諺中有春三月、冬三月的說法則表明古彝歷並不以36日為一月,所謂彝歷有五季的說法後人對陰陽五行學說的附和。伏羲甲歷應是以一甲循環為兩月,每月30日,一年定365天,餘下5日為「歲余「,是過年日。《古三墳.神農政典》曰「病正四百四,葯正三百六十五,過數乃亂,而昏而毒。」其中「葯正三百六十五」當非空說,源自日有365天而來。以十二地干名月蓋自軒轅黃帝始肇,「帝即位三十八年。始命大橈作甲子。」人們常說黃帝曆元起始「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這個說法是有些差誤的,甲子年裏是沒有甲子月的,正確說法應該是「甲子年子月甲子日」。史載維伏羲、軒轅作歷度,神農置閏,其他未蓋聞也。伏羲甲歷是太陽曆,神農氏繼承伏羲占日法,創連山大火歷。黃帝使羲和、常羲占日月,作歸藏太陰曆。伏羲甲歷以365日為一年和實際太陽運行周期有誤差0.2422天,是故至於神農炎帝時,四時的發布與實際發生了偏差,炎帝經過推演,知曉誤差大致相差10日,故採取置閏的方法來改變四時和實際不符的問題。我國古代長期採用陰陽合曆,即以伏羲太陽曆為基準定年、定日辰,又根據月亮的盈虧變化來定月,一年12個月,6個大月30天,叫「大盡」;6個小月各29天,叫「小盡」;全年354天。這比太陽年(365.2422天)要少約10天21小時。此帛書記載說明,到炎帝時就已經推算出這個誤差是10日左右,可見古代先民的聰明智慧。古人稱曆法與實際不符為「超神」,所謂超神者,謂「節氣未至而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四上元之符頭先到,則從符頭而行節氣之先上元」。因此便需要重新制定一套複雜的置閏規則,才能讓日月記時符合天道運行。當然後世的置閏法非常複雜,炎帝時其實是採用了一種相對簡單的置閏方式,就是「超接置閏法」。古人留有「超接訣」,云:「陰陽二遁,原洪進速。時未節氣,先到遲時。節氣交未來,超接通玄奧,日未來節先來,今日端然在割裁。雖然節氣已交度,奈何仲日未胚胎。先至節未至,超用未來節氣,有時超起過旬余,所以積余成閏,位二至之前有閏奇。此時疊積累乘之陽極陰終無定數,因立此閏畢。其餘起法者,於逐年芒種節上,於大雪前尋之。蓋緣芒種節後是夏至,則儀逆奇順;大雪之後是冬至,則儀順而奇逆,陽順陰逆皆此也。」哲以為,此即神農炎帝所留連山大火歷古法,和此帛書中所說「四時超接神則閏四時」密合。


倀曰青「木」榦,二曰朱耳(懾)獸(獸),三曰翏(戮)黃難(能),四曰潬(灘)墨榦。


哲案:此段介紹伏羲四子,亦即四時神名。前輩學者大多認為,帛書所言正是伏羲四子名字,然哲以為似還可商榷。倀曰青榦,四字釋讀蓋已無異議,惟李學勤先生認為「神名各為三字,青字下因帛有斷損疊壓少一字」,哲甚以為然,以為缺字當為「木」也。倀,商承祚先生謂是長幼之長的異文,其釋甚諦,其說未必。倀本就是倀幼之長的本字,何來異文之說,後之人省亻為長,俗寫成定勢,反以倀為長之異文矣。榦,《說文》謂「築牆耑木也。從木倝聲。」耑,是謂端也。通俗說即是古人築牆所立兩木也,使其牆以正也。故釋詁曰:「楨,榦也。舍人曰:楨,正也。」故可知,伏羲長子蓋失名也,或古之先民不欲直呼神名而以號稱。以其主司青木為正,故直呼青木榦為名也。哲以為,伏羲四子分別是降龍(能)渾沌氏、飛龍(能)朱襄氏、潛龍(能)昊英氏、水龍(能)栗陸氏。《古三墳.皇策辭》雲「後女媧、子無之右「,「子無」當是伏羲長子,即混沌氏。混沌,始也。萬物從無到有,故長子主青木,司春。古人所傳伏羲「以龍紀官「的說法當有誤,真實歷史可能是伏羲以龍(能)名其子爾。朱耳獸當為伏羲次子朱襄氏,「耳」者非後世所理解耳目之「耳」,當為「懾「之省文也。哲以為,朱襄氏當是承繼先祖燧人氏用火方法,能以火懾獸,故稱爾。火從赤,故主赤木,司夏。而三子翏黃難的寫法當為「戮黃能」,實為潛龍(能)昊英氏。伏羲「命臣潛龍氏作甲歷」,昊英氏大量殺戮黃能以得其甲,殆作為刻寫材料或殺戮黃能以觀求天地之道,故先民以「戮黃能」異呼之。黃能為黃,故主黃木,司秋。四子潬(灘)墨榦與長子渾沌氏類似,得名與其主司職務相關,蓋即《皇策辭》所言水龍(能)栗陸氏。皇曰:「栗陸子居我水龍之位,主養草木,開道泉源,無或失時。」帛書中寫法正是古文「潬「字,釋讀為灘。灘涂為黑,故主黑木,司冬。


