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陝西這裡留存著600多年歷史的古城牆遺迹,抗戰時期發揮重要作用

陝西這裡留存著600多年歷史的古城牆遺迹,抗戰時期發揮重要作用

潼關,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多少王朝的興衰與它緊密關聯。抗戰期間正是因為潼關的存在,日寇未能進入關中進入西北。今天的潼關已經不存在軍事價值,但是那些殘留的潼關古城牆依然向我們訴說著昨天的歷史。近日,筆者登上了潼關有名的「鳳凰山」頂,用鏡頭記錄下了殘留的城牆遺迹,帶大家一起感受「山河表裡潼關路」。(原創作品,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有轉載需要請私信聯繫,否則視為侵權)

潼關城牆歷史久遠,現存的這段修築於明洪武九年。登上潼關古城牆,這裡已經長滿了野草和酸棗刺,城牆上已經看不到城牆磚的影子,據說是因為上世紀不少人將城牆磚扒下來蓋房子,才導致如此,不禁讓人唏噓。圖中左側是農田,右側是十多米的高牆。這段修築在山頂的城牆,易守難攻。(第一張圖為城牆外)

城牆內側則低矮了許多,目測僅有2.5高左右。

儘管城牆破壞嚴重,我依然找到了一些殘存的痕迹,在城牆腳下,我發現了一段殘磚上面有一個「四」字。別看這個只是個簡單的漢字,古時候,製作城磚的工人都要在磚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編號,並承擔相應責任。

在這段城牆左手邊上有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烽火台,靜靜矗立在那裡。

烽火台比城牆略高,在烽火台下留存有三孔小窯洞,抗戰時期,將士們日夜駐紮,在此休息。

站在城牆上,遠遠可以望見黃河、風陵渡、中條山,八百陝西冷娃跳黃河的故事就發生在中條山。一座近年重新修建的古城門矗立在那裡。

在城牆上,你還可以看到渭河與黃河的交匯。陝西關中最重要的河流渭河在這裡與自北向南流的黃河在此交匯後,九十度轉彎向東流去。(這張照片中拍攝到了潼關古城西門遺址,在圖片中間位置,關於西門遺址的內容,請留意我最近發表的其他文章)

從城牆上下來,我欣喜的看到了一段城牆痕迹,說是痕迹是因為我能清晰的辨別出城牆的模樣,但是可惜的是城牆上的磚已經被扒去,深感遺憾。這段遺迹高度有10多米,長度40米左右。

從近處拍攝殘留的城牆,可以清晰看到磚痕。 (陝西人,陝西事,帶你發現不一樣的陝西故事,感謝您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身邊事兒 的精彩文章:

狗年春節臨近,市民趁周末上街置辦新年用品

TAG:發現身邊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