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通場景下,如何用手機拍攝星空

普通場景下,如何用手機拍攝星空

>>>作者:李曉廣

農村的夜晚,因為少了光污染,總是繁星閃爍。

一出屋門、抬頭可見的獵戶座,總是自東向西、忠誠地划出一個完美的弧度,然後消失在西山。

這時候,我們總會不自覺的掏出手機,想拍下這滿天繁星。

你看,多美。

what ?!!

為什麼會這樣,眼睛裡看到的明明有北斗七星,明明有帥氣的獵戶座,怎麼拍下來的是這樣。

嗯,一定是你的打開方式錯了。

前面,給大家分享過一次拍超級大月亮的攻略。

今天,我們一起來拍拍農村天上的星星。

可能,在你的印象中,星空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或者是這樣的。

再不成,也會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RumYu.Saunato)

這樣的照片的確很美,總會給人一種「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衝動,讓人心生嚮往。

但是,拍攝這樣的照片,對器材、攝影師體力、拍攝時間、拍攝地點(一般為西南高海拔、沒有光污染、沒有霧霾)都有很嚴苛的要求,我們先不做考慮。

我們今天從在普通場景,用手機拍攝星空的角度,來學習一下攝影的基本知識。

這是我們選擇的一個普通的場景,白天是這個樣子的。

嗯,我們家小院。

這是在天氣很好的一個夜晚,用手機拍攝的一張照片。

雖然和用單反拍攝的銀河大片差距很遠,但是,能留住這麼難得一見的繁星,已經很滿足了。

如果沒有記錯,相機的參數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1、手動色溫:4500k

2、iso :800(手機提供的最高感光為3200)

3、快門:20s

4、曝光補償:ev +8

然後我們來看具體怎麼設置。

在手機自帶的相機模式中,除了我們常用的全景模式,還有一個專業模式,這個模式給了我們很大的操作空間,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

點擊專業模式,進入參數設置界面。

我們看到,專業模式提供的可變參數有ISO、S(快門速度)、EV(曝光補償)、AF(對焦模式)、測光模式……

下面,我們用控制變數法研究一下每個參數的意義。

首先,我們說一下手機相機的焦段。

拍攝星空,風光攝影師一定會語重心長地告訴你:

「用廣角鏡頭呀、孩子」

「不行就上魚眼鏡頭呀、小伙砸」

「你拿個300mm鏡頭,是拍星空、還是要研究外星人呀」

手機黨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因為手機相機普遍的焦段都是在28—35mm之間,真是一個天然的廣角鏡頭,拍星空完全沒毛病。(如果你喜歡光學變焦、當我沒說)

ISO感光度,簡單來說,就是對光的敏感程度,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合理,但是簡單粗暴。

ISO越高,曝光量越大。但是造成的後果就是照片畫質下降,噪點增多。

在這次拍攝中,雖然晚上很黑,光線不足,理論上應該提高感光度以便正確曝光,但是,為了保證照片畫質,還是增加了曝光補償(EV)、選擇了800的iso(手機提供的最高感光度是3200)。

曝光補償,如果環境過暗,就需要增加曝光值。曝光值通常用EV表示。EV是「步長」的意思,一個EV就是一個步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擋位。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量增加了一倍。同樣的,如果環境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量減小了一倍。

像上面所說的,為了保證畫質,只能提高曝光補償,盡量降低iso。

快門速度,簡單來說,如果將曝光量當成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那快門速度就是流水速度,速度越快,單位時間內進光量越大。

這次拍攝用了20s的快門速度。這麼慢的快門速度當然不能手持手機,我是調整好參數後,將手機放在了小板凳上進行拍攝。你當然可以使用三角支架。

上面這張照片就是用了大概10s的快門速度,才拍出來拉絲狀的車流。

色溫,你可以用很多方法理解色溫,但通俗的解釋就是,色溫的K值越小,顏色越偏暖;色溫的K值越大,顏色越偏冷(比如藍色) 。這次拍攝,因為是晚上,我將色溫往下調整了一些,使得整個畫面不至於太陰森。

總之,無論是在黑暗環境下拍攝星空,還是在運動場上拍攝飛馳而過的運動員,感光度、快門、光圈是影響照片準確曝光的三劍客,三者相互補充,才能拍出一張好照片。

如果感覺有用,就動動手指。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技術 的精彩文章:

TAG:曉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