千又(有)百歲,日月夋(後)生,九州不(丕)塝(滂),山陵備卹(恤),四神乃乍(作),至於(復)覆天,旁(徬)□「遮」攼(扞)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木+青〉(菁)。


哲案:《通鑒外紀》等均載「伏羲氏傳15世共1260年」。鄭樵雲「天皇自伏羲至無懷十五世,千二百六十年。人皇自神農至榆罔八世,五百年。地皇黃帝一世,百年。三皇凡二十四世,共千八百六十年。」《漢書 古今人表》將炎黃之前的「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等稱為19先帝。《莊子.胠篋》載:「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不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其中沒有提到「朱襄氏」,但卻提到其前後的名氏。哲以為,《莊子》、《漢書 古今人表》所言及古之先人名號當有來源,應是可信的,維所謂氏者,支族所稱謂也。伏羲之後,女媧統領,後傳之伏羲長子「子無」,即混沌氏,按《古三墳》的說法,蓋伏羲長子「子無」早亡,後又讓次子朱襄氏代政。炎帝或為朱襄氏之後裔,黃帝或為昊英氏之後裔。所謂傳15世,非後人所謂的父死子承的關係,應理解為伏羲四子及上相共工、下相皇恆及赫胥、昆連、葛天、陰康等的後裔傳承了十五代,皆襲奉伏羲女媧為號,至朱襄氏之後裔神農炎帝為天下共主後,才奉炎帝為尊。帛書所言「千又(有)百歲」,大致如此。夋,後之省。日月後生,即後生日月,與前「未有日月「呼應。有學者認為此字應從亻為俊,雲是「帝俊「,然「帝俊「這一古帝名號只見於《山海經》(在《大荒》、《海內》兩經中多次提到)《山海經·大荒四經》記:「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哲以為,其實下文即談炎帝,是不可能有容下說「帝俊」的餘地,且「日月某生」亦無此用法,俊者從人,而帛書從身,則為後,為身後之後。不,丕也,大也。塝,有解為坪,意為平者,非也。此為大雨滂沱之滂。吳楚閒方語,帛書者借用滂。「山陵備「後一字,不同解釋者甚多,不一一引述,哲釋讀為卹,意恤也。《說文》謂恤,憂也。《方言》釋備,咸也。郭璞註:「咸,皆也。」乍,作也。結合下文有「毋使百神風雨、辰禕亂作。「則此「作」字有作亂,搗騰之意。復,覆之省文。旁,徬之省文。「旁」後一字,有釋為遵者,有釋為動者,哲釋讀為遮蔽之「遮」。攼即扞也。扞,《說文》謂「忮也。字亦作捍。」《增韻》謂「抵也。」《增韻》所釋為是,此處即抵也。徬遮扞蔽,意謂左右上下遮蔽。此段末後一字{從木從青},古文字元結構「艹木」可互用,則可釋為菁也。菁,同精也。此段意思是自伏羲作甲歷,有了日辰歲時,並用四時神來紀四季,千百年之間,人們在甲歷中添加了日月的計錄,但以觀月之溯望來表述日月與觀日之表示歲時年月之間有誤差,故導致了掌管四季的四時神不高興了,左右上下遮蔽掉了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通天接神的本領,以至於把天道運行給顛覆了,九州大地由此大雨滂沱,山陵亦都不再安寧了。


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維」思(使){孚+攵}(捊)。奠四亟(極),曰:非九天則大卹(恤),則毋敢蔑天靈。


