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航天員失重訓練課得租俄國伊爾76,運20可改裝為失重飛機!

中國航天員失重訓練課得租俄國伊爾76,運20可改裝為失重飛機!

原標題:中國航天員失重訓練課得租俄國伊爾76,運20可改裝為失重飛機!


作為太空探索的重要組成部分航天員的訓練一直是各航天大國所關注的重點,其中失重訓練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由於缺少訓練航天員的失重飛機中國航天員的失重訓練多借用羅斯特製的伊爾-76進行,這無疑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構成了一定的限制。


何為失重飛機?失重飛機是一種經過改裝、具備特殊科研用途的飛機,主要用於模擬失重環境以為升空前的航天員提供最貼近太空環境的訓練。失重飛機的效果通過拋物線飛行得來,可在一次常規飛行中連續或暫時中斷地飛出數十次拋物線——也就是可以提供數十次失重訓練的時間窗口。由於太空環境的失重現象,許多在地面做起來順心順手的事到了太空便完全走樣,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喝水、吃飯、拿放物品等等都有著一套不同於地面的規則,因而,必須對航天員進行失重訓練,同時,失重訓練也是選拔航天員的一個方法。不僅是人,航天產品亦面臨著失重的挑戰,為了研究失重環境對航天產品的影響模擬失重環境便十分重要,而失重飛機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一任務。



我國曾進行過小型失重飛機的研發,早期我國利用殲教-5改裝了一款小型失重飛機以熟悉失重環境,然而小型失重飛機內部空間有限,幾乎不存在搭載多名航天員、科研人員以及大量專業設備進行失重訓練的可能性。目前美國的大型失重飛機有KC-135和PC-9,日本也擁有自己的大中型失重飛機,法國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A-300失重飛機,與其他航天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失重飛機領域確實與其存在較大差距。


運-20的出現為中國失重飛機事業帶來了希望,當今世界主流的失重飛機多由大型客機、運輸機改裝而來,俄羅斯的伊爾-76、法國的A-300皆為此例。中國沒有自己的大型失重飛機的癥結在於中國沒有自己的大型運輸機,而隨著運-20的出現,這一現狀將得到改變,運-20機長47米,翼展45米,高15米,最大飛行速度750~800千米/時,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實用升限13000米,與俄羅斯的失重飛機平台伊爾-76相比,運-20的尺寸更大、載重更多,且機體更加年輕,航電設備亦優於伊爾-76,完全具備改裝失重飛機的硬體基礎。



發展航天事業本國的失重飛機必然不可或缺,運-20的出現為中國發展自己的失重飛機提供了一個契機,未來中國的航天員將不再需要藉助他國裝備訓練,這一天的到來將越來越近。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 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器營 的精彩文章:

痛擊極端分子,中國AR1反坦克導彈在伊拉克戰場大顯神威!
航炮已經過時?殲20和殲31可能都沒有航炮!

TAG:火器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