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導讀:面對零食的誘惑,面對玩具的吸引,面對自稱是「爸媽」的同事朋友,有的幼童會提出質疑,但也有不少幼童會輕易相信,並跟對方走。如今,幼童被誘拐事件時有發生,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意識亟待提高。

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當有陌生人「行騙」時,幼兒園的孩子們會有怎樣的反應,他們的安全意識如何?2011年6月2日,記者走進五一路小博士幼兒園、金色搖籃幼兒園,測試孩子們的自我防範意識。

「媽媽的朋友」差點騙走6歲男孩

在五一路小博士幼兒園快要放學時,記者事先向幼兒園老師打問到了一些孩子及其父母的名字,然後裝作孩子父母的朋友進行試探。

「你是段雨潤嗎?」小男孩看了看記者,然後點點頭。「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有事來不了,讓我接你回家,跟叔叔走吧。」記者說。6歲的段雨潤立刻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背上小書包跟著記者就走。「段雨潤你要去哪兒?」幼兒園老師問。「老師,這個叔叔是我媽媽的朋友,我媽媽讓他來接我。」段雨潤為「騙子」叔叔解釋。「你見過這個叔叔嗎?」老師問。段雨潤撓了撓頭說:「沒見過。」「那你就敢跟他走?」「他說是我媽媽的朋友,他知道我的名字。」

「這個叔叔騙你的,他不認識你媽媽。以後碰到陌生人,千萬別跟著走。」「那他怎麼會知道我的名字?」段雨潤一臉疑惑。「這是老師告訴叔叔的,叔叔和你做的一個遊戲。以後你要記住,知道你名字的不一定是你父母的朋友。」老師叮囑。段雨潤恍然大悟,認真點點頭。

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提高孩子防範意識的方法

面對陌生人的糖果 6歲女孩大喊「有毒」

在金色搖籃幼兒園,記者經過半個小時的套近乎,有些孩子開始放鬆戒備,跟記者玩起來。隨後,記者從包里拿出一把糖果,告訴孩子們想吃糖的,要說出自己父母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孩子們爭著回答。「叔叔帶的糖果不夠,咱們出去買好不好?」沒有拿到糖的孩子便準備跟記者走。

正當記者竊喜「糖衣炮彈」奏效時,人群中突然跑出一個小女孩,大聲喊:「大家不要吃,小心糖里有毒。」她一邊說,一邊從小夥伴手中奪過糖果,退給記者。「叔叔不是壞人,怎麼會給你們有毒的糖呢?」小女孩名叫馬菁藐,今年6歲,讀大班。她瞪著眼睛說:「媽媽說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聞聽此言,拿到糖果的孩子們紛紛把糖退了回來。

不知道家長電話 4歲女孩識破「騙術」

在小博士幼兒園,記者又找了一個小女孩,「趙婧瑄,你媽媽有事,讓叔叔接你回家,叔叔是你媽媽的同事。」記者故伎重演。

「我不認識你。」4歲的趙婧瑄回答得很乾脆。「可我認識你,你叫趙婧瑄,你媽媽叫冀虹。」記者說出了孩子母親的名字。「媽媽不讓跟陌生人走。」趙婧瑄還是一臉警惕。

「叔叔真沒騙你,你看叔叔帶了好吃的。」記者開始「威逼利誘」。「你知道我媽媽的電話嗎?我要給媽媽打電話。」趙婧瑄突然提出要求。「叔叔沒帶手機,你跟叔叔走吧。」孩子的要求完全出乎記者預料。「你不認識我媽媽。」趙婧瑄已經意識到了面前的叔叔是「壞人」,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立刻向老師跑去,記者的「誘騙計劃」徹底失敗。

在兩所幼兒園,記者對不同年齡段的30餘名幼兒「行騙」,結果發現,有一半孩子會上當,其中大部分是性格外向、自制力不強的孩子。記者從沒被騙走的幼兒口中了解到,他們的家長經常教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不接受陌生人東西 要學會求救

1. 家長和老師要告誡孩子,不要擅自離開幼兒園。孩子只要在幼兒園,即使遇到騙子,也會被老師識破,或發現被騙時可以向老師求救。

2. 告誡孩子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尤其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要反覆叮囑。

3. 讓孩子儘可能多地記住家庭信息,如: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電話、工作單位。家長如遇特殊情況,托他人去接孩子,可以讓孩子給父母打電話確認一下。除此之外,無論陌生人說什麼,都不要讓孩子跟他走。

4. 教孩子學會向老師、警察等人求助,有事撥打110。同時,幼兒園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禁止陌生人隨便進入校園,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完善幼兒接送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育一些事 的精彩文章:

寶寶乳牙壞掉需要補嗎?
坐月子並不是要完全的卧床休息

TAG:孕育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