哲案:炎帝,即神農氏,又稱烈山氏,連山氏,又稱赤帝。哲以為,炎帝是伏羲次子朱襄氏後裔。所謂神農,蓋因其嘗百草而知名謂之神農,而又因繼承了伏羲連山易,作歸藏易爻卦大象而被稱許為連山氏。烈山氏,也作厲山氏,則大致是炎帝出身地中條山,古稱歷山,而名之。祝融之「融」字釋讀,歷來是個難題,前人多未能釋讀,至王國維先生釋讀為融,大家逐漸認可。王國維先生認為此字左邊結構從二蟲,右邊為古墉字,以聲類求之,當是螽字,又謂此字從右部聲讀,是古韻冬部,故釋讀為融。哲很佩服王國維先生的學問,其釋讀古文字方面確有見解獨到之處,然此字的字元解構還似可商榷,此字字元結構為左邊二蟲疊加,右邊上部為古墉字半省,下部為耳。哲以為,耳上部可看作是高字半省,右邊字元組合為耳高之意,左邊二蟲疊加為蟲鳴之意,左右字元組合當是指需高聳耳朵聽蟲鳴之聲,意為耳背,此為聾也,會意。古文里有「聥」字,蓋為聾之本字。後行大篆,或被隸寫為「耳+龍「,以龍無聞代耳背之意。古人將不能釋讀之字元直接改寫為龍,直接造了個聾字,蠻有意思的。融,從鬲從蟲,蓋為障音無聽之意,是以可互為借用。《山海經.海內經》以祝融為炎帝之後,並稱祝融生共工。而祝融是楚之遠祖。四神降,作法降四時神。奠,祭也。三天,當指日、月、星。「天」後一字似為隹,釋為維。思,使也。「思」後一字從孚從攵,釋讀為捊。《說文》謂「捊,引取也。」哲以為尚並不貼切,「引取」只是取「從攵」之意,當從孚字解。孚,信也。則捊字有使有信,不失信也,保證守信之意。奠四極,即祭奠四方。九天,《呂氏春秋·有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蓋系楚人慣用語,《楚辭.離騷》有「指九天以為正兮」,故九天,則殆指上天。「非九天則大恤,則毋敢蔑天靈。」意謂未能符合上天的規則制定曆法則有大憂,以後則再也不敢蔑視天靈。

帝夋(後)乃為日月之{行+ 灬}衍,共攻亢步十日,四寺(時)□□「接超」神則閏四□「時」,母(毋)思(使)百神風雨、晨(辰)禕亂乍(作),乃逆日月,以剸(摶)相□(位),思(使)又(有)宵又(有)朝,又(有)晝又(有)夕。


哲案:帝,炎帝。夋,乃是後之省。日月之衍,末一字前輩多釋讀為行,哲以為非是,帛書行下還有字元顯然,此字字元結構{上行下 灬},蓋為「衍」也。即衍算、推算、推步之意。共攻,舊釋共工,非是。攻,工算,古人有工於算計之說。共,演算的結果,總共。亢步,超出。「接超」神,「接超」為哲補,為了曆法準確,必須用「超接法置閏」,前已闡述,此略。百神風雨,《祭法》云:「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晨,辰之繁文。辰,時辰。禕,通緯。陰陽曆若不置閏,則晝夜顛倒,朝夕不明。逆,迎也。孔子《說卦傳》:「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實古人曆法演算是八卦為基礎的,天道順行,地道逆迎,以求兩者合榫。 剸,摶也。「相「後一字為哲按上下文之意所補,以摶相位。意指將修訂曆法以與天道運行合位,使得曆法符合日月運行的規律,從而使人們知曉有夜晚,有清晨,有白晝,有黃昏。


天哲之譯文:


曰古天黿伏羲,出自乎震,儕於巽艮,厥畋漁漁,蓋取離如。夢夢墨墨,無章弼弼,月晦水溢,風雨是淤。乃娶提挺氏子之子,曰女媧,是生子四,甲曆是禳,天踐是格,參化噓跳,為導為邁,以司垣壤。晷天法達,乃上下肸摶,山陵丕疏。乃命山川四海,迺暑氣滄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涵漫。未有日月,四神相代,乃法以為歲,是唯四時。


倀曰青木榦,二曰朱懾獸,三曰戮黃能,四曰灘墨榦。千有百歲,日月後生。九州丕滂,山陵備恤,四神乃作,至於覆天,徬遮扞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維使捊。奠四極,曰:非九天則大恤,則毋敢蔑天靈。帝後乃為日月之衍,共攻亢步十日,四時超接神則閏四時,毋使百神風雨、辰禕亂作,乃逆日月,以摶相位,使有宵有朝,有晝有夕。


附圖: 軒轅黃帝族酋長禮天祈年圖



主要參考兩本文獻:


1、饒宗頤先生的《楚帛書新釋》;


2、劉波先生的《楚帛書-甲篇》集釋。

毛家小子天哲寫於浙江金華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完稿


時年黃帝紀元4711年端午節前


來源:騰訊空間 作者:毛天哲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僅代表作者觀點。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此公眾號由中華毛氏聯誼研究會理事、先秦歷史及毛氏文化研究學者毛天哲先生負責維護和運作。不定時為訂閱粉絲提供歷史、文化、時評、雜談等原創文章。我用心做,你免費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夕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朝夕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