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永明延壽禪師:根機不等所見不同

永明延壽禪師:根機不等所見不同

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卷第二十四

文/永明延壽禪師

夫成佛本理,但是一心者,云何更立文殊、普賢行位之因,釋迦彌勒名號之果,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神通變現種種法門?

答:此是無名位之名位,無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標名,是心立位。《普賢觀經》云:「大乘因者,即是實相。大乘果者,亦是實相。」《釋論》云:「初觀實相名因,觀竟名果。」故知,初、後皆心,因、果同證。只為根機莫等,所見不同。若以一法逗機,終不齊成解脫,須各各示現,引物歸心。雖開種種之名,皆是一心之義。若違自心,取外佛相勝妙之境,則是顛倒。

所以《華嚴經》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復不能知最勝法。」

又頌云:「假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痴惑網,系縛生死獄,盲冥不見佛。」

云何不見佛?一為不識自心;二為不明隱顯。何者?

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之果,顯於法身。因隱之本覺,是果顯之法身。果能成因,則佛之眾生。果顯之法身,是因隱之本覺。因能辦果,則眾生之佛。故云:凡聖交徹,理事相含矣!

所云:釋迦牟尼者,釋迦此雲能仁,牟尼此雲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幹,故號釋迦牟尼。覺此名佛。

彌勒者,此雲慈氏,即是一心真實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應現無方,成無緣化,故稱慈氏。

阿彌陀者,此雲無量壽,即如理為命,以一心真如,性無盡故,乃曰無量壽。

阿閦者,此雲不動,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動,妙覺位不能增,無明地不能減,故稱不動。

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禮者,良由行者,想觀自己身、心等法,從本已來不離法界諸佛身外,亦不在諸佛身內。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內。自性平等,本無增減。

「今禮一佛、遍通諸佛,所有三乘位地無漏。我身既遍,隨佛亦遍,乃至法界,空、有二境,依、正兩報,莊嚴供具,隨緣遍滿,不離法界,隨心無礙,並薦供養,隨喜頂禮。

「如一室中懸百千鏡,有人觀鏡,鏡皆像現。佛身清凈,明逾彼鏡,遞相涉入,鏡無不照,影無不現。此則攝他為總,入他為別。

「一身既爾,乃至一切法界,凡聖之身,供養之具,皆助隨喜,悉同供養。既知我身在佛身內,如何顛倒妄造邪業,不生愧恥。

「又,諸佛德用既齊,名號亦等,隨稱何名,名無不盡。如稱一阿彌陀佛名,禮召一切諸佛,無不周備。西天雲阿彌陀佛,此雲無量壽,豈有一佛非長壽也。

「設一切佛不化眾生,但一佛化生,即功歸法界。法界德用遍周,是名遍入法界禮也。」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來、應、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云何等義?所謂同一名字、同一梵聲、同一乘門、同一真體,乃至同一心、同一智、同一覺、同一道。

如鴦崛摩羅與文殊師利,共游十方,所見十方諸佛。彼佛,皆稱釋迦佛者,即我身是。又《法華經》明:十方諸佛,皆是釋迦分身,則阿閦、彌陀,悉本師矣!本師,即我心矣。

釋云:「非獨彌陀、阿閦,十方諸佛,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凈土,如來何不指己凈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皆本師矣!復何怪哉!

「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嘆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

「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毘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言四如來,謂:

「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凈智,即自當毘盧遮那如來。

「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大菩薩在於左右,復成二十。

「謂中方毘盧遮那如來四大菩薩者:一、金剛波羅蜜菩薩。二、寶波羅蜜菩薩。三、法波羅蜜菩薩。四、羯磨波羅蜜菩薩。

「東方阿閦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薩埵菩薩。二、金剛王菩薩。三、金剛愛菩薩。四、金剛善哉菩薩。

「南方寶生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寶。二、金剛威光。三、金剛幢。四、金剛笑。

「西方無量壽如來,亦名觀自在王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法。二、金剛劍。三、金剛因。四、金剛利。

「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業。二、金剛法。三、金剛葯叉。四、金剛拳。

「已有二十五及四攝八供養,故三十七。

「言四攝者,即鉤、索、鎖、鈴。八供養者,即燒、散、燈、塗、華、鬘、歌、舞。皆上有金剛,下有菩薩。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今華嚴經中海印頓現,大意同也。」

——摘錄自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卷第二十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綜合看佛教的養生之道
為何佛說信心是法藏中的第一財富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