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平民什麼時候可以自稱「朕」?

中國平民什麼時候可以自稱「朕」?

提到「朕」,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是「這不是皇帝的專稱嗎?」確實,在古代只有皇帝可以自稱「朕」,其他人一律不允許使用。但是我國的歷史如此漫長,只有皇帝能自稱「朕」的規定也不是從一開始就一直存在的。有一段時間內,平民也能自稱「朕」。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字大多有好幾種含義,「朕」也不例外。

「朕」有三個含義:首先是「縫隙」之義,戴震的《考工記圖·函人注》中記載「舟之縫理曰朕」,舟的縫隙就稱作朕;「朕」還有「徵兆、蹤跡」之義,如《莊子·應帝王》中「體盡無窮,而游無朕」,潛心地體驗真源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遊樂而不留下蹤跡,這裡的「朕」就是蹤跡的意思;「朕」的第三個含義就是「我,我的」,皇帝所稱的「朕」就是取自這個意思,代指自己。

不過,「朕」最初的字義「我」,並不是皇帝專用,而是人人都可以平等地使用。我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對「朕」的解釋是「朕,身也」,朕就是我自己。《楚辭·離騷》中寫道「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用「朕」來指自己。蔡邕的《獨斷》中說,「古者尊卑共稱朕」。從中可以看出,最早的時候,不論尊卑,所以人都可以使用「朕」來指自己。

「朕」成為皇帝的專用字出現在秦朝時期

秦始皇

秦朝以前,各諸侯國的帝王一般自稱「孤」、「寡人」,而秦朝建立之後,一統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為了表現出皇帝的尊貴,秦始皇嬴政創立皇帝尊號,規定「朕」專作皇帝自稱,其他人一律不得使用。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既滅六國,議君主稱號,王綰、李斯等議:『天子自稱曰朕』。」從此,「朕」便由大眾普遍使用的自我代稱變成了皇家的專用代稱,染上了「唯我獨尊」的色彩,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人可以使用,其他人使用便會有殺頭之罪。

現代人戲稱「朕」

「朕」這個稱謂從秦朝一直流傳至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在如今,雖有人開玩笑時會戲稱「朕」,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字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平民稱「朕」,也只有在先秦時期的史書中才能見到蹤影了。

來源:互動百科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排版:張營營

| 生活健康 |

天啦嚕!脂肪能提高免疫力?看來這肥不能減了!

80%女生不清楚:內衣有鋼圈容易導致乳腺增生?教你3招選內衣!

8種常見疾病和肥胖有關,太胖影響壽命!

肚臍眼連著腸能不能摳?髒了能不能洗?答案就在這裡

| 古今獵奇 |

熊貓不愧是國寶 拉的屎都能做成手紙

一入此門深似海 解密明朝時期的官方妓院——教坊司

| 傳奇人物 |

這個人活了256歲,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

漢奸界的「扛把子」,懲奸行動的漏網之魚,遠走加拿大,瀟洒活了九十歲

| 神話故事 |

盤點上古四大凶獸 一個比一個兇殘

孫悟空的原型,古代最具神通、最有影響的第一奇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活久見!古代這些平民自稱「朕」,竟然不會被罰?!

TAG:互動百科 |